教学的语言魅力【字数:】
今天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名师风采讲堂在中三楼3301开讲,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周东华教授为大家做专题报告。与大家探讨了在课堂讲授中如何通过语言的表达技巧和科学的发声技巧,能使教师所授内容更加清晰准确之外,还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周老师的讲课很精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语言是时代的产物,教师应与时俱进,使教学语言带有时代气息。
热爱教学,增强教学责任感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教师的富于情感的语言让学生感到舒适,使学生有了情感触动,产生美感,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热爱教学,心中充满深情,语言才会饱含深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做到,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敬业精神和教学责任感。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它当作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和职责,才会投入真情去为之努力奋斗。其次,要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充满期望。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关心呵护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赖,教师的教学语言才会产生磁力般的吸引力。此外,广大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学习自我心理保健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技能,学会自我释放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运用个性语言,寻求适合自己的语言风格
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教师的性格不同、社会阅历不同造成了其在语言表达方面各不相同,每位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都有自己的说话方式和习惯。教学的方式变得越来越灵活多变、丰富多彩,这给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教师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教授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富有个性的教学语言,打造适合自己和学生的语言风格。
与时俱进,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语言
教师应树立时代意识,更新自身观念,接受新生事物。教师的思想认识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其教学语言才能科学精确地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新的时代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已不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应积极投入社会大环境之中,读圣贤书的同时,也要闻窗外事。在学习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树立新观念,增强开放意识,勇敢迎接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努力学习新知识,及时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广泛涉猎,开拓视野,这是教师语言富有时代特色的基础。
现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迅猛进步,知识更新速度快、周期短,每时每刻都会有新思想涌现。教育领域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教学设备、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进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绝不能闭门造车,仅凭一本教科书和教学经验就想驰骋课堂。传统的照本宣科、同样的知识以同样的方法反复讲授、一本教案用数年,这种因循守旧的做法只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师应该刻苦学习新知识,建立起专博相济、深广结合的知识智能结构,使自己的思想始终处于感知时代发展的前沿。用崭新的思路指导阅读教学实践,旧瓶装新酒,即使是旧知识,也能讲出新意,营造蓬勃生机的阅读教学课堂。
艺术设计学院 温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6918.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