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家长参与下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字数:】

2023-04-14 14:5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家长参与下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
摘 要
随着学习主体的多样化,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影响因素不仅局限于学校教师及学生本身,家长对孩子学业成就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经过大量文献研究发现,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的出发点基本都是从教师、学校、学习者自身等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激发策略,而忽略了家长的作用。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家长对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具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家长的学历和职业、家长多与教师沟通交流以及经常关心鼓励孩子学习对于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更佳。但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教师和小学生是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主体,忽视了自己存在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家长加强主动与教师沟通并积极参与孩子学习、及时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基础下,强化责任意识。创设“学习型家庭”,鼓励表扬为主,发扬家庭民主,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家长参与;学习动机
一、绪论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直以来都是个亘古不变的研究话题,但多数研究者从学校、社会环境、学生本身来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忽略了家长的作用。本研究是一项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现状及激发对策等进行探索和分析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经研究发现,学习动机程度会影响学习效率,可见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参与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通过探究以晋江市希信中心小学四年级家长为代表的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因素,以此提出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有效策略。
(三)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整理大量文献研究发现,以国外学者Hull和Houle为代表以及国内学者王有智、余宗富为代表的大部分学者在研究小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理论上大致可以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大类影响因素。其出发点基本都是从学校教师、社会环境、学习者自身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激发策略,而忽略了家长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是加强家长方面参与学习动机的研究,充实整个学习动机理论的内涵。
2. 实践意义
本研究在参考大量文献基础上,制定较为有效且符合现实情况的问卷调查表。对四年段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直观的对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况进行评价和改进。由此,期望获得一系列符合当下小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关于家长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相关方法,从而提高家长对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作用。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搜集并整理国内外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相关文献,(共计16篇,国外4篇,国内10篇,链接2则)涉及到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系统了解国内外学者对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现状及激发研究的相关情况以及国内外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的实践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发展问卷的内容及维度奠定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制定一份关于“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的问卷调查,对晋江市希信中心小学四年段五个班的家长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者的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是关于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分问卷,从六个维度对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现状进行调查(共计19道题)。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目前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现状,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现状存在的家长层面的问题进行剖析,为后续提出相关理论依据奠定可行性和科学性。
(五)相关概念界定
1.动机
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心理学家们往往用动机作用这一术语来描述个体发放出能量和冲动,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和过程[1]。
2.学习动机
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2]。
二、学习动机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1. 学习动机内涵研究
笔者阅读大量文献发现,大量国外学者很早就开始结合各种影响因素,对学习动机进行研究。例如,Hull认为“行为是一种刺激-反应联系,从多角度描述了行为动机的构成和相互作用,以及人们对学习和行为的控制[3]。”
DOMYEI认为,“学习是个体受其他影响因素而产生或减弱学习欲望、维持学习、最终终止的动态过程。[3]”
Wolfolk指出,“学习动机除了学习心向外,还应该包括计划、目标导向、对学习任务的意识和反思、主动寻找新信息、对成就的自豪和不惧失败[3]。”
2.学习动机理论研究
一直以来,小学生学习动机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问题,目前也有许多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文献。
在查阅和借鉴国外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将研究资料分为两类。
一是理论分析研究。Houle在其《心灵的探究》中首先将学习活动分为三种类型的动机。“一是目标取向:完成明确目标的方法是学习;二是活动取向:基于学习环境的意义是参与学习,与学习活动目的和内容无关;三是学习取向:为求知而求知[4]。”
“Bernard Weiner在《归因中的个体内部和个体之间的动机理论》中进一步讨论了两种相关动机理论:一种是包含自我导向意图和情感因素的内部理论;另一种是包括了人的自觉性信念和同情等情感因素的外部理论[5]。”Linnenbrink和Printrich(2002)从社会导向动机的几种主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假设:“第一,动机是一种多成分。动态的心理现象;其次,动机是个具有情境性和领域特性的不稳定特质;最后,认知在动机的社会认知取向中起着重要作用[5]。”
二是实证分析研究。“心理学家Brahman Gibson、Margaret Andersen、John Nichols等人关于内部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在努力完成学习目标时表现出的是先天的学习动机[5]。”
Zimanerman在《自我效能:必要的学习动机》中阐述了“自我效能信念对学生学业状况、学业成就思想、自我约束的重要性[6]。” Wolters提倡“动机和学习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动机并非学习的必要条件[7]。”
由此可见,许多研究者在过去就有激发学习动机的意识并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较为先进的理论,但由于条件有限,且距离现今时代过于久远,有些理论并不成熟和难以实施,还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学习借鉴。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关于动机的观点可以分为内在观点、外在观点、中介过程观点等三种具有代表性观点。
“首先是内在观点:动机是驱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8]。其次外在观点:动机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采取行动的理由[9] 。最后是中介过程观点:动机是为达到一定目标而产生的行动动机。学习动机是动机原理在学习领域的具体运用。它是启动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使之朝着一定目标前进的动态机制[10]。”
上述关于学习动机的观点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对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方面具有借鉴意义,但随着教育主体的多元化,这些研究还不够全面,忽视了家长在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中的作用,没有真正地从多方位来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
国内相关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研究
在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研究上,王有智、任粉定、余宗富等专家学者们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论述,这些论述可以分为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
从外部影响因素看,王有智提出“学习动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们对知识和未来有不同的理解。[11]。”任粉定主张“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校园文化和教师的影响。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奖惩机制、对待学生的态度,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学校的物质文化、学校的精神文化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2]。”张银年则认为“父母和家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体现父母对学习的态度要求和作风[13] 。”
从内部因素看,余宗富指出,“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学生对行为和活动缺乏目的性和坚韧性,这是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14] 。”叶竟指出“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有三种—推力(学生自身)、拉力(外界环境)、压力(客观现实),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则为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欲望[15]。”
综上所述,学者们认为小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是受环境、教师、学习者自身等外部和内部因素影响,且每一种因素对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笔者认为还应该包括家长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也是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人,家长重视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提升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2.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的研究
在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策略方面有以下几种观点:
首先是内部影响因素角度,认为应该从学习者自身的角度入手。例如,刘文提出“小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感,激发内源性动机,有利于激发小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3]刘加霞等人的研究表明,“学习策略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策略对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外部影响因素角度,认为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例如,余宗富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认真备课,把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14]”;李加友提议,“教师应通过帮助学生确定目标、建立理想,来探索并激发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此外,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结果,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来保护他们的学习动机[16];”

上所述,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和观点具有丰富性,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方法都不尽相同。但这些观点都还不够全面,想要真正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从教师、学习者本身等方面入手还远远不够的。家长在小学生学业成就和学习动机上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也是本研究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三、晋江市希信中心小学四年级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状况分析
(一)调查实施基本情况
1.调查问卷的内容结构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者的基本情况调查,共计5题,对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孩子性别5个方面进行调查。第二部分是关于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分问卷,从以下六个维度对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现状进行调查:家长对学习动机的认识、家长对孩子学习现状的了解、家长认为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现状、教师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现状、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策略。问卷题目共计19道题,其中包括17道选择题,2道填空题。问卷中各研究因素所包含的题项如下:
(1)家长对学习动机的认识:1 2 3 
(2)家长对孩子学习现状的了解:4 5 6
(3)家长认为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7 8 9
(4)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现状:10 11 12 13 
(5)教师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现状:14 15 16
(6)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策略:17 18 19
2.问卷的发放及被试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为了深入了解和研究家长参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现状,对晋江市梅岭街道希信中心小学四年段的家长采取分层作随机抽样法进行问卷:共发放256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晋江市希信中心小学是一所办学质量较好的公办小学,拥有丰富生源,家长样本大,四年段250多名家长,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总体样本量相对充足,随机抽样具有代表的真实性。
3.相关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首先对信息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对信息数据进行统计,最后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在数据统计和分析方面,定量问题主要通过列联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定性问题主要通过频率分析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程度的量化分析研究
(1)相关分析
将“您觉得您孩子的学习是具有学习动机”和“您觉得您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整合生成新的变量“孩子的学习动机程度”,并作为因变量和其他相关变量进行皮尔森相关分析。
表3-1 学习动机程度和相关变量的皮尔森相关分析



相关变量
相关系数
p值


家长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是
-0.075
0.606


家长对于学习动机重要性的认识
0.034
0.816


家长是否经常关心和鼓励孩子的学习
0.032
0.816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参与观念及行为
0.051
0.726


家长会与班主任或者其他任课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
0.311
0.028


教师是否经常关心和鼓励孩子的学习
0.016
0.910



经分析可知,孩子的学习动机程度与家长对于学习动机重要性的认识、家长是否经常关心和鼓励孩子的学习、教师是否经常关心和鼓励孩子的学习与家长对于学习动机含义的认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参与观念及行为等4个相关变量不存在相关关系。孩子的学习动机程度与家长、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相关变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家长、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学习动机程度之间相关系数值是0.028小于0.05,意味着家长、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学习动机程度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家长通过与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孩子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动机。
(2)回归分析
将家长对于学习动机重要性的认识、家长与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是否经常关心和鼓励孩子的学习3个变量作为自变量,而将孩子的学习动机程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表3-2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回归分析




非标准化系数
t
sig


B
标准误


常数
1.495
0.305
4.91
0.000


家长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
0.094
0.049
1.800
0.059


家长会与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
0.12
0.039
3.074
0.002


家长是否经常关心和鼓励孩子学习
0.163
0.075
2.189
0.031



从分析可知,家长与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交流您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是否经常关心和鼓励孩子学习对孩子的学习动机程度存在显著影响。首先,家长会与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的学习动机程度的回归系数为0.12,sig值小于0.05,故孩子的学习动机程度与家长和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交流呈正相关。家长经常与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及时了解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利于对症下药,避免孩子学习成绩的下滑或学习动机的降低。
家长是否经常关心和鼓励孩子学习与孩子的学习情况的回归系数为0.163,sig值小于0.05,故孩子的学习动机程度与家长经常关心和鼓励孩子呈正相关。我们可知积极的反馈会促进孩子学习兴趣的提高,而这种积极的反馈不仅来源于教师、家长的积极反馈也格外重要。
由于本研究选取的学生学习动机程度是家长意识上的程度,无法完全代表儿童心理的真实学习动机的情况,因此本研究再次通过孩子在班级的学习情况来体现孩子的学习动机程度并进行研究。
(3)卡方分析
首先,我们运用卡方检验探索影响孩子成绩好坏的因素;接着,我们将sig值小于0.05(不包含0.05)的的因素纳入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中;最后,我们希望能从回归模型中发现影响孩子学习情况的因素。
表3-3 孩子在班级的学习情况与相关变量的卡方检验



题项
Pearson 卡方
df
渐进 Sig. (双侧)


您的性别
2.242a
2
0.326


您的年龄
4.823a
4
0.306


您的学历
9.496a
4
0.050


题项
Pearson 卡方
df
渐进 Sig. (双侧)


您的职业
16.105a
6
0.013


您孩子的性别
4.195a
2
0.123


您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是
19.164a
6
0.004


您觉得学习动机对促进孩子的学习是否起着重要的作用
2.642a
4
0.619


您觉得您孩子的学习是具有学习动机
43.060a
6
0.000


您觉得您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71.451a
6
0.000


您觉得您孩子对学习有何认识
13.975a
6
0.030


您觉得您的孩子考试考了100分,您孩子最希望
2.984a
6
0.811


您觉得您孩子的学习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和努力的
5.063a
6
0.536


您会与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交流您孩子的学习情况
17.487a
6
0.008


您觉得影响您孩子学习兴趣的因素是
3.446a
6
0.751


您认为影响您孩子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是
16.875a
6
0.010


您是否经常关心和鼓励您孩子的学习
21.326a
6
0.002


您孩子的教师是否经常关心和鼓励您孩子的学习
7.357a
6
0.289


面对您的孩子不喜欢学习,您的态度是
11.328a
6
0.079


面对您的孩子不喜欢学习,您孩子的教师的态度是
8.180a
6
0.225


当您的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您的态度是
27.217a
6
0.000


当您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您孩子的态度是
16.155a
8
0.040


当您的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孩子的教师的态度是
8.108a
6
0.230



(4)交叉分析
通过卡方检验,我们挑选出四个具有显著差异(sig小于0.05)的变量进行交叉分析,交叉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表3-4 孩子在班级的学习情况与家长职业的交叉表



家长的职业

农工
商业服务
家庭主妇
合计


您孩子在班级的学习情况

计数
比例1(4%)1(4%)6(21%)20(71%)28(100%)一般计数
比例9(8%)6(5%)36(31%)66(56%)117(100%)家长的职业士农工商业服务家庭主妇合计优秀计数
比例23(21%)1(1%)34(31%)53(48%)111(100%)合计计数
比例33(13%)8(3%)76(30%)139(54%)256(100%)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整体样本的家长职业偏向于家庭主妇,占比54%,在分层次的学习情况中,该职业占比均是最大的,尤其是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中,该比例达71%,远远高于学习情况一般和优秀的学生类别的占比。其次,家长职业为商业服务的占比排第二,再者是农工职业,占比最少的家长职业是士。值得注意的职业是士,家长职业为士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情况优秀的比例最高,我们可以理解为该职业的家长往往经济条件和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有能力也更看重教育投入,其价值观和教育观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即孩子的父母工作较为体面,其经济收入往往越高,其花费财力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也会越强;其次孩子的父母在体制内、事业单位、企业上班,其文化程度也相对较高,其对孩子的学习会产生促进作用。
表3-5 孩子在班级的学习情况与孩子的学习是否具有学习动机的交叉表



您觉得您的孩子的学习具有学习动机
非常不符合
不符合
符合
非常符合
合计


您孩子在班级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