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字数:7054】

2023-04-14 14:5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相结合,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丰富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物学的学习效果,加强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本论文研究对象为邢台市平乡县第二中学生物学教学。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混合式教学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将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与特点进行了阐释。同时,本文还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深入分析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现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说明混合式教学实施的流程。在此过程中,学校定期开展线上培训,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丰富教学资源;优化网络学习平台。只有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突如其来的疫情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方式,同时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线上教学是将网络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线上教学的优势在于教学资源丰富、传播渠道多样、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很大程度的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我国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现阶段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广泛运用线上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线上教学的弊端日益显现,随着线上教学的日益推广,网络授课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比如,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学习效率低。对此,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对其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如2000年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对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线上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研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以期实现从传统教学向高效化、有趣化的转变。同时,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改变,使得“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得到凸显,从而为学生创造全方位的混合式教学体验。
1.2 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混合式理论最早在企业管理方面,其主要目的是对员工开展培训工作,用以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水平。1999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制定了Blue for manager课程,该课程是混合式学习理论的第一次正式实践,其以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服务于企业优秀人才的构建,从而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贡献力量。2004年,美国Thomson公司深入探究了混合式学习理论的有关内容,从系统性、权威性的角度对混合式学习方法在培养优秀企业员工方面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随着全球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式教学学习模式也逐渐从企业管理蔓延到了其他行业和领域,同时也深入到了更多国家和地区。2009年,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山布鲁克学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混合式教学法,同时依托校园局域网,为该校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保障。2013年,加拿大学者奥斯顿通过对混合式教学的深入研究,认为混合式教学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展针对性教学,具有典型的因材施教特点;第二,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突破学习空间界限;创新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已经融入到中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依据文献分析,发现大部分国家已经将混合式教学模式普及开来,实践和理论的教育体系也逐渐完善,这对我国混合式教学的运用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1.2.2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我国有关教育界人士逐渐意识到了混合式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教育情况,对混合式教学理念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且发展出了如下理论性研究成果。
2003年,何克抗教授在论文中对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定义、特点和研究价值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同时结合混合式教学在我国教育领域的运用现状进行了充分阐述。黎加厚和李克东等学者针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提出了开展混合式教学必须与学生的认知基础相匹配,同时要将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机融合的观点。xxxx教授认为,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首先要确定最科学的教学目标,其次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最后要积极开展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工作,不断提升我国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余胜泉在其论文《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中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部和外部开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良好的网络环境和完善的消息平台,能够助力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混合式教学网络环境尚待健全和完善,这也从侧面表明了我国混合式教学模式没有一个健全的开展条件。
黄荣怀在其研究中,将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特点、教学环节和适用环境进行了一一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教学案例,对于混合式教学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4年,张其亮和王爱春提出了“翻转课堂”理论。这一理论研究成果是混合式教学与我国中小学实际教学情况的有机结合,其从课内、课外两个角度对混合式教学的运用展开了研究。“翻转课堂”也成为了我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有关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丰富,这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通过有点调研,在我国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等方式。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主学习意识的树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合理地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当前中学教学改革,提升中学教育质量有着极大地帮助。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研究思路
查阅、总结归纳文献资料→分析、梳理初中生物学混合式教学的目的、意义以及在教学各阶段的实施等→设计初中生物学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表→发放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针对调查结果和结合新课标要求,进行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1.3.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混合式教学的相关文献,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综述。
(2)问卷调查法:以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开展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后疫情时代初中生物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3)访谈法:同初中生物教师开展访谈,探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出现的阻碍。
1.4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1.4.1概念界定
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相关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基础框架。该框架侧重对教育活动的整体协调和教学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秩序性和可操作性。
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是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的开展线上教学工作。通过两种教学模式的融合,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4.2理论基础
1.4.2.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是情感与认知有机融合的个体活动,是学生展现自我和重视自我的一个过程。该理论由马斯洛和罗杰斯提出,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强调学习者要通过有意义的学习来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学习就是理解。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机械反应和机械记忆过程,而是一个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和理解,为此,理解学习解释外界环境的过程是洞察学习过程的关键。第二,学习是人发挥潜能的过程。人本主义专家认为,人生来就有想要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的潜力,这是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机。因此,人的学习活动是有目的的、自发性的。同时,人本主义学家还认为,学习能够让人产生愉快的情绪,因此人不能利用惩罚的手段来促进学生进行学习。第三,学习与形成是共通的。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人在进行学习时,学习方法是极为重要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最大的本领就是如何学会学习。该理论强调,一个可靠的、有教养的人应当是会学习的人,他能够很好地适应变幻莫测的外界环境,并且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他都保持着充足的学习欲望。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就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发现和自我评价,从而不断获取更多地学习经验与学习方法。第四,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才是可靠的学习内容,反映到学生身上,只有学生觉得某部分学习内容对自己有意义,才能够真正对其产生学习兴趣,理解起来也更加轻松高效;反之,对于那些没有价值的内容,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就较为困难。
1.4.2.2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他认为只是要基于儿童自己的经验进行构建,是不能传递的。布鲁斯结合实际改进与完善了该理论,进一步提升了该理论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冯格拉斯菲尔德明确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这一理论也形成了其独特的。首先在知识观方面,该理论认为,知识是在不断丰富和创新的,学者对知识的深入研究过程就是知识不断丰富的基础。同时,该理论还认为,专家学者对于知识的解释和表达只不过是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学习者只有利用自己的经验对其进行学习和理解,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掌握该部分知识内容。其次,在学习观方面,该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学生向教师学习的过程,而且其自己对自己原有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原有知识结构进行反复完善和重复构建,教师无法替代学生在这个构建过程中的主体角色。最后在教学观方面,该理论认为教师必须进行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需求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意识,让学生能够自行处理和转换相关知识,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第2章
初中生物学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2.1 调查的目的与对象
2.1.1 调查目的
对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开展了调查分析,并且结合二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2.1.2 调查对象
本文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邢台市平乡县第二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共80名,初二生物教师共3名。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 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更加了解初中生物学教学现状,制作电子问卷,通过微信平台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85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
1.学生预习方式统计结果如下:
表2.2.1-1 预习方式



选项
人数(人)
比例(%)


课本
17
21.2


辅导资料
30
37.5


借助网络
25
31.2


很少预习
8
10



针对“你课前会采用什么方式进行预习?”这一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10%的学生很少在课前进行预习,而在课前进行预习的学生也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预习。其中,21.2%的学生进行预习的方式是利用教材;有37.5%的学生进行预习的方式是利用辅导资料;有25%的学生进行预习的方式是利用互联网。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可以发现,不同学生课前预习的形式有所不同,同时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2.解决问题的方式统计结果如下:
表2.2.1-2 解决问题的方式



选项
人数(人)
比例(%)


辅导资料
20
25


课堂交流讨论解决
37
46.3


网络辅助解决
18
22.5


举手提问
5
6.2



通过对“遇见不理解问题你会?”这一问题的问卷调查,25%的学生通过查询辅导资料解决问题;46.3%的学生通过课堂交流讨论解决问题;22.5%的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解决问题;还有6.2%的学生通过向教师举手提问解决问题。
3.教学工具的使用统计结果如下:
表2.2.1-3 教学工具



选项
人数(人)
比例(%)


黑板
18
22.5


多媒体
32
40


幻灯片
20
25


图片和卡片
10
12.5



通过对“课堂学习中你喜欢什么教学工具?”这一问题的问卷调查,40%的学生倾向于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工作;25%的学生倾向于教师使用幻灯片开展教学工作;22.5%的学生倾向于教师使用黑板开展教学工作;12.5%的学生倾向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图片和卡片作开展教学工作。由此可见,一半以上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希望教师使用先进的设备作为教学工具。
4.学习方式统计结果如下:
表2.2.1-4 学习方式



选项
人数(人)
比例(%)


教师讲授
15
18.8


小组讨论
18
22.5


自主学习
6
7.5


上述方式结合
41
51.2



通过对“生物学学习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这一问题的问卷调查,18.8%的学生倾向于教师直接进行生物学知识的讲授;22.5%的学生倾向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7.5%的学生倾向于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有51.2%的学生倾向于利用上述多种方式结合进行学习。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正在发生极大地转变,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开展生物学教学的改革工作。
5.网络运用情况统计结果如下:
表2.2.1-5 网络运用情况



选项
人数(人)
比例(%)


学习
30
37.5


游戏
22
27.5


看剧
15
18.8


交友
13
16.3



通过对“你一般利用网络做什么?”这一问题的问卷调查,37.5%的学生认为,自己会通过网络进行学习;27.5%的学生认为,自己会用网络来玩游戏;18.8%的学生认为,自己会用网络来看剧;有16.3%的学生表示自己会用网络进行交友聊天。由此可见,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而言,网络更多是一种用于娱乐的工具,在辅助学习的方面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6.生物的学习情况统计结果如下:
表2.2.1-6 生物的学习情况



选项
人数(人)
比例(%)


经常
32
40


偶尔
25
31.3


很少
18
22.5


从不
5
6.2



通过对“你会利用网络进行生物学习吗?”这一问题的问卷调查,经常利用网络进行生物学学习的学生占比为40%;偶尔会利用网络进行生物学学习的学生占比为31.3%;很少会利用网络进行生物学的学习的学生占比为22.5%;从不利用网络进行生物学学习的学生占比为6.2%。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可以发现,网络在学生的生物学学习中并未得到充足的运用。
7.网络学习对生物学学习的帮助统计结果如下:
表2.2.1-7 网络学习对生物学学习的帮助



选项
人数(人)
比例(%)


非常大
38
47.5


比较大
20
25


一般大
15
18.8


不大
7
8.8



通过对“你认为网络学习对生物学学习的帮助大吗?”这一问题的问卷调查,表示网络对生物学学习有非常大帮助的学生占比为47.5%;表示网络对生物学的学习有比较大的帮助的学生占比为25%;表示网络学习对生物学的学习帮助一般大的学生占比为18.8%;表示网络对生物学的学习帮助不大的学生占比为8.8%。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对于学习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8.利用网络学习的意愿统计结果如下:
表2.2.1-8 利用网络学习的意愿



选项
人数(人)
比例(%)


非常愿意
40
50


比较愿意
20
25


无所谓
15
18.8


不愿意
5
6.3



针对“你是否愿意利用网络进行生物学学习?”这一问卷,表示非常愿意利用网络进行生物学学习的学生占比有50%;表示比较愿意利用网络进行生物学学习的学生占比为25%;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占比为18.8%;表示不愿意利用网络进行生物学学习的学生占比为6.3%。由此可见,大部分中学生均支持在生物学学习中运用网络进行学习。
2.2.2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邢台市平乡县第二中学生物学教师的访谈,发现现阶段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教学任务量过重
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初中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教材内容过于繁重。初中生物学课程安排较少一周三节课,导致生物实验课安排困难。实验课在生物学教学中尤为重要,现阶段课程安排导致实验课教学无法实施,因此给生物学教学工作的正常推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现阶段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现阶段初中生物学教师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课本为主,对于课堂多媒体教学使用较少。教师日常工作量大导致教师没有时间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因此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3)现阶段教学效果较差
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很少有教师在课前使用互联网分享学习资源,从而导致学生课前预习效果较差;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采用灌输的方式,无法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提升教学效果。
 2.3问题总结
通过对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进行调查及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更好的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2.3.1教学设计面临挑战
教学设计是开展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关键。1.模式问题:与以往课堂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总结-作业”固定模式存在差异。所以,通过标准化的方式来开展混合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难度。2.分配问题:开展混合式教学,就必须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进行拆分和重组,这就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从而阻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3.兴趣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需要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其教学重点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协调问题:如何协调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空间转化,是课程设计的重点。
2.3.2网络资源利用率低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拥有了大量的可支配资源,如果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些线上资源,就能够对其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有关调查研究显示,绝大部分学生不会利用网络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虽然学生对于线上学习抱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然而只有其中的一少部分同学能够真正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为此,教师应该完善网络学习环境,在线上多与学生分享一些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学习,注重学生综合性发展。
2.3.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
通过对初中生的调查研究显示,许多学生无法有效的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还有部分学生无法开展自主学习工作。这些反映出许多初中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缺乏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必须依靠广大教师有意识地训练,教师只有不断提升对学生的监督力度,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初中生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3章 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在后疫情时代,我国的课堂教学形式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以线上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正方兴未艾。教师多媒体设备操作能力的提升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为我国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为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动力。
3.1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3.1.1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获取所需要的学习资源。
2.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部分学习内容的讲授。
3.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使其自行决定学习的时间、地点、路径及进程。
3.1.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教师线上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教学方式可以满足不同需求、不同性格、不同习惯的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大数据形成的过程性评价,帮助教师精准把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提供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的保障。
 3.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分为如下几个实施流程:课前准备阶段、课堂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