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字数:7648】

2023-04-14 14:5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合作学习是当前各国各地普遍运用于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是一种具有创新和实践的策略体系。小学英语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用语的关键期间,在这一阶段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说话思维、协同合作、综合探究等能力的关键,为今后的学习阶段打下重要的基础。《英语课程标准》(2011)明确要求,小学从三年级到六年级英语教学就是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广泛兴趣,培养较好的语感、语调和节奏感,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使他们具有使用英语简便沟通日常生活的能力,为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1]。课程标准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要求教师能够及时指导,要求学生能依据要求进行合作学习并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顺利实施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教师因学生多而指导不及时、学生因个体差异性对合作学习的参加度不均衡等。笔者在实习中也发现了这些现象,老师直接选定成绩较好的学生为组长,对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没有进行细致的责任分工,致使很多小组成员不能顺利实施合作学习,进而干扰合作学习的教学进度。教师在安排合作学习任务时,少数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手里玩着铅笔、橡皮或者把手放在桌子下面搞小动作,从而学生错过了教师说的合作学习要求,互助学习的效率很低。个别学生为完成教师安排的互助小组探讨活动,说着与学习不相关的内容,认为和同学说话就可以了,根本不在意合作学习讨论的内容,课堂纪律十分杂乱。因此,有必要对开展小学英语合作学习进行调查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在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方面占有关键的作用。运用合作学习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沟通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1.2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在小学的实习经历和搜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等相关文献,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出现的原因与思考如何提高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效果,借鉴国内外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从而进一步提出促进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对策,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技能的发展,最后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

  1.3研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但为小学英语教师指导合作学习的水平提升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而且还能了解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为提高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在小学运用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能够更准确的分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后文的展开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参考依据。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早在1932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并实施了小先生制,学生在学习时把学会的知识传授给伙伴,虽然当时有点合作学习的观念,但是有别于合作学习的理论[2]。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在2001年,我国xxxx、教育部相继发文,鼓励合作学习,提倡学生之间主动交流、合作学习。此后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从不同方面对合作学习进行摸索和研究。个别学者从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研究,李鄂丽(2013)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提出平衡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加强学习能力,主要注重学生个人的学习与努力程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却忽略教师专业水平和合作技能的指导[3]。少数学者研究了有关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关于合作学习中成员之间的关系,郭传省(2003)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中认为合作学习不仅不会阻碍竞争关系,还有利于每名学生的进步[4]。蔡丽雪(2005)在《小学英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认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认识不足,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任务、目的不明确。研究者缺乏合作学习原理的指导,更多关注于自己的课堂[5]。个别学者从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方面出发,提出一定的培养策略。如车昱欣(2018)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中提出优化合作学习方式应该注重研究合作教学内容,注意发挥教师指导作用[6]。总之,国内学者从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现状、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解决合作学习的策略等都研究出不同的结论,为本文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国外,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是第一个提倡并实施合作学习,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逐渐受到重视[7]。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的著名学者,约翰逊兄弟在《合作学习》的书中提出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并经过实验证实合作学习产生的效果要高于独自学习形式。他们在研究英语合作学习时认为课堂教学合作是极其重要的,合作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生机[8]。史蒂文等人研究小学三、四年级的合作学习后发现,使用合作学习的学生在语言交流、拼写和阅读理解等方面较传统教学法的学生更有优势[9]。以色列的教育心理学家沙伦教授深刻探究了合作学习,他指出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结合的重要性,不仅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还相对珍视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之间的合作[10]。英国学者赖特认为,合作学习是学生为完成一致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学习的活动[11]。因此,可见合作学习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注重,国外学者对合作学习也进行了深切研究。

  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在合作学习中关注较多,如当前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影响因素、指导策略等,尽管有些教师积极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但缺乏理论与实践指导,以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较低,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国外学者也深入研究了合作学习。本研究基于以上的研究,更多关注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存在问题,通过国内外借鉴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相关策略,提出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1.5研究内容

  本文以小学生的合作学习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方法等,其次对合作、合作学习、小学英语教学等进行了概念界定,在观察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了合作学习内容、合作学习时间以及教师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师、学校、合作学习环境等提出提高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效果的解决对策。

  1.6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相结合进行研究。利用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如互联网、图书馆收集关于本论文的相关资料。根据导师的指导,从查阅到的大量资料中筛选精品后进行重点分析;通过在小学的实际观察,进行系统地分析、整理,找到问题切入点;通过与小学英语老师与小学同学的沟通,了解当前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讨论解决对策,为本论文提供现实依据。

  2相关概念界定

  2.1合作

  合作是指人们在进行活动时,个体或者群体自觉或不自觉地联合在一起,经过彼此之间的组合和协商而构成彼此信赖、一同扶携、和睦前进的联结行动,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奋斗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社会交往互动的行为[12]。根据不同的标准,合作可以分成直接合作和间接合作,结构合作和非结构合作,分工合作和无分工合作。合作作为一种社会交往互动行为是关系到人的文化、道德、才能、涵养等各种条件的划定和限制。目标的方向性是致使个别或群众合作的根本,调和作用便成为合作的重中之重。

  本研究的合作是指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为了完成英语任务而结合在一起,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经由彼此的帮扶与协作,促进激励,扬长避短,齐头并进的一种联合活动。人们自身的品德修养、对事物的认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使个体不能独自完成英语目标的活动,通过合作让学生们更愿意互相帮助,从小培养合作的习惯,在英语教学中更好的运用合作也是我们都应该具备的能力。

  2.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定情境的创设或教学活动的组织让学生一起活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引导不同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的学生为完成相同的学习目的,学生经过努力相互协调与配合,以小组共同的成果当作评价依据,提升学生全方位进展的学习过程[13]。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还是一种教育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合作认识、锻炼合作技巧,还能引发学生广泛兴趣,提升学生团结协作的技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才能,继而发挥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合作学习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团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思想,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与主体作用。

  本研究的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在实施班级授课制时,将学生分为许多个学习小组,根据特定学习目标与教学任务,创设一定的小组合作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组商讨和组外交流,并获得教师在合作学习上的引导,最后将学习结果实行评价。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使学习方式不再是填鸭式的理论教学,而是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勇于探讨与交流,充分反映出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

  2.3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教育目标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教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与英语技能,利用各种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兴趣,为学生以后学习英语夯实了稳固的基础。

  本研究的小学英语教学着重指初等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就是要求教师运用合作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在学生之间搭建起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给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交流的真实场景,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丰富他们的
综合素质。

  3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科学的合作学习规划

  科学的合作学习规划是实施合作学习的重中之重。但是,通过笔者实习时发现,分组通常由教师直接规定,前后排座位临近的学生自动组合成合作学习小组,这样的安排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小组长也是由教师直接指定组内成绩较好的班干部担当,组内没有明确的分工,这样容易让学生们没有合作学习计划而杂乱无章,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经过与教师的访谈发现,大多数教师觉得怎么选择内容不是特别重要,只要能产生活跃的班级气氛就足够了;少数教师遇到发散答案,就进行合作学习探讨。对于小学英语知识而言,有些知识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如记忆单词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多积累、多背;有些内容适合教师直接授课,如对英语语法内容的讲解。一堂课40分钟,教师会把许多时间用在学单词和语法上,合作学习的时间大约只有2-3分钟,很显然时间太仓促,因此就会发现少数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或者学生们正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就被教师喊停了。可见,缺乏科学的合作学习规划,导致合作学习效率较低。

  3.1.2教师的指导与管理经验不足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14]。合作学习不能缺乏教师的指导,这就要求小学教师需要具有很高的指导和管理水平,但是,通过笔者实习的观察与发现,大多数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指导与管理经验不足。在实施合作学习时,各个小组会遇到多种疑惑和问题,停顿在一个疑难问题上不能及时解决而无法继续下一个环节,个别小组会对结论不统一而争论不休,课堂纪律也会十分吵闹混乱,教师却没有及时对其排疑解难或整顿纪律。少数教师将巡视过程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停留在讨论最激烈的小组中,更愿意指导学习较好的那组,省略了对不积极的合作学习小组的指导。对于个别表面讨论热闹实则在说着题外话的小组更是置之不理,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管理,在这样自由放纵的教学情境中难以实现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

  3.1.3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班级成员看似全部参与其中,课堂气氛也热闹活跃,但实际上生生之间的合作效果较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通过笔者在小学实习时的观察发现,少数学生不主动学习甚至不参与合作学习的讨论,而是自己安静的做自己的事情,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样子,致使合作学习成为少数积极学生的活动。个别小组成员看似都在热烈讨论交流,实则趁此机会占用大部分时间溜号说话、嬉笑捣乱、搞小动作,扰乱课堂纪律,这样的现象也使其他学生不愿意参与到合作学习的活动当中。少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懒于思考,完全依赖学习成绩较好同学的观点,盲目跟随别人的思维不易产生新颖的想法,致使合作学习常产生人云亦云的结果。甚至在汇报讨论结果时,经常会看到教师提名让组长或者学习好的同学发言,而那些成绩较差或者性格内向不愿意举手的同学依旧保持沉默,学生的学习能力出现两极分化。致使各个成员不能全员参与其中,达不到成员之间参与合作、相互提拔、共同进步的效果。

  3.1.4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合作学习结束后,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评价对小学生的成长有较大的影响[15]。通过笔者在实习时发现,小学英语教师对合作学习中的评价出现较多的偏差,一堂课的时间有限,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后,就不会给学生进行相互评价的时间和总结的机会。个别教师确实进行评价,但没有具体到组内成员个体,只是对各个组的表现进行简单概括,认为小组集体退步了就代表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表现不突出,容易消减部分努力学习的学生的自信心。少数教师评价语言过于简单,只是运用口头语ok、good、better、best等单一词汇点评,甚至直接采用小组或个人加分制度,给小组加的分多就表示那个小组表现突出,学生表面看起来只关注谁加的分多,但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得知,他们经过努力探讨的结果更期待得到教师的评价与认可。大多数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也只是谈其优点,怕影响同学间的友谊,很少说到不足之处。

  3.2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笔者在小学实习时发现,绝大多数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导致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指导与

  管理不足。首先,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不当,作为教育者应更新自身教学观念,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的建设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具有多重身份并恰当切换不同的角色,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亲身参与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适当评价。其次,学校和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论的认识并不重视,学校从未针对合作学习培训教师,大多数教师更没有参加关于合作学习教学专业训练的机会,有些教师只是从网上的教学视频或论文资料等途径来掌握不全面的合作学习理论,无法将理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明显是教师自身缺乏合作学习理论认识。最后,小学英语教师常采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结合英语教材整合成自己固定的教学方式,让合作学习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这些都是由于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不能对合作学习进行深刻地探究与学习。

  3.2.2教师缺乏合作指导技能

  在小学教学中,多数内容都是由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这就要求小学教师有很高的合作指导技能,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缺乏专业的合作技巧锻练。个别学校邀请名师开展合作学习的座谈,在较短时间里教师不能掌握指导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手段,甚至当实践时应该怎样指引合作学习而表现出不知所措。少数教师在合作学习前没有指引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没有对各个组内成员进行责任分工,发出合作学习指令后也没有进行示范,致使学生对要求不明晰,不了解各自的职责,难以顺畅进行合作学习。个别教师无论英语学科的课程性质是什么、内容是否合理,都会开展合作学习,没有适当选取合作学习内容,盲目地开展合作学习的跟风活动,不仅为学生添加较大的压力还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少数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没有及时指导学生遇到的问题,甚至合作学习还没开展足够的时间就匆忙结束讨论,在合作结束后的展示中也欠缺评价与指导反馈。对于以上出现的这些现象,正是源于小学英语教师对合作学习指导的意识认知不足,致使教师在实际行动上缺乏合作指导技能。

  3.2.3合作学习环境建设不足

  环境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合作学习环境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笔者在小学实习时的观察发现,每个班级人数较多,各个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就多,教室里的空间布置有限,学生的活动范围狭窄,不利于教师编排合作学习的座位,还会产生杂乱的课堂纪律,导致学生合作学习效率降低,教师也不愿意实施合作学习。教室墙壁上张贴的英语作品很少,大多数都是学生独自完成的,没有展示英语合作学习的内容,班级的合作学习氛围不强烈。学校紧张焦虑的学习环境也会让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不和谐的合作学习环境制约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笔者与若干个小学生进行交谈,他们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给予他们的期望都高,在双休日时送他们去上奥数课、口才课、舞蹈班、跆拳道等多种兴趣班,期望自己的孩子要比其他的学生更出色,激烈的竞争环境悄无声息的影响学生的合作学习。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少数学生会担忧伙伴比自己强,不愿意互相协作,个别能力强的学生会排挤学习较差的学生,不愿意与其组成一组,在这样竞争与抵触的环境中将阻碍合作学习的运用。



  3.2.4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与技能

  大多数小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是父母手中的掌中宝,在长辈的独宠下娇生惯养,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再加上学生的个体差异、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不同,合作共享的意识欠缺。主要表现在学生之间有较强的争强好胜的竞争心理,彼此不愿意主动交流与合作,性情内向冷漠的学生不主动参加合作学习甚至受到个别学生的排斥。笔者在与若干个小学生进行访谈中了解到,在日常表现中教师会给学生以个人名义加相应的分数或贴纸展示在星光大道上,学期末给分高或贴纸多的学生发奖励,因此更多学生在意个人的分数,学生之间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个人对团体发挥作用不大,合作学习与自己无关,反而更喜欢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来赢得个人奖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动好说话的现象明显,经常搞小动作或者谈论与要求不符的话题,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变成了表面热闹的合作学习活动。个别小学生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很少关注其他成员,不擅长聆听其他组员发表的言论与建议,缺乏团队协作能力,没有合作学习计划和分享知识的体验,不懂得合作讨论的技巧,致使学生合作意识匮乏,缺乏合作学习的技能。

  4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加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中,从而体验剖析难题、探索成功的乐趣。首先,教师要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成果、性情和能力。根据男女比例均衡的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尽量让每个合作小组内都有学习成绩互补、能力不同、性格有较大差异的学生,各个小组间的性质相似,保证每个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综合水平大体一致。分组后尽可能保持各组成员稳定,有利于提升学生合作的效率。其次,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合理地安排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工作任务,例如,分别担任调查、记录、概括陈述的任务,让组内成员轮流进行角色互换,这样使所有学生体验到各种责任,增加学生的训练机会。最后,教师要适当编排座位,可以编排成田字形、模块形、马蹄形的座位,有利于小组成员在一起合作讨论,方便教师仔细观察并及时点拨每个成员,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

  4.2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任务

  教师应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任务,在合作开始前使学生明晰合作学习的要求,从而清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