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预防医学英汉双语教育改革实践困境及对策

2020-05-28 19:4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全国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少数民族医疗卫生服务培养大批高素质.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专门人才是民族高校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开展少数民族高校医学英汉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体现了民族教育与国际医学教育的接轨,能够有力促进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1].目前民族高校英汉双语医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学教学改革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英汉双语医学教学模式尚未建立.探究如何建设具有民族高校特色的英汉双语医学课程体系,有效开展英汉双语医学教学是需要深入探究的重要教学探究课题.本文将以我校开展的预防医学英汉双语课程教学实践为例,介绍我校预防医学英汉双语教学改革实践的必要性.面临的教学改革挑战和具体改革实践的举措与经验.1民族高校预防医学英汉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开展英汉双语医学教学改革是民族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开展英汉双语医学教学改革可以促进民族高校与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提高民族高校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民族高校的跨越式发展,提升民族高校的自身品牌,彰显民族高校医学教育的特色.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双语教育探究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服务双语教育实践为宗旨,以提高双语教育水平为目标,以探究和回答双语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教育部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文件中也指出:教育部启动双语教学,建设双语课程项目,努力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符合我国实际的具有一定示范和借鉴作用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发挥作用.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也是少数民族学生除了本族语言和汉语以外的第三种语言.由于大部分先进的医学文献.医学教科书.国际医学专业会议一般采用英语语言,因此培养民族高校医学生应用英语语言工具学习和掌握先进医学知识,开展英汉双语预防医学课程学习对于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专业成长.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英汉双语医学实践,探索少数民族医学生英汉双语学习的特殊规律性,发掘其英汉双语的学习能力[2],构建具有民族高校特色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提高英汉双语医学课程的教育水平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增强民族教育综合实力,提高民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2预防医学英汉双语教学实践面临的挑战2.1课程设置问题我校预防医学课程属于临床专业本科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临床专业开设必修专业课程的门类和所占的学时较多,因此预防医学双语课程总学时只有108学时,该学时包括预防医学的理论授课和实习授课的教学内容.随着现代公共卫生实践的发展,预防医学的内容有了显着的改变.由于疾病流行是不分国界.洲界和地区的,因此疾病的预防控制是全球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传染病如艾滋病.禽流感疫情也呈现世界多国家多地区的频繁暴发流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威胁到各种人群的健康与安全.全球范围肿瘤与慢性病发病率的攀升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民族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在急剧上升.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临床医学教育缺失预防医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预防医学的病因预防即一级预防以及三级预防促进康复的教育内容均有助于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建立.临床医学科研和卫生事业管理能力的培养也是预防医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我校预防医学英汉双语课程的设置急需改革,才能满足培养符合全球标准的医学人才的教学要求.2.2英汉双语课程的师资与医学生问题英汉双语课程对师资的要求甚高[3],双语教师不仅需要具有广博扎实的预防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与娴熟的应用中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我校开展预防医学双语课程建设也面临着双语师资匮乏的局面,制约了我校预防医学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提高.我校招收的民族医学生接触英语普遍较晚,有的医学生从大学阶段才开始学习英语.因此英文基础参差不齐,英语水平整体偏低.词汇量小.听力和口语不过关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医学生基础英语水平欠缺也是阻碍预防医学英汉双语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2.3缺乏教学改革专项资金长期以来我校预防医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缺乏专项资金和必要的组织管理支持机制.无论是组织双语预防医学课程专业教学教程的编写.购置原版的双语教程,建设预防医学英汉双语教学网络,还是开展预防医学双语师资的培养,均需要专项教学改革项目资金的支持.如何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统筹课程内外双语教育资源,探索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预防医学双语课程体系都离不开教学改革探究专项资金的支持.3预防医学英汉双语课程教改实践的具体举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要注重学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教学探究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寻求解决的思路,围绕重点,难点问题,着力于教学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特色教育.我们从2007年始就开始对临床专业预防医学课程进行英汉双语化教育改革探究与实践,积累了成功的教学经验.3.1预防医学英汉双语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英汉双语教学的主要方式有沉浸式.保持式和过渡式的教学方式[4-5].由于我校医学生的基础英语起点比较低,同时要解决预防医学双语教学与其基础英语水平的衔接问题,我们采用了因材施教分级英汉双语教学的方法.对于大部分基础尚可的临床医学生,采用全英文课件和中文翻译课件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对部分英文程度比较低的医学生采用英语提纲式的讲授方法,主要是以关键字.框架提纲的英文翻译为主的讲授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创造了系统循环讲解的教学方法.针对预防医学课程中的理论和概念晦涩和难以入门的特点,我们先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概念用英汉对照的方法传授给医学生,然后再用中文介绍具体的方法与内容.通过系统循环讲解让学生掌握一个脉络清楚.有血有肉的预防医学的理论方法体系.英汉系统循环讲解的方法让医学生掌握了预防医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础概念,有效地实现了英汉双语预防医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了课堂授课的教学内容.3.2预防医学英汉双语实践课程改革在预防医学英汉双语实践课程的改革中,积极开展应用英汉双语的竞赛和演讲活动,以增强医学生的英文听.说.读.写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英文掌握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在预防医学英汉双语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创造了模拟论文答辩的教学方法.具体的做法是首先给出一些医学科研攻关,要求医学生认真查阅最新的医学文献,然后从中选择一篇合适的医学文献作为自己答辩的内容,制作答辩提纲,准备答辩的幻灯片,然后举办一场正规的临床本科生模拟医学论文的英汉双语答辩赛.制定答辩的规则,由老师和同学组成评委团,与演讲同学进行答辩活动,最后给出答辩的分数,做出模拟医学论文英汉双语答辩的总结.模拟论文答辩方法的应用,激发了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英汉双语课程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预防医学的科研思维和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公共卫生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医学的创新素质[6],还锻炼了医学生的答辩能力,完成了对民族医学生的医学科研启蒙,促进了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推进我校预防医学课程的英汉双语教学改革,建设了双语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向医学生介绍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和争议性的最新学科探究成果,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其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设置预防医学的预习.复习问题,组织学生学习医学前沿性科研成果.通过建设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补充声像资料.读物和多媒体课件.4预防医学英汉双语课程教学改革展望民族高校的预防医学课程英汉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有助于培养民族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帮助他们建立预防医学的医学模式与观念,也有利于提高本科临床医学生应用英语学习和吸收医学科研知识的能力,同时增进了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为高素质.复合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的培养探索了有益的方向.我校预防医学英汉双语教学改革实践将锲而不舍地挖掘优势资源,克服不足,总结实践经验,为培养符合全球标准的民族医学人才继续努力.参考文献:[1]杨启乐.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英汉双语教学之我见[J].前沿,2010(07):164-166.[2]崔静.新疆高校双语教学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育[J].语言与翻译,2012(2):69-72.[3]周仁.高校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18):54-55.[4]谷玉红.民族地区护理院校英汉双语教学前景展望[J].科技信息,2011(5):185.[5]刘铮然.对医校开展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思考[J].包头医学报,2007(1):81-82.[6]王燕华.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双语教学探究[J].高教探究与实践,2005(3):39-4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