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证券公司成本控制困境与加强建议
转费等)以及营业税金附加等三个方面.根据对15家证券公司近十年的数据统计剖析得出证券公司业务及管理费占营业总收入从30%到75%之间波动,平均占比在40%到60%之间.证券公司成本费用最显着的特点是没有与具体产品相关的直接成本费用支出,由于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金及附加与业务量高度正相关且不具有可控性.因此,证券公司成本费用控制主要是对业务及管理费的控制.证券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投资者的投资意识日渐增强,证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佣金战持续升温,经纪业务进入薄利背景,传统业务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证券公司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有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开展多元化业务.优化收入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控制各类业务成本费用提高盈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二.目前证券公司成本费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成本费用预算不科学目前,证券公司成本费用控制目标主要采取对下设分支机构费用总额包干制,根据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和分支机构营业部以前3~5个年度的历史平均成本进行测算,这种预算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各个分支机构市场经营环境差异,也没有考虑各项费用变化幅度的差异,所有分支机构都按照统一标准进行预算,必然导致一些分支机构成本预算不足,一些分支机构预算超额.(二)分支机构成本费用管理失衡多数证券公司对分支机构营业部成本费用管理采用层级管理制度.各分支机构的费用支出权利归口于各职能部门分类管理,如电脑信息设备支出由总部电脑信息中心归口管理;办公设备.车辆费用由总部行政保卫部门归口管理;职工薪酬则由总部人力资源部归口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导致各分支机构没有自主权,无法根据自身所处市场环境合理配置成本费用开支.(三)成本费用控制缺乏市场意识证券公司现行成本费用控制一味强调成本的降低,只考虑节流未考虑如何通过成本费用的投入开源.这样的结果是虽然成本费用降低了,但因缺乏市场意识,错失市场开拓机遇,阻碍了未来市场发展.(四)成本控制效果不佳多数证券公司成本费用控制主要采取预算控制,而成本费用预算编制又是以历史成本费用为依据进行幅度增减调整,分支机构为了下一年度预算增加,一般都尽量将本年度预算额度用完,导致成本控制效果不佳.(五)成本费用管理模式比较陈旧证券公司成本费用管理模式具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通常是由总部财务部门制定全公司年度成本费用总量计划,再将其细分至各个职能部门,而相关业务部门则无需考虑其成本费用支出.证券公司各分支机构营业部的财务部门受总部垂直管理,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制度由总部财务部统一制定,财务部对分支机构营业部各项费用仅从制度及预算角度进行监督,不能从分支机构营业部实际经营需求出发进行适时合理调整费用开支.(六)成本费用控制方法单一目前,大多数证券公司的成本控制只是对费用总额进行考核与控制,缺乏对各项具体成本的考核和控制,使得分机构营业部的各项成本费用在总额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按照人为意愿调整,容易造成某些费用开支出现明显的不合理性,例如办公用品.日用品等年度消耗量均超出一般费用的开支.三.加强证券公司成本费用控制的对策建议(一)对于证券公司成本费用控制制度的建议1.加强和完善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根据各地市场的差异程度以及整体证券市场行情变化,结合对各个分支机构营业部所处市场经营环境变化的考虑,以及各项成本费用变化幅度差异的情况剖析,对各分支机构费用预算采取差异化政策.预算方法由单一的弹性预算转变为以弹性预算的基础上结合零基预算.增量预算和滚动预算多种方法相结合.预算程序由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形式转变为一下一上,上下结合的形式.2.对分支机构营业部管理层适当放权,进行分项成本管理.应该关注成本管理与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和价值创造等经营管理问题间的关系.对分支机构成本费用控制应与绩效挂钩,在对其成本费用控制考核时要与其收入配比,如某一分支机构营业部当年费用预算超支10%,但其收入同时增长了15%就不应处罚,反而应该根据效益贡献度给予激励.3.有效平衡各年度之间成本费用变化幅度.在市场行情好公司效益好的年度,不可一味的大幅增加薪酬,而忽视后续发展的考虑.建议在效益好的年度要加大市场投入扩大市占率,对职工薪酬中的绩效奖励部份可以采取一定比例的计提延期支付,一方面可以留住人才,另一方面不至于在效益不好的年度职工薪酬出现大幅度下降,挫伤员工积极性.4.对成本预算执行实施有效考核制度.对于预算执行情况好的分支机构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考虑将预算执行节约的成本作为对分支机构的奖励基金,对预算执行情况不好的分支机构给予相应处罚.并且下一年度的预算总额不因本年度预算执行的减少而核减,也不会因为本年度预算执行的超支而增加.5.创新成本费用管理模式.证券公司成本费用管理要从自上而下的预算控制寻求多样化管理模式,年度预算考核可以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进行浮动式动态考核.例如年初对分支机构下达的年度费用预算总额可以根据其经营效益情况给予一定幅度的增减,或者针对分支机构某项具体单项业务根据其预期收益给予专项费用列支.因此,证券公司成本费用控制应逐步从粗放式管理过渡到精细化管理.要对每一项成本费用进行具体剖析,针对不同的成本费用特性及其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制定相应的控制举措.(二)对于证券公司具体成本费用加强控制的对策建议1.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控制举措.对与客户交易相关的代买卖佣金支出由于是交易所直接向客户收取,证券公司无法控制.对基金管理费支出.证券承销业务支出.投资咨询支出应增强与相关机构的谈判能力,争取以较小的支出获取最大的收入.证券公司经纪人与客户经理一同构成了营业部创收的主体,但其薪酬不在职工薪酬中体现.证券公司应将证券经纪人纳入正式管理的范畴,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证券经纪人绩效考核制度.2.税金及附加的控制.自2016年全面实施营改增后,我国实施了几十年的营业税彻底消失,营改增的目的是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证券公司要实现税负的降低首先要根据营改增税收政策的要求,尽快制定和调整经营策略,加强经营管理,要对各类基金以及各种经营资金进行审核,减少资本的流失.3.业务及管理费用的控制举措(1)职工薪酬的控制.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客户资源来自有专业素质的客户经理,自营业务需要强大的研发团队,投行项目承揽需要专业性极高的保荐人,所以要求证券公司设定合理的薪酬体系来实现员工与企业利益一致.在设定薪酬体系时,首先要保证公司战略目标与绩效考核体系相配合.其次,公平.公正及效率应该是设计薪酬体系最基本的原则.而且绩效奖励要能按贡献大小分配,不能搞平均吃大锅饭,真正做到激励先进淘汰落后.(2)租赁费及物业费的控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监管政策的放松,网上开户和手机开户成为证券公司新客户开户的重要手段,证券公司的经营摆脱了地理位置的束缚,这就给证券公司在经营选址上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证券公司可以在争取政策条件下多增设轻型营业部,也可以将效益不高的营业部由A类转为B类或C类,从而降低经营成本.(3)固定资产折旧.长期待摊费用的控制.随着网上交易.手机交易方式的普及,证券公司现场交易客户将会越来越少,证券公司在综合考虑企业形象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缩减经营面积,同时也可以减少机房设施投入以及电脑设备的配置,从而达到减少折旧和摊销.(4)会员年费.交易所席位年费的控制.交易所席位费由原来的按席位数固定收取改为按流量和流速收取后,使得证券公司成本和收入更为匹配和合理.证券公司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将多余的席位租赁给其他机构使用.(5)邮电通讯费.电子设备运转费的控制.邮电通讯费方面根据工作需要,正确选择电话.移动电话.快递和普通邮件等通信方式,尽量使用微信.企业内部通讯等聊天软件来实现.电子设备运转费要定期维护合理使用,尽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有特定需求的客户服务软件在充分考虑成本效益的前提下才给予采购.(6)公杂费.低值易耗品.差旅.交通及车耗费的控制.对此类日常消耗性和维持性费用应采取精细化管理.对日常办公用品.日用品.低值易耗品等应建立详细的出入库以及领用台账,通过专人管并定期核算损耗率,控制不合理的领用,防止浪费.对差旅.交通及车耗费要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如差旅补贴额度.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等,车辆出行要有审批制度,并建立车辆出入登记等台账.车辆停车过路费以及汽油费要与出行记录相匹配,以杜绝公车私用等现象.参考文献[1]顾婷婷.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探究[J].现代金融,2017(04).[2]谭明珍.营改增对证券公司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我国集体经济,2016(15).[3]王云霞.企业成本控制有关问题的探究[J].我国商贸,2014(26).[4]冯琳磬.证券公司营业部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08).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852.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