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红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探究

2020-05-28 19:4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要: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对当代本科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刻把握背景特征.背景环境.个体特点.教育方式和教育素材等,在利用传统教育的优势基础上牢牢抓准核心点.关键点.红歌作为当代青年本科生的"精神氧吧",是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合"的一个重要途径,用有温度的"红歌"做好当代本科生"拔节孕穗期"思政教育有其重要价值.关键字:红歌;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意义;路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根据教育部2019年7月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当前各类高等教育学校数量达到了2663所,各类学生总数达到了3833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48.13%,无论是学校数量.学生总数还是毛入学率与往年相比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发展的重要标志,当代本科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梦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要做到"四个为了做好""四个坚持不懈"和"四个正确认识",提出了"四个重点"和"五个要求".特别指出了: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当前在校本科生的主体多为"90后""00后",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刻把握背景特征.背景环境.个体特点.教育方式和教育素材等,在利用传统教育的优势基础上牢牢抓准核心点.关键点,创新教育方式和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和做好.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各类微博.微信朋友圈.学习强国等APP新型网络平台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平台中,以歌唱红歌为载体歌颂祖国,广为流传和频频快闪.全国千所高校纷纷拉歌,从"白河之津"到"黄河之滨",从"大明湖畔"到"白山黑水",青春我为祖国献歌,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参与互动探讨的阅读量达到了近3亿,视频播放量到达了近30亿,他们激情高歌.唱响梦想,深情感谢祖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一场"青春,为祖国歌唱"作为主题的网络拉歌活动再次在全国高校唱响,他们唱起我和我的祖国我们都是追梦人等红歌,优美的旋律,感人的歌词从个人"欢快歌唱"到集体"礼赞祖国"到心灵"整体升华",创新的形式和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年学子的积极性,创新了广大青年学习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新模式.2019年9月由中宣部.教育部等部委开展举办的生动.心动.感动的开学第一课如期开展,"三问"让大家心灵震撼.红色歌曲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她具有一定的背景性.广泛性.多样化和大众化等特点要素,她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红色歌曲的广泛传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的积极推进有重要意义,对文化自信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歌唱红歌作为当代本科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将其作为当代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载体可以有效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时效性.实效性.一句"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唱出了广大青年学子对祖国极大深情的爱和极大高度的文化自信,唱出了其对国家.民族以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1红歌融入当代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马克思在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提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以上观点鲜明地指出了经济基础上和上层建筑具有显著的能动反作用,反映了文化在历史进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类社会的进步伴随的是文化的力量,文学艺术创作是体现一个国家.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艺术家阎肃指出:"红色歌曲历史源远流长,它诞生于历史长河中,和人民群众相伴相随.融入人们生命血脉里的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用来弘扬历史主旋律,追随着我们发展脚步的歌曲,是那些背景烙印并不浓重的启人心智.积极向上.净化心灵的歌曲."红歌作为当代青年本科生的"精神氧吧"是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加强本科生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培育当代本科生背景精神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增强当代本科生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根据教育部最近一次公布的本科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现实本科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向好的.本科生高度拥护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高度赞成.爱国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价值准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无数革命先烈不惧流血牺牲为国之兴起.国之发展奉献个人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本科生良好爱国意识,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红歌极弘扬主旋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一首歌唱祖国唱出了广大青年学子的心声,唱出了广大青年学子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的心声.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我国旗帜颂歌颂了我国共产党的丰功功绩,唱出了广大青年学子对国家由衷爱戴.将红歌传唱引入当代本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强当本科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激励广大青年本科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当代本科生中华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对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高度的凝练和阐述,指出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伟大的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的"四种伟大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我国广袤大地,它是我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民族团结的精神桥梁,是坚定"四个自信"的伟大精神力量.红色歌曲体现在伟大的文化艺术作品中.凝固在浩瀚文化遗产中,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实印证."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一首红梅赞激进高昂地展现出了中华儿女的豪迈民族气节,"起来.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处于民族危机时刻,坚决斗争到底,捍卫中华民族伟大尊严的坚强勇气.当代本科生在传唱红歌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当代本科生对我国革命的认同,培育了当代本科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当代本科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恩格斯说过:"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当代本科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凝神聚气和强基固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工作者要高举旗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生动.易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栩栩如生的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善和恶".什么是"是和非",红色歌曲作为大家广为接受的音乐方式,有效的宣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首自由神坚强有力地唱出了我是我国人.我是我国真正的主人,唱出了为中华民族坚持自由的决心和信心.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灵活灵现地描述了我国人民对于获得自由和解放之快乐和兴奋之心.一首诚信我国唱出了诚信之声,唱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美德.红歌的传唱展现的是当代本科生积极向上.向善向上.奋勇向前.克己克难的价值观,它为本科生克服错误价值观,真正形成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24字"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2红歌融入当代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红色歌曲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明显的凝聚.激励.育人.导向等社会文化功能.在当前社会各种思潮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情况下,如何实现红色歌曲与加强当代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通过创新方法内容,丰富载体,增强红色歌曲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召力.凝聚力以及话语权,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重要的价值.红色歌曲在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力.吸引力有待加强.加大红色歌曲的教育功能.随着背景的快速发展,当代本科生接触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接触信息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极易出现利己主义.功利主义.自我主义等.同时,部分学生对红歌的认识相对不足.功能相对不清,红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的状况.因此,各高等学校应多途径.多方式地宣传红色歌曲的独特教育功能,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介的优势,利用微信.微博.APP等创造形式鲜明.紧跟背景步伐.适合当代学生口味的"新红歌"如广为流传的"我为共产党打CALL"等,最大化地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需求,做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共同呈现,最大限度发挥其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感和吸引力.红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出:"高校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能够培育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重大节假日期间开展红歌传唱.红歌比赛等歌唱祖国,如国庆节.建党节在各个党支部.团支部..学校等层面上开展"我爱我的祖国红歌比赛"系列主题活动.红歌融入学生第二课堂.融入学生社团,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如"雷锋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深入中小学.社区等进行红歌表演与互动系列活动.红歌融入思政课堂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有"六个要""八个统一"等,思政课教师要有新思维,要创新课堂教学,要注重启发性教育等真正做好"拔节孕穗期"教育.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我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中融入大家熟悉的红色歌曲,如在革命战争时期讲述万里长城永不倒等表达的是我国人民在饱受帝国主义.军阀抗争时期如何坚强自立反对外敌侵略的豪情壮志,黄河中华大纪念描述的是同胞对推翻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欢呼之声;在新我国成立初期讲述东方红唱出了全国人民为新我国而奋斗的激昂情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心情愫等.用有温度的"红歌"把思政课"有意义"讲得"有意思",使其真正地"接地气""入脑入心".3结语做好新时期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坚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性,要坚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性,要坚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内容的多样性,要坚持实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亲和力,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增强新背景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感和吸引力.参考文献[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背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63.[3]朱桂莲.爱国主义教育探究[M].北京:我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2.[4]王丹苹.红色歌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究[J].政治教育,2014,(3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5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