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社科高级职称人员职业高原现象实证探究以浙江湖南新疆等省市区社

2020-05-28 19:4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要:职业高原是员工在当前组织中处于职业生涯顶峰,难以得到持续发展的状态,是当今各类组织中员工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由于社科探究部门组织结构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社科探究人员遭遇职业高原的情况较为严重.本文以社科领域高级职称人员为对象,对社科高级职称人员遭遇职业高原的特点.原因及应对和治理举措进行实证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探究.关键字:职业高原社科高级职称人员实证探究职业高原是指职业工作人员在工作职位达到较高层次后,承担更多或更大贵任.接受更大的工作挑战的可能性很小的状态.①知识经济背景,知识的迅速更新,或者说知识的快速折旧,对专业技术人员等知识型员工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动机,没有组织和社会的支持,知识型员工遭遇职业高原的可能性就会加大.社科探究人员是典型的知识型员工,近些年来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遭遇职业高原的几率也越来越高.本文以地方社科院社科系列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为对象,旨在对社科探究高级职称人员的职业高原现象进行探究.一.探究意义及方法(一)探究意义作者:马贵舫湖南省社会科人才探究所副探究员(长沙410003)张其贵湖南省社会科人才探究所副探究员(长沙410003)①FELDMANDC,WEIYZBA.CareerPlateausreconsidered.JournalofManagement,1988,14(1).职业高原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西方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相对缓慢和停滞阶段,国家福利制度面临着严重挑战,企业职工普遍产生了职业危机感,对于职业晋升缺乏信心,职业发展停滞现象比较流行.1977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费伦斯从职业晋升视角最·47·社科高级职称人员职业高原现象实证探究早提出了职业高原这一概念.①之后,对职业高原现象的探究进一步地拓展到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组织探究等多个领域,并形成了较丰富的探究成果.普遍认为,职业高原是指职业人员在工作职位达到较高层次后,由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工作态度.工作冲劲.工作业绩不如以前的一种职业状态,是职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对静止.社科探究人员肩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在其职业生涯中遭遇高原现象,不仅对科研人员特别是高级职称人员自身的职业发展会产生严重影响,而且会导致整个国家社科探究能力的衰退,制约社科探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充分发挥.探究社科高级职称人员高原现象,探讨其产生根源,并提出应对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探究方法本实证探究的样本选取以省市区的地方社会科专门从事社科探究工作的高级职称人员为对象,采取向受访者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和数据.调查问卷一共设计了25道,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高级职称科研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定类变量为主,通过这部分的调查结果可以更好地结合后面的职业高原现状.诱因.对策进行相关剖析.第二部分是对高级职称科研人员职业高原遭遇情况的具体调查,以单选或多选的方式分别对受访者晋升后的工作表现进行选项设计.第三部分是以列表选择方式调查职业高原现象产生的具体诱因.第四部分则是采取封闭和开放两种方式调查受访者应对职业高原现象的各种举措.调查问卷的发放面向湖南省社科院.浙江省社科院.贵州省社科院.青海省社科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院.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以及广州市社科院的社科高级职称人员,共发出问卷250份,收回218份,回收率为87·2%.调查样本的选取覆盖了东中西部的七个省市区,样本的结构比例也基本符合社科领域高级职称科研人员的整体情况(见表1),因此,对样本进行剖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探究中,我们借助于SPSS15·0社会科学统计剖析软件对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剖析处理.表1本次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分布比例(N=218)变量具体指标比重(%)变量具体指标比重(%)职称探究员34·4副探究员65·6性别男61·0女39·0文化程度博士16·1硕士35·8学士45·0大专及以下3·2年龄结构45岁及以下51·846至55岁39·956至60岁6·061岁及以上2·3兼职情况厅级行政职务1·4处级行政职务45·9博士生导师1·8硕士生导师15·6工作年限10年及以下9·211至20年37·221至30年37·631年及以上16·1·48·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年第3期①FERENCETP,STONERJA,WARRENEK.Managingthecareerplateau.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77,2(24).续表变量具体指标比重(%)变量具体指标比重(%)国家级学术组织理事以上职务3·2省级学术组织常务理事以上职务17·4没有兼任任何职务42·7在本岗位任职年限5年及以下37·66年至10年35·311至20年16·121年及以上11·0注:在兼职情况变量中,每项具体指标的比重是描述选择该项人数与样本总量的比值.二.社科高级职称人员职业高原现象现状剖析(一)基本情况调查显示,社科高级职称人员遭遇职业高原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在受访的社科领域高级职称科研人员中,晋升高级职称之前遭遇过职业高原现象的,占总人次的17·1%;在晋升高级职称后遭遇的,占22·3%;从未有过职业高原现象的,占17·3%;认为自己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可能会遭遇职业高原现象的达37·9%;而肯定自己今后也不会遭遇此现象的,仅为5·5%人次.从职称级别上看,副高级职称探究员在晋升高级职称后遭遇职业高原占单项样本百分比的42·7%,同比高出正高科研人员12·4个百分点;而从未有过职业高原现象的副高科研人员的比重也明显高于正高科研人员,二者分别为40·0%和23·1%.从性别差异上看,在晋升高级职称前和在晋升后遭遇职业高原现象的女性科研人员占单项样本百分比分别高出男性科研人员4·4和7·1个百分点;而从未有过职业高原现象的,男性却要比女性多,比重分别为30·8%和25·9%.从年龄上看,在晋升前遭遇职业高原的,56岁及以上的科研人员所占单项样本百分比最低,仅为16·7%,而45岁及以下和46~55岁的比重相当,在30%左右;在晋升后遭遇的,45岁及以下和56岁及以上的一样,均为38·9%,高出46~55岁的2·1个百分点.从兼任社会职务上看,至少兼任一个职务的,在晋升后遭遇职业高原现象的比重低于在晋升前6·8个百分点;不兼任任何职务的,在晋升后的比重则高于在晋升前23·4个百分点.另外,在未来有可能遭遇职业高原现象选项中,各类受访人员在单项样本中所占的百分比均超过一半,最高为45岁及以下科研人员,百分比达69·9%;最低的是56岁及以上,百分比也有51·2%.(二)主要特点1·高原反应多样化社科高级职称人员大多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社科高级职称人员对自身是否处于职业高原期有着比较强烈的主观感知,外在或内在的高原反应也呈多样化趋势.·49·社科高级职称人员职业高原现象实证探究表2社科领域高级职称科研人员分类遭遇职业高原现象情况变量指标在晋升高级职称前(%)在晋升高级职称后(%)从未有过(%)未来有可能(%)样本量(个)职称高级25·329·323·157·375副高29·442·740·067·1143性别男23·835·330·864·7133女28·242·425·962·485年龄45岁及以下29·438·925·769·911346~55岁31·036·834·558·68756岁及以上16·738·922·251·218社会兼职至少兼一个职务37·430·623·165·991不兼任何职务18·441·828·653·7147注:表中比例为分别占单项样本百分比.在受访者中,认为自己在学术再获突破方面可能性不大的高达57·3%,认为没有可能的也有6·0%,认为可能性较大的为36·7%.在对职业前景的看法上,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持信心不强的高达67·0%,没有信心的有8·3%,较有信心的仅为24·8%.工作业绩大不如从前也是社科高级职称人员职业高原反应之一.通过相关剖析,皮尔逊卡方检验Sig(显著性水平2—sided)值0·000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