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别从财务指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收益质量)和非财务指标(市场地位.人员结构)两个方面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2017年的年报数据为对象,运用因子剖析法进行实证剖析.探究结果表明: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的绩效主要源自某一方面或某两方面;另外,分属于不同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地区的新能源公司之间绩效存在明显差异.此对新能源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关键字:绩效评价;新能源企业;因子剖析法;发展建议;
一.引言企业绩效受市场地位.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综合性特征.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结果进行公正.科学地评价.作为新兴行业,新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新能源行业的兴起对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近年来,的新能源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许多资源投入该行业,国家也对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那么,新能源企业的绩效如何?怎样提高新能源行业企业的绩效水平?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解答对该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文献回顾关于上市公司绩效评价问题,学者们进行了不同的探究.陈共荣和曾峻[1]将绩效评价的主体演进分为一元.二元和多元评价主体三个阶段,并从评价范围.评价目标.评价指标和典型方法四个方面剖析了主体演进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史本山等[2]依据主营业务类型将上市公司划分为17个行业,根据财政部制定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了一套包含10个财务指标的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1996—2002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经营绩效评价,运用主成分剖析法剖析每个行业的经营绩效发展现状和趋势.胡玉柱等[3]采用熵值法模型,以50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对其2005年.2006年经营业绩进行实证剖析,并将反映经营业绩的替代变量总资产利润率和评价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剖析检验,结果表明熵值法模型是科学合理的.杜龙波和黄业德[4]以鲁中地区为例,采用因子剖析法对该地区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依据相关性大小选取了每股收益.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等12个指标,计算出各公司因子综合得分,最后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并对这些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岳金燕和金水英[5]以平衡计分卡为参考,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分别确立了财务指标.客户指标.内部流程指标.学习与发展指标,并设置了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建出一套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王兰[6]对46家新能源上市公司运用因子剖析法进行企业绩效评价,认为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但是在盈利水平方面相对滞后,融资成本高是该类企业综合效益差的主导因素.刘学武和陈震[7]对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进行了不同阶段的剖析,并对比了各种评价方法.王全在[8]从盈利能力等五个方面构建了绩效评价体系,对汽车制造行业2013—2015年的绩效进行评价,并评价结果对汽车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本文构建了包含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四.实证探究(一)样本的选取本文选取RESSET数据库中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2017年的年报数据,共66家.数据处理方法是先通过Excel初步处理再用SPSS19.0软件进行因子剖析.由于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企业绩效会产生影响,本文将所选取的公司按地区进行了划分.其中,东部地区48家,占72.7%;中部地区11家,占16.7%;西部地区7家,占10.6%.(二)实证检验及剖析首先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表2的数据可知,KMO>0.5,Sig<0.05,因此,进行因子剖析是可行的.其次提取公因子.公因子方差体现了提取的因子保留原始数据信息的比重情况,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表3可以看出,各指标的提取比例都在0.5以上,并且有三个指标的公因子方差达到了0.9以上,说明提取出的因子保留了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可信度高.本文提取了特征根>1的所有因子,如表4所示,共7个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到77.045%.因此,选取这7个因子作为新能源企业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基础.再次求解因子载荷矩阵.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如表5所示,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到7个因子的具体表达式,其中的值为指标系数.表5数据,将F1确定为盈利能力因子,将F2因子确定为偿债能力因子,F3确定为收益质量因子,将F4确定为成长能力因子,将F5确定为营运能力因子,将F6确定为市场因子,将F7确定为技术水平因子.最后因子得分及排名剖析.运用回归剖析法计算得分系数矩阵,如表6所示.根据表6得出各个因子的得分,表达式如下:以各因子得分为基础计算各企业绩效评价的综合得表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2KMO和Bartlett检验表3公因子方差分F值,计算公式如下:五.探究结论与建议(一)探究结论1.新能源行业公司的各种能力不均衡从企业绩效综合得分情况来看,除排名第一的公司以外,其他公司都只是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较强而使其获得较高的排名.企业绩效综合得分排名第一的是华东建筑集团公司,其综合得分为1.28,其市场因子与技术因子均为行业第一;排名第二的是无锡先导公司,主要得益于其最强的获利能力;排名第三的是德赛电池,具有最强的偿债能力;排名第四的冠城大通,则具有最强的营运能力.此外,通过因子得分可以看出,新能源上市公司在收益质量和市场因子上得分较低,这说明新能源企业的总体收益质量不高,正常经营活动的利润并不能为其带来足够的资本增值.在新能源行业,各企业的市场地位比较均衡,没有企业处于市场领导地位.这种状况有利于企业之间展开良性竞争,对于本行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排名前十公司如表7.2.位于不同地区的企业绩效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新能源企业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绩效水平差距较大.在排名前30的公司中,东部地区公司24家,占80%;中部地区公司4家,占13.3%;西部地区公司只有2家,占6.7%.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交通便利水平以及科技水平的不同等.东部地区由于地处沿海,经济和科技水平高,再加上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使东部地区的企业绩效较为突出.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不如西部地区,交通便利程度也一般,致使其在发展中面临一些制约因素.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风能.太阳能以及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这对于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以及人口因素的影响,企业的总体绩效水平明显偏低.表4解释的总方差表5旋转成分矩阵(二)发展建议1.国家层面首先,国家应当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国家应当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以及增加科研经费支持,引导企业积极探索新科技,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其次,国家应积极引导优质资源向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企业汇集,同时,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促进行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推动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2.企业层面如果企业只注重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的发展并不利于长远发展,企业只有尽可能兼顾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切实提高整体绩效水平.首先,应积极改善经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新技术,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缩小与优秀企业的发展差距.其次,新能源行业以高投入.高风险.回收期长为特点,因此,企业应对其资本结构进行合理安排,并提高营运资本管理能力.投资决策能力,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附:表6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7排名前十公司得分情况参考文献:[1]陈共荣,曾峻.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及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J].会计探究,2005(4):65-68.[2]史本山,刘晶,陈朝龙.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综合评价实证剖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探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探究,2005(1):78-80.[3]胡玉柱,张若如,许敏.熵值法模型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实证探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10):76-78.[4]杜龙波,黄业德.因子剖析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以鲁中地区上市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0(8):27-30.[5]岳金燕,金水英.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9):112-115.[6]王兰.因子剖析法的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J].财会月刊,2012(3):37-39.[7]刘学武,陈震.国外企业绩效评价发展综述及比较探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4(1):74-76[8]王全在.因子剖析模型的汽车制造行业绩效评价探究[J].会计之友,2017(23):25-29.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