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马慢性胃肠卡他的病例报告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病史调查1
2临床症状1
3诊断与治疗2
3.1诊断 2
3.2治疗 2
3.2.1西医治疗2
3.2.2中兽医治疗2
3.2.3饲养管理2
4预后2
5小结与讨论 2
致谢4
参考文献4
一例马慢性胃肠卡他的病例报告
引言
我国古代,马属动物作为使役动物和代步工具,经济和军事价值巨大。我国劳动人民对于大动物尤其是马属动物的诊治经验丰富造诣颇深,许多兽医师撰写了大量优秀书籍文献,对中国兽医学起到了推动作用。后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中兽医文化渐渐衰落,马属动物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再作为生活必需品,中兽医对马属动物的病症研究也出现了断层,此后,实践操作中马属动物中发病率极高的胃肠道疾病常做西医治疗。现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马业发展越来越迅速,急需相关全面的诊疗经验。马胃肠卡他是胃肠粘膜表层性炎症,并有胃肠动作和分泌功能的扰乱,按病程的长短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不易治愈,临床上出现营养不良、被毛粗刚、精神困倦[1]。慢性胃肠卡他属中兽医学胃寒不食草,伤草等范畴。慢性胃肠卡他发病率高,传统西兽医学方法治疗本病常使用抗菌消炎药并对症治疗,虽可暂时见效,但副作用较多,且停药后病情反复[2]。本文报道的一例马慢性胃肠卡他,鉴别诊断确诊后,采用中西兽医结合诊疗,预后良好。为了提高对生产实践中慢性胃肠卡他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的认识,现将这个病例的诊治情况报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告如下。
1 病史调查
天津市国家汗血宝马繁育中心饲养马匹共500余匹,分别圈养在5个马房内。2015年9月12日,一饲养马匹于马兽医处就诊,名滕秀丹,7岁,公马。主诉:滕秀丹为马术训练用马,2015年3月后开始进行马术训练,大量运动后,饲养员牵其回马房,马常自觉饮大量冷水。8月30号上午,饲养员已发现马匹出现消瘦,饮食欲皆差,报告马场兽医,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葡萄糖及10%氯化钠溶液等进行补液治疗,未见好转。
2 临床症状
病马初期消瘦,被毛粗刚无光,饮食欲差,干草尚能吃,口腔干燥,精神沉郁,鼻粘膜、眼结膜等呈苍白色,后出现上颚水肿,舌肿大呈青白色,四肢厥冷。肠蠕动音高低无常,大便秘结,粪球小而干,混有粘液及不消化的食物,偶作腹泻,有轻度疝痛。
3 诊断与治疗
3.1 诊断
视诊该病马有进行性消瘦,骨骼突出,其口色淡红,脉象沉细无力,虚弱,不能承担日常马术训练工作,将其牵出马房时穿上马衣仍肌肉颤栗。主诉病马便秘,至马房观察粪便干结,具有恶臭味,偶作腹泻。辨证为脾胃虚弱性。根据病史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综合诊断为慢性胃肠卡他。同时排除其他相似疾病。
与胃肠炎鉴别诊断:病马患胃肠炎发病时,体温升高(正常体温37.5~38.5摄氏度)达到40摄氏度以上,里急后重,同时有腹泻症状,观察粪便颜色深谙,可见有血液、粘液和粘膜组织。
与急性胃肠卡他鉴别诊断: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病马发生强烈腹泻,一日多次排出具有酸味或腥臭味的稀水样粪便,严重时粪便呈水样,常混有饲料残渣。体温略作升高。在腹泻症状严重时有轻微疝痛,食欲降低,饲喂不食。病马日渐消瘦无力,脂肪减少,虚弱无法使役,病程长有酸碱中毒,并伴有全身症状。
3.2 治疗
3.2.1西医治疗 首先,继续应用液体治疗,参考病马脱水程度中等,和心、肾的机能较好,分别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00ml、10%葡萄糖溶液500ml、10%氯化钠溶液500ml,每天1次,连用7天。静脉注射安钠咖注射液2ml,注射一次。治疗中补液速度先快后慢,补液量以病马开始出现大量排尿,作为液体治疗补足基本为标准。
3.2.2中兽医治疗 处方1:当归、白术、神曲各30克,陈皮、枳壳、砂仁、茯苓、厚朴、干姜各15克,半夏、木通、泽泻、甘草各10克。研末加温水一次灌服,隔日再服,共服五剂。五剂服完,加用处方2。处方2:厚朴、青皮、五味子、牵牛(炒)、官桂、砂仁、麦芽。各药等分30g,共为细末,加黄酒500毫升烧开,开水适量,同调候温,喂草前灌服,共服五剂。
3.2.3饲养管理 同时改善饲养管理,加强护理工作。在温暖的厩舍里栓喂病马,减少精饲料,喂给柔软质量好的干草,喂给切碎的胡萝卜,以促进上皮修复,每天饮足量的温水,加入少量的小米汤, 利于吸收且有营养[3]。三天内不饮用凉水。
4 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10月1日,病马恢复正常饮食,精神状态佳,无腹泻、便秘症状。
5 小结与讨论
慢性胃肠卡他原发性病因为饲养失调、饲料腐败、砂石等异物、齿牙疾病、口腔炎、非甾体抗炎药等,继发性为慢性门脉郁血、慢性肝心肺的疾病、慢性传染病、慢性体质病(如骨软症、贫血),寄生虫如隐孢子虫、圆形线虫[4]。
本病属于胃肠炎范畴,马属动物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发病,造成动物消化道内菌群失衡,胃肠的屏障效果降低,与此同时,各种致病细菌乘机繁殖致病性加强,并产生肠毒素而破坏胃肠粘膜和粘膜组织,随之肠道内黏液量增加、渗出量增加(纤维蛋白、白细胞)常随粪便排出可检,严重时可发生肠道壁的溃疡或坏死。本病例中病马排粪迟缓,粪便干结,腹泻现象少有,炎症尚发生在胃和小肠,并未下行,紧张交感神经,对消化道节律性蠕动抑制,后段肠管吸收水分功能良好,在这种情况下,病例症状仅为便秘不显腹泻。此外病马出现了轻度疝痛症状,推测原因为炎症局限于胃部,炎症不引起病马腹泻而排粪迟缓,日久成大肠便秘,排干小粪球。若炎性症状下行至后段肠管,以肠炎表现为主,则病马腹泻剧烈,听诊肠音增加。久作腹泻,将引起液体分泌和炎症产物的增加,造成胃肠道内物质渗透压升高,液体和电解质失衡吸收减少,进一步加剧了腹泻的发展,液体大量分泌,易造成脱水。另一方面当肠道壁和粘膜组织受损,交感神经紧张,胃肠蠕动减慢也将导致胃肠内食物消化不良,堆积食物较多,胃肠积液和臌气直至贲门口,进一步加重了胃内压力,堵塞炎性物质和内毒素排出,异常毒物大量由胃肠进入血液循环,易出现自体中毒包括过敏反应。
在临床实践中,马场工作人员也常发现患有胃肠疾病的马属动物有异嗜现象,根据患病动物异嗜物的不同,可将慢性胃肠卡他分为酸性胃肠卡他和碱性胃肠卡他两种,以此决定液体治疗中使用药物的种类。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检验胃液pH、血液总酸度可有效鉴别。然而在基层兽医中,实验室技术尚不完善,当观察到病马采食豆粕等含蛋白质较丰富的饲料较多而停止采食谷物饲料时,则可考虑为酸性胃肠卡他,胃肠内产生大量有机酸,pH值降低,可应用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或用11.2%乳酸钠。当观察到病马采食谷物饲料较多而停止采食高蛋白饲料时,可考虑为碱性胃肠卡他,不太严重的碱中毒不需要太过积极的治疗。在本病例中病马未出现明显的异嗜现象,未考虑慢性胃肠卡他的进一步分型,认为该病马的胃肠炎症导致的自体中毒并不严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51097.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