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兽冲突对长江源头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研究背景4
1.1研究地区概况5
2材料与方法5
2.1材料 5
2.2方法 5
2.2.1调查方式及时间5
2.2.2调查问卷设计5
2.3数据分析5
3结果与分析5
3.1问卷调查结果5
3.1.1牧民家庭状况6
3.1.2当地野生动物现状6
3.1.3人兽冲突6
3.1.4政府对人兽冲突的补偿7
3.1.5宗教信仰7
4讨论8
4.1 影响牧民放牧量的因素8
4.2影响人兽冲突的因素8
4.3政府补偿措施8
4.4建议9
5结论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附录一12
人兽冲突对长江源头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
引言
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自然保护措施的推行使得许多地区野生动物的种群得以恢复和发展。然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日趋加重,当两者的生存环境出现重叠时,不可避免引起冲突加剧,进而增加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困难。
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表现形式多样,例如野生动物成群结队损害庄稼,破坏庄稼;大型食肉动物捕食家畜,攻击居民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食草野生动物与家畜竞争牧场资源;部分雄性野生动物混入家畜种群中,伺机带走一批雌性家畜进行交配,与牧民产生冲突,造成牧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野生虎捕食家畜、攻击居民,造成人虎冲突,不仅给人类带来损失,同时也降低了人类对虎的容忍度,减少了对野生虎的保护效果。在近年发生的人虎冲突中,南亚死亡人数最高,特别是在孟加拉和印度的孙德尔本斯(Sundarbans),平均每年都有数十人死亡[1];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每年死亡510人[2]。俄罗斯和中国死于虎口的人数年均不足1人[3]。在美国,包括狼和熊在内的食肉性猛兽每年捕杀49万只绵羊、813万只山羊和1016万头牛[4];在加拿大Alberta地区、美国的爱达荷州、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19872001年灰狼捕杀过很多家畜,其中在美国主要是羊(68%)。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态意识的加强,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全国性的收枪禁猎,使得野猪等野生动物的数量在我国部分地区得到了迅速增长,根据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统计,在抽样访问的200户居民中,20082012年5年时间内就有6个乡143户牧民的家畜遭到狼的袭击,占总调查户数的71.5%。狼捕食家畜数量最多的是羊,且多在夜晚袭击。遭狼袭击的143个牧户中有100户发生在夜晚,袭击率高达69.93%,且冬季捕食率达50%63%[5]。近些年,野生象与人的冲突呈上升趋势。1998年,全国禁猎野生动物,在中国农区,野猪对农作物的危害增大,在牧区,狼对家畜的危害也在上升,除此之外,传统的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6]。所有冲突的本质在于人类与野生动物对资源竞争的加剧。
当前,多数关于人与大型野生动物冲突的研究缺乏严格的定量研究,人们对不同的物种造成的损失并不清楚,对其规律也不甚了解。本研究结合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长江源头居民的基本情况、野生动物现状、人类活动与野生动物冲突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调查,尝试分析长江源区牧民家庭生活基本现状,了解当地野生动物显存种类和数量,并通过访谈了解政府补偿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而分析总结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原因,并尝试提出缓解人兽冲突的有效解决措施,以期为野生动物种群保护及恢复,减少牧民财产损失提供依据。
1.研究背景
1.1研究地点概述
本调查主要在长江源妥妥河流域唐古拉山镇(N32°39′—34°48′;E89°40′—92°55′)以及通天河流域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两个地区开展。该地区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被称为“高原生物物种和遗传基因资源库”,许多生物物种为青藏高原所特有,如藏野驴、藏牦牛、藏羚羊、藏原羚、白唇鹿、揭翅雪雀、白腰雪雀等野生动物,还有星叶草、藏蒿、青藏苔草、藏荠等野生植物。长江源区生物多样性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区域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态系统一旦破坏,恢复和抚育十分困难,极易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由于长江源区生物链简单,一般较短,因此物种受到的威胁也更大[7]。长江源素有“人类生命禁区”之称,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该地区以牧业为主,牧业产值占90%[10]。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以绿色江河环保促进会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所在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为中心的区域内随机不重复抽样23个牧民家庭。利用提前设计好的问卷访谈记录。
2.2 方法
2.2.1 调查方式及时间
本研究采用了生态学研究中比较广泛运用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对长江源地区人兽冲突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2014年5月,在措池村通过实地考察,开展了预调查工作。
2015年24月,在以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为中心的区域内进行了正式问卷调查。
2. 2. 2 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均为汉字书写(见附录一),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牧民家庭状况、当地野生动物现状以及人类生产生活与野生动物的冲突。本调查主要为访谈形式,根据问卷已有的问题对受访者进行询问
为了保证调查取得理想的沟通效果,本文采用了与受访人群相同民族的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上的志愿者参与调查的方法[14],在参与调查的志愿者中有3名具有本科学历的当地藏民。在调查开始之前对志愿者进行了培训:a)向志愿者解释可课题目的、意义和基本思路;b)向志愿者详细介绍调查问卷,并讲解各问题的询问方法,访问和记录要点;c)在预调查和正式调查之前志愿者之间进行了配合沟通。为了避免无适合接受访问的目标、无法到达等问题[14],本研究一部分问卷通过在人口较密集场所,村大队部或赛马会进行随机调查访问。受访者由志愿者念出问卷题目,并给予一定解释,帮助其完成问卷。
2.3 数据整理及分析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Excel和SPSS结合完成。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43490.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