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浅析电视广告中儿童形象被过度消费的现状【字数:11017】

2024-12-07 16:3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在21世纪的当代,新兴技术在加速的发展演进,广告业的发展也瞬息万变。随着我国儿童市场的竞争,儿童广告也在飞速的发展,因此既带来了优势,也带来了弊端。纵观现在的电视广告,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儿童形象正在被过度消费,带来的消极影响肉眼可及。目前儿童形象被过度消费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广告业带来的影响,给儿童的生活、成长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儿童形象在电视广告中被人们过度消费的现状和带来的负面影响。儿童形象被过度消费给儿童的语言、行为、三观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意见,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Excessive consumption;countermeasures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相关名词界定及关系 1
1.3.1名词界定 1
1.3.1.1广告 2
1.3.1.2儿童 2
1.3.1.3电视广告 2
1.3.1.4儿童广告 2
1.3.2关系 2
第二章 现状分析 4
2.1 电视广告中儿童形象被过度消费的研究 4
2.1.1调查过程与方法 4
2.1.2样本研究说明 4
2.1.3调查分析 4
2.2 电视广告中儿童被过度消费的现状 5
2.2.1与儿童有关的产品广告中过度使用儿童形象 5
2.2.2与儿童无关的产品广告中过度使用儿童形象 5
2.2.3共用产品广告中过度使用儿童形象 5
第三章 电视广告中儿童形象被过度消费的原因 7
3.1利润的诱惑 7
3.2消费者的内心需求 8
3.2.1家长的虚荣心作祟 8
3.2.2儿童的单纯、“无知” 8
3.3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8
第四章 电视广告中儿童形象被过度消费所带来的危害 10
4.1对儿童语言的影响 10
4.2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10
4.3对儿童三观的影响 11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五章 减少电视广告中儿童形象被过度消费的对策 12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国电视广告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加速发展,电视媒介越来越介入我们的生活圈,和我们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人们通过电视广告,来满足自己的消费体验。电视广告通过电视媒介,激发消费者内心潜在的需求。就这样,电视广告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植入式”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为此我们的价值观念随着消费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广告圈中非常著名的3B原则是著名的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提出来的,3B就是:美女(beauty)、儿童(baby)和动物(beast)。儿童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是天使,他可以激起人们内心最柔软的一面,缩短人与人、人与产品的距离。儿童一直以来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等特征吸引人们的眼球。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会在电视广告中加入儿童形象,以此来博得更多的眼球,赚得更多的利益。在热门综艺《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播出后,儿童形象通过电视屏幕出现概率越来越高。为此,广电总局下令终结综艺节目、电视广告的“消费儿童时代”。
日前,儿童形象被过度消费众所周知,儿童形象被消费的现状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分析。电视广告中应该如何恰当使用儿童形象,儿童形象应该如何正确的构建,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并且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是本文应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1.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电视广告中儿童想象的使用,他们也开始关注这样的做法所带来的危害并采取了相应的方法来改变这一现状。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国内的研究还存在瑕疵,学者们并未进行透彻分析。比如说对于如何减少儿童形象被过度消费所带来的危害这一方面的研究就非常的少,再者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学者研究的内容非常的笼统,并没有条理。这些都是当前我国对于这类问题研究所存在的缺陷。
国外的信息技术发展比我们中国更早更快,他们更早的接触电视广告。因此他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而且我们可以发现国外的学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探究的:孩子们是不是我们的直接消费群体、孩子们能否在儿童电视广告中区分好坏、孩子们能否远离儿童电视广告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些问题索然他们一直在研究,但是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真正的把问题解决。
1.3相关名词界定及关系
1.3.1名词界定
1.3.1.1广告
广告这个词语一直以来它的何时都是非常多的,古今中外非常多的研究人员都给了它非常多的解释。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定义为:广告就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达到预计的效果,借助媒介,大面积的向受众传递信息的手段。广告简单的来说有两种释义,一种是非盈利广告指不以赚钱为目的的广告,例如公益广告、宣传片等,主要目的是弘扬精神等,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引起大家的注意力;另一种就是商业广告,就是以赚钱目的的广告,这种类型的广告是是直接面向卖家和买家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消费者,卖出产品,赚取利润。
1.3.1.2儿童
国际上把儿童定义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 而我国则认为014岁的人为儿童。孩童大体上可分为幼儿、小学和中学这三个年龄组;如果说再分可分为:婴儿、幼儿、小童、中童、大童;从性别上分为小男孩和小女孩。我们常说的儿童,就是岁数较小的小孩。
1.3.1.3电视广告
在胡海燕的《我国电视商业广告中儿童形象泛用的危害与对策研究》这篇文章中,她对电视广告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胡海燕说电视广告是以广告投放的媒介分类标准划分出来的一种广告形式,通过电视给受众传播信息。电视广告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图文并茂、很真实并且代入感强,能够很好地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因此电视广告迅速的成为了广告业最受欢迎的形式。在胡海燕的文章中,她将电视电视广告分为盈利广告和非盈利广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业电视广告和公益电视广告,而本文我们主要是以盈利广告为依据来探讨的。
1.3.1.4儿童广告
儿童广告这一名词一直以来它的解释都是不明确的,大体上它具有两种解释。第一种为把儿童当做消费者拍摄的广告,在这种广告当中儿童是他们的主要消费者,这些产品是儿童生活所必需的,例如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奶粉广告、儿童手表广告等。还有一种是儿童充当一定角色的广告,在这种广告中在这种广告当中儿童不一定是消费者,他们可能是为了渲染广告效果,增加利益而加入到广告中的元素,例如洗衣粉广告、牛奶广告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gbdsxwx/610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