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出口规模和出口商品结构【字数:10776】
目录
摘 要 III
关键词 III
ABSTRACT IV
KEY WORDS IV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1
(一)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 1
1.创新的定义 1
2.关于技术创新度量 1
(二)关于出口贸易的研究 2
1.出口规模 2
2.出口商品结构 2
(三)关于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的研究 3
1.技术创新对出口规模的影响 3
2.技术创新对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 4
三、现状分析 5
(一)技术创新概况 5
(二)出口贸易概况 6
1.出口贸易规模概况 6
2.出口贸易结构概况 6
四、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7
(一)数据来源 7
(二)研究方法 8
(三)模型构建 8
1.模型建立 8
2.变量说明 8
五、实证分析 9
(一)模型检验 9
1.单位根平稳性检验 9
2.协整检验 9
(二)协整分析 11
1.被解释变量为出口规模 11
2.被解释变量为出口结构 12
六、结论及对策 12
(一)结论 12
(二)政策建议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出口规模和出口商品结构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在创新发展战略背景下,要提升贸易出口水平,不得不考虑技术创新这一关键因素。针对目前我国创新现状,采用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情况作为我国的创新指标,引入人力资本存量、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其他控制变量,通过运用19982018年我国技术创新和出口贸易有关数据进行协整回归分析来研究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两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因素、人力资本存量、高新技术进口、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规模和出口商品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因此,该研究为进一步从规模和结构方面提升贸易水平提供了参考思路。
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来,习主席总书记也提出通过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可见我国非常重视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大概是因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最终来源(Hall和Jones,1999)。中国过去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等传统的要素禀赋优势,凭借价格优势取得了国际市场的贸易地位,贸易总额位居世界前列的同时却获得了“制造工厂”的名号,近些年我国寻求进一步的突破,渴望从“制造”向“创造”转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技术创新这个话题在近十几年来已经被反复提及并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创新也有了其新的表现形式,其扩大了的外延可能对出口贸易有了新的影响。所以,在今天研究技术创新对于出口贸易的影响仍然有其价值和意义。本文选取衡量出口贸易时重要的两个指标——出口规模和出口商品结构,通过总结已有文献,结合中国实际,旨在发掘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该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技术创新的理解,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促进贸易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结构升级,从而促进贸易和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新常态发展。
二、 文献综述
关于技术创新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的研究已有相当长一段历史,并且都已非常成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很丰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回顾。
(一)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
1.创新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有较多的定义,国外的代表性研究有熊彼特(1934)首次对创新下了定义,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与生产手段的新组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迈尔斯和马奎斯(1974)定义创新为新的有改进的产品、服务和过程。 而国内关于技术创新的定义也有许多,最有代表的是傅家骥、雷家骕和邓小清(1996)提出的,分析了技术创新的三个层面,指出技术创新不是纯粹的技术或经济概念,而是一个强调以经济为手段、获得利益为目的的综合概念[3]。
2.关于技术创新度量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人员用不同的方法度量创新,对技术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的度量一般有两种方法:投入法和产出法。投入法是指衡量一个地区或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是通过衡量其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等来实现的,而产出法是指衡量有无新产品和新产品的产值来实现的,而使用的指标一般是R&D经费支出、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等。研究者许多研究显示不同的衡量方法得到的技术创新对产品出口的影响情况不同。姚利民、方妙杰(2007)的研究运用了这两种方法,结果发现无论是投入还是产出角度来衡量创新,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出口都存在着促进作用[19],但魏龙、李丽娟(2005)在研究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过程中,发现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得出影响为负,用研发投入和科技人员数衡量的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并没有显著的作用,只有人均专利数所衡量的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有较为显著的影响[16]。李汉君(2012)的研究也发现了相同规律:以投入法和产出法衡量的技术创新对研究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的作用刚好相反[10]。由此可见,选择投入法和产出法对研究结果有重要影响,本文进行的是实证研究,所以将在预回归中采取两种方式,最终选择对研究有显著影响的产出法。此外,现有研究还发现对于技术创新的分类也对研究结果有很大影响,学者一般将技术创新分为自主研发创新和外来引入创新,而不同种类的技术创新对于出口贸易的影响可能不同。汪琦(2007)研究发现自主研发创新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但是引进技术创新则不能[11]。同样宣烨、宣思源(2012)也发现相比较于从国外购买引进、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自主创新对企业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为自主创新可以开拓市场[17]。胡小娟、陈欣(2017)则认为外来引入创新和自主创新都可以促进企业出口,只是引入创新的资金投入可能大于自主创新资金投入,在高技术层面,这种情况更显著[5]。还有其他研究者对技术创新有更细致的分类,比如黄先海、胡馨月、刘毅群(2015)将产品的自主创新进一步细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研究发现虽然都会增加企业出口的可能性,但产品创新的作用大于工业创新[7]。本文采取传统的分类方法,将技术创新分为自主研发创新和外来引入创新,研究不同的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