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教育对农民自主创业的影响【字数:10004】

2024-02-25 14:1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中国农民蕴藏着巨大的创业潜能,而教育是激发创业潜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模型(Probit模型)来研究教育对农民自主创业的影响。通过对江苏省八个经济状况不同的县辖区域内的农民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农民的受教育年限以及他们个人、家庭和收入以及互联网使用情况等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的回归结果显示教育与农民的创业行为存在倒U型关系。即教育对农民自主创业行为有积极影响,但当教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农民的自主创业行为影响减弱。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绪论 ........................................................................................................................2
(一)研究背景............................................................................................................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
(三)研究意义............................................................................................................3
二、研究假说................................................................................................................3
三、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4
(一)数据来源............................................................................................................4
(二)变量选择 4
(三)数据统计及样本分析 6
四、实证分析与解释 7
(一)Probit模型 7
(二)回归结果 8
五、结论与建议 10
(一)研究结论 10
(二)建议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附表 13
教育对农民自主创业的影响
引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不断转型,涌现了大量的农业合作社,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土地流转进行承包以及国家征地政策的落实,致使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这句口号已经响彻了我国的大江南北,在国家和各级基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投身于创业大军的人们越来越多。农民创业是农民依靠个人或者家族,投入目标数额的生产资本,通过提高现有的生产规模,或者从事新的行业活动,从而实现收益增加且求得长期发展的过程。与单纯的农业劳动不同,创业是一项复杂、艰辛的事业,若要在众多的创业者和成型的商业模式下生存下来,需要创业者具有非常卓越的综合能力。就农民创业出现的诸多问题中,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毋庸置疑,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增长自身才干、提高自身能力的手段。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教育对农民自主创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于新形势下我国农民的自主创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的第一个主要矛盾出现在“农民”这一概念的正确界定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他们并没有变更户口性质,但是实际上早已经脱离了农村的农业劳动,这些具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大学毕业生们又往往具有奋斗精神与艰苦卓越的奋斗毅力,他们中的创业者比比皆是。但是通常,我国以户口性质定义“农民”,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为拥有农村户口的“农民”。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绝大多数研究学者认为农民的创业行动与他们的创业意愿不成正比,但是大多数农民的创业意愿是强烈的,这些意愿主要来自他们对基本生存的需求(罗明忠,等, 2012),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郭军盈, 2006),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渴求(石智雷等, 2010)。造成大多数具有创业意愿的农民迟迟不能开展创业活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受教育程度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彭艳玲等, 2013)。这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水平决定着一个农民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替代性很强”的农民被中国农民大学副校长宋卫平认为是“零件性人才”,这类人才受教育水平低,他们很难在创业大军中找到生存机会(芒刺, 2006)。受教育水平高的农民在创业选择时,更具有创新性,例如近些年兴起的涉农旅游创业,通过调查研究得出,这类创业的选择多为家庭决策,而能够进行这样决策的家庭,大多数家庭成员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韦吉飞, 2010)。教育水平高的个人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创业态度、创业动机以及创业活力。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