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晚清申报保险广告的传播发展与社会影响研究【字数:8735】

2024-12-07 16:3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本文以晚清(1872-1911年)为背景,以《申报》保险广告为例刻画出晚清保险广告的大致图像,进一步揭示出近代保险广告发展的概况以及广告宣传对保险业的作用。对晚清保险广告做出客观且全面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同时,《申报》的保险广告在晚清时期也是独具代表性的,反映了中国近代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并且记录了许多有用的信息,极具研究价值。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1.3研究意义 1
1.4研究方法 2
1.4.1案例分析法 2
1.4.2文本分析法 2
1.4.3比较分析法 2
第二章 《申报》保险广告的传播发展 3
2.1《申报》保险广告的传播内容 3
2.2《申报》保险广告的传播方式 3
2.3《申报》保险广告的传播案例 3
第三章 《申报》保险广告的社会影响 5
3.1传播保险知识 提高国人保险意识 5
3.1.1保险知识的传播 5
3.1.2保险意识的提高 5
3.2促进外商保险业发展 推动民族保险业兴起 5
3.2.1外商保险业的促进 5
3.2.2民族保险业的兴起 6
3.3传播西方近代股份制知识 培育中国近代早期资本市场 7
3.3.1西方近代股份制知识的传播 7
3.3.2中国近代早期资本市场的培育 7
结束语 8
致 谢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860年,《天津条约》以及《北京条约》的订立致使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权力以及财产,人民负担的日渐加重,导致农民发起起义。而后就有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大规模的爆发威胁到了清政府的地位,与此同时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以及国家的命运,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的部分有志之人从维新入手,试图改变当时的政治格局,于是发起变革,这其中较为出名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用其他国家的科研技术,在开设工厂以及矿业的同时又在修建新的学校,开创人才培养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基地并且成立了新的军事化工业,更新了作战方法并且优化了作战装备。《马关条约》的订立导致梁启超等人于1895年发起了戊戌变法,由于保守派以及慈禧太后阻拦,使光绪被幽禁起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慈禧太后不甘于清朝日渐衰落的局面,于是与众人商议之后实行“新政”。其中包含了废除科举、操练新军等各式的改革条例。在此之后,清政府成立了新的机制——君主立宪制,同时成立代议会议。之后又有了“内阁责任制”。此内阁中的大多数人的身份尊贵,且都是皇族亲信,因此又被称做“皇族内阁”,引发了立宪派的怨恨以及绝望。此次改革失败归根结底根是因为贵族迟迟不肯瓜分自己的权利,他们手握各项重要权力使得各路精英的才能无法施展,久而久之心中难免生起怨恨。1911年10月份,武昌起义使得各省份急于与清政府摆脱关系,这就加快了清政府的瓦解。清政府匆忙之下立袁世凯为内阁总理,与此同时清朝军队交由内阁来统领。上任之后,袁世凯不仅用武力来欺负和压榨革命军,而且还暗中与革命党人议和。
1.2研究目的
了解《申报》知名度以及影响力为何如此之大。 让消费者明白保险对于我们的生活是一种投资,更是一种保证,对保险商品的性能、作用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
保险广告与其他商品广告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由于晚清国人基本没有有关保险的重要性的意识,所以晚清的保险广告基本是以保险知识的宣传为主,并一步步引导消费者对于保险广告的认知。通过对晚清社会现象的大致描绘,以《申报》保险广告的成长,展现出近代保险业的发展,阐明广告的宣传部分对于保险业是一个什么样的重要性,进一步的阐述保险广告在当时对于社会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影响。
1.3研究意义
人生中有无数个灾难和意外,这些都是人类无法掌控的。恰恰保险作为一种保障是可以分摊意外并且弥补我们的损失,而在我国有关保险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逸周书文传》。《逸周书文传》中就曾经说明“天有四种灾难,水旱以及饥荒等,有什么准备来应对他们?”,说明当时对保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晚清时期的保险广告具备着独特的时代感与色彩感,不仅仅是记载了从1872至1911年保险业的各种发展概况,反映了晚清时期保险对于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1.4研究方法
1.4.1案例分析法
本文以晚清申报保险广告为典型案例来分析保险广告的利与弊。以上海织布局失火事例的过程以及结局来阐明保险对于我们的生活是一种保证,并且保险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好的影响。
1.4.2文本分析法
通过各种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文献资料的搜索,找到与保险广告相关的传播学书籍与杂志等包括其他文献的研究,分析相关内容,了解并分析申报保险广告传播的意义。
1.4.3比较分析法
对于类似的报纸广告进行比较研究。《申报》在创刊之前,在当地就已经有了一家比较知名的《上海新报》。而后《申报》采用不同的方法与《上海新报》竞争,其中会以他们之间竞争的方式进行比较以及其他类似的报纸广告进行比较。
第二章 《申报》保险广告的传播发展
2.1《申报》保险广告的传播内容
《申报》这份大型商业报纸生存了七十七年二十六天,刊载期间记录了晚清时期至民国时期的社会概况,其间经历了八十年,《申报》的价值是无法进行估算的。它注重于广告的经营,并且以各式各样的方式经营广告,可以称作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版印刷的时间最久、影响力最大、在各方面经营得最为成功的大型商业性报纸了。为了展现出《申报》的特色,特别将报纸的名称设置为上海的名称。且在报纸的名字上采用“申”字印刷。我国中文报纸的基本框架就是由《申报》奠定的。《申报》一半以上的页面都刊载了广告,其中包含华商广告以及外商广告,《申报》创办的初始阶段,销量很低,仅有六百份,而五年后的《申报》销量是六千份不到。1906年,《申报》又引进了新设备“大英机”,它不但是单一的滚筒形式印刷了,而是电气形式的马达进行操作,每小时可以出纸高达九百多张,手摇式的机器是望尘莫及的。此后,《申报》又源源不绝的购进美式机器印刷,每小时可以印出三万份,其印刷量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申报》的保险广告在晚清时期有着重要的地位,见证了晚清时期社会发展的概况,使得中国近代保险业成长的状况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并且能够从《申报》中可以大致联想到晚清保险广告的发展与成长。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gbdsxwx/61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