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字数:15568】

2024-12-07 15:4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2
1.2.1研究内容 2
1.2.2研究方法 3
1.3技术路线 4
1.4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4
1.4.1可能的创新 4
1.4.2可能存在的不足 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6
2.1国外研究综述 6
2.1.1关于土地整理的研究进展 6
2.1.2关于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研究 6
2.2国内研究综述 6
2.2.1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进展 7
2.2.2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研究 8
2.2.3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 8
2.3简要评述 9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0
3.1相关概念 10
3.1.1农户 10
3.1.2农户意愿 10
3.1.3农户参与 10
3.1.4 高标准农田建设 10
3.2理论基础 10
3.2.1计划行为理论 10
3.2.2公众参与理论 11
第四章 变量的选取与赋值 12
4.1变量的选取 12
4.1.1因变量的选择 12
4.1.2自变量的选择 12
4.2变量的赋值 13
第五章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14
5.1数据来源 14
5.2模型构建 14
第六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5
6.1实证结果 15
6.2实证分析 15
6.2.1显著性影响分析 16
6.2.2非显著性影响分析 17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8
7.1 研究结论 18
7.2 政策建议 18
7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2.1大力提升农户受教育程度 18
7.2.2充分发挥村干部带头作用 18
7.2.3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宣传力度 18
7.2.4切实保障农户相关利益 19
7.2.5强化村庄精神文化建设 19
参考文献 20
附 录 23
目录
致 谢 25
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路径之一。农户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体,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应当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农户参与人数较少、参与程度不足、参与效果不理想。因此本研究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江苏省盐城市部分农村地区实地调研数据为例,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否是村干部、家庭人口数、农业收入比例、村集体组织动员力度、村庄凝聚力、是否听说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认同程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生产的重要程度等对农户参与意愿有显著性正向影响,且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生产的重要程度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最高。因此,应大力提升农户受教育程度、充分发挥村干部带头作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宣传力度、切实保障农户相关利益、强化村庄精神文化建设,以提高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意愿。
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耕地数量大幅减少、耕地质量也有待提高,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手段,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本设施,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近年来,国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注度逐年上升,中央政府开始逐步制定和颁布保护耕地的各项政策。2008年,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初次提出要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之后建设高标准农田逐渐成为保障国家粮食产量与安全的新途径,也将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2012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行业标准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活动进行了规范。2014年,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发布,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技术标准进行了统一规定。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我国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显著成效。部分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的农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耕地资源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我国自1988年开始到2012年,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6.61亿亩[3]。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告,截至2015年,我国优等地占2.94%;高等地占26.53%;中等地占52.84%;低等地占17.69%。2014年度内,我国因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实施后,项目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升为8.49等,平均提升0.31等[4]。经过土地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平均提升1个等级,产量增加10%20%[5]。
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目前存在着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建设缓慢、耕地质量等级偏低、信息渠道不畅和备案信息不准确等问题[67]。除此以外,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大都是由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模式开展工作。但在实际建设中农户的参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农户会认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政府的工作,参与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政府也较少考虑农户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很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同时农户的监督作用也无法体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率低下[8]。高标准农田建设离不开农户的参与,首先有效的农户参与是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的内在要求,只有当农户真正参与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才有保障。其次农户参与也有助于更好的监督政府行为和维护农户自身利益。高标准农田建设应重视农户参与,公众参与土地整理有利于其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利益、同时可以确保土地整理项目的科学性和顺利实施[9]。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农户很少参与进来,这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初衷相背离。所以对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非常有必要,了解农户对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参与认知、参与深度以及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际愿望,根据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对破解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的困境,切实保护农民根本利益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ehuixue/61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