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 2
1.1.1供试寄主2
1.1.2供试虫源2
1.1.3供试条件2
1.2主要试验仪器及数据2
1.2.1实验仪器2
1.2.2实验器材2
1.2.3实验试剂2
1.3实验方案2
1.3.1成虫卵的孵化情况研究2
1.3.2刚孵化幼虫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情况2
1.3.3不同寄主植物对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2
1.4数据分析3
2结果分析3
2.1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3
2.2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各龄幼虫影响规律的变化3
2.3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5
3结果讨论6
3.1寄主植物性状差异6
3.1.1寄主植物体表信息化合物6
3.1.2寄主植物生物学特性6
3.2 幼虫喜食程度差异6
4结论7
致谢7
参考文献7
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引言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又称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斜纹夜蛾系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农业害虫,在国外主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要分布于东南亚、南太平洋、美洲及非洲等地,爆发时能给农业经济带来极大威胁[1]。在印度,自1775年开始记录斜纹夜蛾的爆发情况以来,一直是蔬菜、棉花等农作物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例如印度南部的花生在受斜纹夜蛾为害后,减产可高达70%[24];而当印度烟草每株有幼虫2头、4头和8头时,减产分别为23%~24%、44.2%和50.4%[5]。在国内则广泛分布于各农区,以长江流域的江西、江苏、浙江及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省虫口密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而广东、云南、山西等省局部地区同样受到斜纹夜蛾的为害[6]。近年来,随着环境气候因素的不断适宜,斜纹夜蛾的种群爆发数量正在逐步上升[7],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斜纹夜蛾在我国自北向南,发生量逐渐增多:在湖南、江苏、河南、贵州烟区年生5代,湖北、江苏5~6代,广东、福建、台湾、云南7~9代。初孵幼虫会就近群聚在卵块附近取食;2龄后开始散布,能取食叶片、花蕾以及果实,幼虫发生严重时可危害叶片,使叶片为“窗纱状”。当幼虫长至3龄后开始自主觅食,昼伏夜出,在白菜、甘蓝上可蛀入叶球、心叶,并排出绿色或棕色颗粒状粪便,造成作物的污染和腐烂,使之失去商品价值。斜纹夜蛾幼虫共为6龄且具有假死性,4龄后进入暴食期,猖獗时可吃尽大面积寄主植物叶片,并迁徙他处为害[8]。
斜纹夜蛾不仅是世界性害虫,同时还是多食暴发性害虫,寄主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109科 389种 ( 包括变种 ) [9]。并且斜纹夜蛾具世代多、寄主多、抗药性强的特点,对该虫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10],而关于斜纹夜蛾对不同寄主植物头壳宽、体长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尚未见系统报道。本研究通过系统地研究不同寄主植物与斜纹夜蛾幼虫头壳宽、体长以及生长发育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斜纹夜蛾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喜好和不同寄主对斜纹夜蛾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系斜纹夜蛾猖獗机制的研究的基础支持,这对农业生产中对斜纹夜蛾发生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寄主
寄主植物均选取在贵州地区广泛种植的五种寄主植物作为供试寄主,包括:烟草 Nicotiana tobacum L.、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pp. Pekinensis (Lour.) Olsson、黄瓜Cucumis sativus L.、西红柿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 。种植环境均为实验室附近的温室大棚中,水肥等种植和管理条件一致,均无农药栽种。
1.1.2 供试虫源
供试虫源均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108°55′E~109°36′E,26°42′N~27°10′N)烟草基地的斜纹夜蛾幼虫,带回实验室并继续用人工饲料进行饲养,建立实验种群,饲养至第三代备用。
1.1.3 供试条件
斜纹夜蛾种群均饲养于贵州大学农学院昆虫研究所的恒温气候室中,其光照周期为L:D=14 h:10 h,室内温度(28±1)℃,相对湿度为(75±5)%。其中幼虫均饲养于紫外线灭菌过的养虫盒中,并于养虫盒底部铺设一层5cm厚,经10目过筛紫外线灭菌的土层,经无菌水定量喷洒保湿便于化蛹。
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1.2.1 实验仪器
人工气候箱(Z系列多段可编程智能人工气候箱),宁波江南仪器厂;亚都超声波加湿器(YC2D202型),北京亚都科技有限公司;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KEYENCE VHX1000);CP214 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 (上海)有限公司,实际分度值 0.0001 g。
1.2.2 实验器材
养虫盒(长:宽:高=20 cm:14 cm:8 cm),筛网(10目),离心管(15 mL),培养皿,滤纸,毛笔,一次性纸杯(220 mL),脱脂棉、纱布(160目)、剪刀、橡皮筋(均为市售,泰州市建军医疗用品厂)
1.2.3 实验试剂
10%蜂蜜水,无菌水
1.3 实验方案
1.3.1 成虫卵的孵化情况研究
将羽化后的成虫按雌雄1:1配对饲养于220 mL的一次性纸杯中,底部用灭菌蘸有10%蜂蜜水的脱脂棉补充营养,用160目纱布封口。同一天产的卵置于220 mL一次性纸杯中,纸杯底部同样铺垫被无菌水沾湿的脱脂棉保湿后,放入人工气候箱培养至卵孵化。
1.3.2 刚孵化幼虫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情况
待卵孵化后,用毛笔和解剖针各挑取50头初孵幼虫分别饲养于5个养虫盒中(直径10 cm、高8 cm),分别饲喂烟草、白菜、黄瓜、南瓜和西红柿5种寄主植物的鲜嫩洁净叶片,每天更换新鲜叶片、用无菌水做保湿处理并及时清除残留叶片与幼虫粪便。于每日固定时间观察幼虫对环境的适应情况,同时记录五种寄主植物中幼虫的存活情况并计算存活率。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4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