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非物质文化遗产溱潼会船节旅游开发的对策分析【字数:11674】

2024-12-07 16:5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溱潼会船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分布在里下河水乡,纵横数百平方公里。会船通常分为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等五种类型,寄寓了民众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溱潼会船节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旅游项目。如今,旅游宣传越来越重要,为了溱潼会船节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旅游开发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并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归纳总结各种资料及见闻,对溱潼会船节的旅游开发现状进行探究,找出其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四点问题品牌影响力薄弱、宣传力度不足、产品开发程度不高以及大众参与度低。针对这些问题,相应的提出了四点对策塑造溱潼会船节品牌文化并提升其影响力、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升会船节的知名度、深入开发会船节特色旅游产品以及提升大众参与度和体验感。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文献综述 1
1.4研究内容 2
1.5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溱潼会船节 4
2.1溱潼会船节的简介 4
2.2溱潼会船节的由来 4
2.3溱潼会船节的特点 5
第三章 “溱潼会船节”的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7
3.1溱潼镇的旅游资源 7
3.2溱潼会船节的旅游开发现状 9
第四章 “溱潼会船节”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 12
4.1旅游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12
4.2对策和建议 13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16
5.1主要结论 16
5.2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绪论
1.1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民代代相传,千百年来,传承之火生生不息,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当地特色的人民文化传承的结晶,是我们了解当地灿烂文化的重要渠道。如今,人们的物质娱乐条件愈加丰富多彩,很多非物质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摆在其眼前的命运似乎只剩下消亡。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非遗的重要性,保护和传承非遗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泰州的非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其中每一项都是泰州文明不可缺失的瑰宝,其传承与保护工作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与研究。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拓展泰州溱潼会船节开发的研究理论。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断提高,国内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关于泰州的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包括其概念、传承与保护等多种角度。本文从旅游开发这一视角出发,了解并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以泰州溱潼会船节为目标,对其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以小见大,为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1.2.2实践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将其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更能将其有效的保护起来并且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溱潼会船历史悠久,由南宋延续至今,历经数百年传承而不衰,有“世界最大的水上庙会”之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如今,泰州姜堰每年举办中国湿地生态旅游节暨中国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吸引各方来客。但溱潼会船节仍然名声不显,无法与同为全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的泼水节、火把节等相比。本文以溱潼会船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旅游开发现状,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其旅游开发能够更加完善,也希望溱潼会船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被更多人所知,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充分地延续下去。
1.3文献综述
1.3.1关于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的研究现状
刘明阁(2012)以民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类别为角度,从参与人、物质、精神三方面的传承及传承中的调整出发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民俗的传承是保护和利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出建议[1]。郭德法和袁海强(2017)通过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特点、保护主体及其职能划分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和理性阐释,针对体非遗传承和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方式,并整理了体育非物质文化保护方法[2]。杨卉(2018)回顾了我国民俗旅游的发展情况,分析了目前我国民俗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庸俗化、同质化等现实问题,提出了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对展现中国特色民俗旅游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张潇迪(2018)以淮北市为例,分析淮北地区民间民俗体育的发展情况,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对促进淮北市民间民俗体育的发展和保护民间民俗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4]。马梁和黎丹(2018)总结了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进行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措施,对民俗体育项目的推广,确保民俗活动的顺利开展,确保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重要的作用[5]。
综上所述,对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诸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其发展进行探索分析,可以得出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对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彰显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1.3.2关于溱潼会船节的研究现状
溱潼会船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6]。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会船节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张燕(2011)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总结了溱潼会船节的一些保护和开发现状,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性研究[7]。王程(2011)以国家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溱潼会船”为例,分析溱潼会船产业化特色和发展瓶颈,为江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发展构建策略上的可行性,以便解决江苏省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所面临的困境[8]。卢兆振、谢正义和江宇(2015)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江苏溱潼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变迁历程进行了梳理,就溱潼会船民俗所面临的困境展开了剖析,并据此提出对策与建议,以供相关政府部门决策参考[9]。孙艳芳和唐芒果(2016)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总结溱潼会船这一民俗发展及开发现状,从其旅游资源状况和开发现状入手,分析其旅游资源的局限性,并结合溱潼现有资源状况、优势、局限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更好地开发和传承这一具有民俗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提供参考[10]。樊莹(2018)总结了溱潼会船节的开发现状,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对策,以期这一民俗旅游活动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1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61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