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解说系统优化研究以博物院为例【字数:14917】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2.1理论意义 1
1.2.2实践意义 1
1.3文献综述 1
1.3.1国外研究综述 1
1.3.2国内研究综述 2
1.3.3文献评述 3
1.4研究内容和思路 3
1.4.1研究内容 3
1.4.2研究思路 4
1.5研究方法 4
1.5.1文献分析法 4
1.5.2调查问卷法 5
1.5.3实地考察法 5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6
2.1概念界定 6
2.1.1旅游解说系统 6
2.1.2 文化旅游 6
2.1.3 智慧景区 6
2.2相关理论基础 6
2.2.1拉斯韦尔5W模式 6
2.2.2 Veverka解说规划模型 7
2.3本章小结 7
第三章 南京博物院解说系统现状和问卷调查 8
3.1南京博物院介绍 8
3.2南京博物院解说系统现状 8
3.2.1向导式解说现状 9
3.2.2自导式解说现状 9
3.3 问卷设计 9<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br /> 3.4 问卷发放 9
3.5 结果分析 10
3.5.1游客的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10
3.5.2南京博物院解说系统评价分析 12
3.6本章小结 16
第四章 南京博物院解说系统的问题 18
4.1南博解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18
4.1.1解说媒介分布不均且缺乏有效的管理 18
4.1.2解说内容的教育功能缺乏重视 18
4.1.3解说信息枯燥,内容不详细 18
4.1.4解说媒介的使用率不高,缺乏互动性 18
4.1.5 讲解员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 19
4.2分析问题 19
4.2.1外在环境角度分析 19
4.2.2南京博物院自身角度分析 19
4.3 本章小结 19
第五章 南京博物院解说系统的优化对策 20
5.1加强景区讲解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20
5.2加强与游客的互动性 20
5.3加强景区解说服务管理,完善景区解说系统服务 20
5.4丰富讲解内容,注重讲解内容的文化融入性 20
5.5解说方式多元化,促进智慧讲解发展 21
5.6本章小结 21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22
6.1结论 22
6.2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一:南京博物院解说系统调查问卷 26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现如今人们在旅游的选择上从走马观花式的游览逐渐朝着精神上的追求满足感发展。其中博物馆作为文化旅游中的一种,其旅游热度持续上升,每逢节假日博物馆都会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今年的两会中关于旅游相关的提案也很多,很多城市的代表都提出了关于增加假期的提案,以缓解集中外出旅游问题,这也是促进旅游发展的一个部分。根据旅游部发布的数据,休假期间旅客量达4.15亿人次,其中40%以上选择了博物馆。博物馆的主要资源是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人文类资源,在解说文化资源上解说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博物馆成长急迅,但是随着人们多元化、高质量的文明需求越来越大,博物馆所能提供的服务也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改进与提升,由原来的以人工服务为主逐渐向以自助式的服务为主。
南京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被认为是中国三大博物院,但南博没有另外两个景区的知名度高,南博在景区解说系统等其他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和优化空间。在最近的清明节期间,南京博物院景区接待6.61万人次,南京博物院的接客量逐年大幅度增加也迫使南博改进与优化景区设施与管理。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研究者对旅游的教育解说、生态旅游、智慧讲解已有了比较多的研究结果,但是在已有的文献中对解说系统的有用性和对文化旅游者的教育解说的提及较少。本文将从各个因素系统的研究景区解说系统的优化对策。
1.2.2实践意义
这几年来,文化旅游的发展急速,大多的文化休闲者都对旅游地的历史文明文化、建筑特色、民俗等有较强的求知想法,而很多游客选择博物馆这种文化综合型的景区。想要让文化旅游者有很好的教育体验和休闲学习的效果就必须从景区的解说系统入手。然而,现实中存在解说从业人员入职要求不高、专业素养高低不一、讲解内容模式化和景区自导式解说设备解说效果不高等现象。因此,本篇文章的最后的建议将对景区解说系统提升旅游者的综合体验感有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较早,Freeman Tilden(1957)在出版的《解说我们的遗产》中做了定义,“解说的目的在于经过直接的感受和媒介.的引见来显现事物的内在并起到相互作用,它不仅是单一地传.递客观存在信息的活动”[1] 。Ormas(1995)觉得一个有效的解说系统要有环境教育功能,它能改变旅游者的环境认知,亦可对旅游者.的环境态度和观念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是影响旅游者行为的过程[2]。Cherem(1977)提出的SMR解说规划理论模型为,传递者通过某种媒介或方法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再由接受者反馈给传递者的一个循环过程[3]。维佛卡(2008)在旅游解说总体规划中对解说服务效果评价研究中提出了手中直接反馈、有专家进行审查、观察游客的注意力等十一种评价方法[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61091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