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导游人员流失的初步研究以华东五地接社为例(附件)【字数:16630】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2.1理论意义 1
1.2.2实践意义 2
1.3研究思路 2
1.4研究方法 2
1.5研究内容 2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综述 3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3
2.1.1旅行社导游人员的定义 3
2.1.2人才流失概念的定义 3
2.2文献综述 3
2.2.1导游人员生存状态 3
2.2.2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 4
2.2.3研究评述 5
第三章 旅行社流失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6
3.1旅行社导游人员流失类型分析 6
3.1.1旅行社导游人员流失类型 6
3.1.2调查结果 6
3.2旅行社导游人员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6
3.2.1继续从事导游工作 7
3.2.2不再从事导游工作 7
3.3假设提出 9
第四章 旅行社导游人员流失调查 10
4.1 华东五市地接社简介 10
4.2 问卷设计、发放和研究 10
4.3样本统计数据描述 10
4.3.1样本构成情况 10
4.4导游人员流失因素跟其因变量的密切程度 12
4.4.1换旅行社带团的相关性分析 12
4.4.2离开旅行社的相关性分析 13
4.5导游人员流失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因素跟其因变量的影响关系 14
4.5.1换旅行社带团的回归分析 14
4.5.2离开旅行社的回归分析 15
4.6总结 17
第五章 对于导游流失的解决方案 19
5.1导游的自身调节 19
5.1.1自我调节 19
5.1.2正确的减压方法 19
5.2 旅行社导游人员的培训 19
5.3建立公正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度 19
5.4企业文化 20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21
6.1研究的不足 21
6.2展望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附录 24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现代旅游业于19世纪产生,而后在20世纪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旅游业也得到了发展,并且迅速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旅游业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甚至一度超过石油和汽车工业,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业。
在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同时,旅游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行业,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正式发布,对旅游业做出了新一轮定位,指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可见其辉煌的发展前景。
然而,也存在着“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导游。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性产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在旅行社服务中,导游既是旅行途中的一线工作人员,也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同时,导游服务质量是衡量旅行社整体服务质量的关键性标志,因此,与旅行过程中的其他服务(如住宿、餐饮等)相比,无疑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导游流失”高于普通的职工流失率水平。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导游人员流失问题,导游队伍的不稳定已经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就任后曾说道:“导游在社会上没地位,是我们的失职”。对于导游队伍的建设可见一斑。
在我国众多旅游目的地中,华东五市(南京、苏州、无锡、上海、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既是最活跃的经济开发区,也是历史文化浓郁,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无不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前来驻足观赏。尽管他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开发充分,但导游人员流失现象依旧普遍。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但行业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并且各种政策在不断的变化。通过研究,站在不同的角度,充分分析当下旅行社导游人员流失率高于普通行业的原因,以及不同类型旅行社在导游流失率上的差别,丰富现有的关于导游群体流失率的相关内容。
1.2.2实践意义
稳定的导游队伍是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旅行社导游人员的流失问题,影响着旅行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导游人员流失的因素,提出加强导游人员的培训、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等策略,为提高导游队伍水平提出建议,为旅行社经营管理提供借鉴。
1.3研究思路
本文从华东旅游的整体背景入手,通过大量样本调查研究,分析当下旅行社的弊端,找寻旅行社导游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追本溯源,分析旅行社自身矛盾,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与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610908.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