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新锐视角下新周刊的特色模式探析【字数:11498】

2024-12-07 16:4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新周刊》诞生于1996年8月18日,已经发展23年,是中国时事生活杂志的典范。从初创到现在,秉承“新锐”的理念,始终在追寻市场的走向,把握读者的需求,已经形成一套独有的模式。本文主要研究《新周刊》的定位思路、内容特色、编辑特色、品牌构建和价值传播,并就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着力分析《新周刊》的内容特色和编辑特色,得出的结论是《新周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个性张扬的背后是高度的创新意识,自成一体的“新锐”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仍具备发展潜力,如果能突破现有瓶颈,期刊格局将更加开阔。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第二章 《新周刊》概述 3
2.1《新周刊》的基本情况 3
2.2《新周刊》的发展历程 3
2.3《新周刊》的定位思路 4
2.3.1品牌定位:要做就做最“新锐” 4
2.3.2读者定位:抓住人群中的“意见领袖” 4
第三章 《新周刊》的特色分析 6
3.1内容特色分析 6
3.1.1专题策划:三大模式引领趋势 6
3.1.2语言风格:言辞犀利造就语势 7
3.1.3报道方式:兼具严肃性与娱乐性 7
3.2编辑特色分析 7
3.2.1封面设计:色彩鲜明、标题夺目 8
3.2.2图片运用:形式多样、突显主题 8
3.2.3版面设计:统筹布局、浑然一体 9
第四章 《新周刊》的品牌建设与价值传播 10
4.1品牌建设 10
4.1.1推广策略 10
4.1.2微博运营 10
4.2价值传播 11
4.2.1概念中的人文印记 11
4.2.2标题中的人文印记 11
4.2.3微博中的人文印记 11
第五章 《新周刊》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13
5.1发现的问题 13
5.1.1专题策划固步自封,陷入怪圈 13
5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1.2事件报道重编轻采,深度不足 13
5.1.3“榜单”、“盘点”主观随意,不够权威 13
5.2提出的建议 14
5.2.1转变思维,致力创新 14
5.2.2重视实地采访,挖掘深度信息 14
5.2.3评价有理有据,加强话语权威 15
结束语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这个信息大融合的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介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期刊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承载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但是,与国外期刊相比,我国市场化意义上的期刊发展不到二十年,发行量比较小,影响力也不够,加之网络的强势进攻,所处环境十分复杂。随着杂志的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成为读者眼中值得购买、心中值得信赖、手中独特的那一份选择,一直是传媒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新周刊》是期刊市场化的先行者,它新锐的风格让读者耳目一新,独特的运作模式使它成为行业中的翘楚,它关心时事时尚,更关心人们的生活,在中国期刊市场始终保持着影响力,因此,本文选择《新周刊》作为分析案例。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新周刊》不仅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变迁,而且记录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初创到现在,历经多次调整与完善,逐渐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张扬个性、言辞犀利,作为同类期刊中的佼佼者,鲜明的特色值得借鉴。此外,对《新周刊》以往的内容、形式进行有选择地观照,分析其从输入到输出的规律,总结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希望在推动它的三维研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许多学者都曾对《新周刊》做过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本文另辟蹊径,研究《新周刊》的特色运营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新媒介环境下,《新周刊》的个性化模式可谓开启了一条新思路,探讨这种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能够就如何应对其他媒介或同行杂志的竞争给到启示,能够为我国纸媒的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化之路提供借鉴。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选择《新周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定位策略、文字语言、视觉设计、品牌构建、价值传播等方面逐一分析,总结它现存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研究《新周刊》的特色模式,为还在摸索中的同行杂志提供良好的参考范例;思考《新周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折射出整个中国期刊行业现状,对期刊发展路径产生启发。
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在知网上搜集有关《新周刊》的期刊、论文等相关资料,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个人的观点,吸收前人的成果,并将相关理论应用到本文的研究中;进行特定时期的内容分析,主要针对《新周刊》的版面设计、语言特色、表达方式及传达的价值观,总结归纳出它的新锐之道。
第二章 《新周刊》概述
2.1《新周刊》的基本情况
《新周刊》的主办单位是广东出版集团和三九企业集团。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一直熠熠生辉,十分受到关注,被大家誉为杂志界的标杆。创办人孙冕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本实力,在他的倡导下,《新周刊》正式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创刊的初期,《新周刊》采用新闻纸印刷,发行地区仅限于广东,在1997年进行一次改版,印刷改用铜版纸,使得刊物质量提高很多;半年后,三九集团对其进行投资支持,使其发展渐渐步入轨道,发行量日益猛增;2001年,进行二次全面改版,改用充粉纸印刷,全彩印刷和装订,发布于月初和月中,零售价仍为15元一本,全国发行。
在当下这个日新月异的期刊市场,雷同现象层出不穷,从内容到形式都走不出千篇一律的怪圈,因此,不思“变”是没有前途的,但是怎样“变”也要好好思忖一番。《新周刊》的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变,围绕品牌定位,直指受众市场,从新锐的视角出发,紧跟社会潮流,对热点话题进行深刻且犀利地解析。同时,积极融入全球化大背景,进行资讯整合与重组,转化成素材新颖又极具品牌特色的观点输出,逐渐成为当代社会最别具一格的观察家和记录家。《新周刊》让读者深刻地记住了“新锐”二字,不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而且扎根于内涵深处。
2.2《新周刊》的发展历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61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