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探险旅游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字数:10419】

2024-12-07 16:4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随着人们经济的提高,旅游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思想新潮的当代人的需求,随即,探险旅游产生了。探险旅游充满了趣味性与刺激性,打破了传统旅游的安逸与乏味,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与追捧。然而,毕竟是新生旅游模式,虽然拥有一定的新奇性,但难免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组织混乱等问题。本文从对探险旅游目前开发的现状调研,分析概括出探险旅游开发的优势以及缺点,提出了一些加强游客旅游自我安全意识、加强组织管理等解决方法,来综合提高探险旅游的发展质量。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内研究现状 1
1.2.2国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 2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2
1.4.1 研究思路 2
1.4.2 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4
2.1相关概念 4
探险旅游 4
2.2理论基础 4
2.2.1旅游地理学 4
2.2.2文化生态理论 4
第三章 探险旅游开发现状研究 5
3.1我国探险旅游的兴起 5
3.2 探险旅游的SWOT分析 5
3.2.1优势分析 5
3.2.2劣势分析 6
3.2.3机遇 6
3.2.4威胁 7
第四章 探险旅游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8
4.1政府方面——制度及管理及管理体系不完善 8
4.1.1探险旅游有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8
4.1.2探险景区的服务与管理体系不完善 8
4.2企业方面——组织形式不规范和培训意识 9
4.3游客方面——知识技能缺乏 9
4.4其他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9
第五章 提升探险旅游开发水平的建议 11
5.1政府方面——完善法律加强监管 11
5.1.1完善有关探险旅游的法律体系 11
5.1.2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让有关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政府部门做到带头作用 11
5.1.3设立探险导游资格证,保证具备有探险技能与组织的能力 11
5.2企业方面——自觉承担责任及做好测试和筛选工作 11
5.3游客方面——丰富探险知识与技能 12
5.4其他方面——重视可持续发展 12
第六章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1 16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探险旅游在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与推崇。探险旅游在我国古已有之,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他历时30余年,在我国十几个省份进行旅游探险活动。我国真正的探险旅游出现较晚,发展较慢,商业化程度低。1989年,我国的第一个户外探险的民间社团成立,2004年起,探险旅游活动呈井喷式增长,仅2016年2月国内注册的登山探险俱乐部就达到了234家[1]。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给我们发展探险旅游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并且探险旅游充满神秘性、刺激性和危险性,这些特性可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与平常的旅游方式划分开来,形成它的主打特色。探险旅游也具备正常休闲旅游的特点,虽然独特但是并不突兀,主的中心点观光旅游是不变的。因此,探险旅游的开发有利于增加旅游企业的经济收益,创造一系列的价值;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探险的需求;更能够使人们可以更好的亲近大自然,放松身心,更好的体验生活追求个性化发展[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理论方面,我国探险旅游就目前来看还是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因为国内对于探险旅游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相关可查阅的文献少之又少。其实探险旅游对于我们来说也还是一个新鲜的词汇,我们对他并没有很了解,无论我们从它的实践方面还是理论研究方面相比较国外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就目前查阅的文献,很多国内专家也还没有对探险旅游给出官方定义。彭文喜认为探险旅游是指有向导的商业旅游形式,主要吸引物是依赖自然地带特征的户外活动,一般需要专门的运动设备,在活动中旅游者感到刺激和兴奋[3]。我们从已有的参考文献中可以看出中国对探险旅游的研究还停留在表面,没能够进行深层次的定量分析。再根据我国探险旅游的发展现状,相信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研究的重点还是处在安全隐患、资源挖掘等浅显领域范围。
实践方面,国内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山川大河,是我国开发探险旅游的优势所在。并且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拥有很大的客源市场。旅游产品种类丰富,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旅游者安全意识不足,发生意外自救能力不足;素质较低,保护环境概念不强,容易对环境造成伤害;法律相关条例不完善,发生事故难以解决问题。
1.2.2国外研究现状
前面提到了国外的探险旅游发展比我们早近20年,宋增文等人认为国外的探险旅游活动形式多样化、组织管理专业化、保障体系成熟化,已经迈入了成熟和巩固阶段[4],所以他们的研究文献以及综述自然是比我们要更加成熟的。国外探险旅游开发是在二战以后,有一点国内外是一致的,那就是他们都是用的国家自然保护区为载体。外国人对探险旅游的理解更倾向为对他的形式的理解,并不是对概念的解析。Jerry Mallett就是这样定义探险旅游的:“探险旅游是拥有不受限制的参与性,让人充满探索欲,借助于大自然开展的旅游活动[5]。”国外的学者们认为,参与探险旅游的旅游者一般都很少被政治所影响,主观性强烈,这些游客看来,参加探险旅游就是来在危险中寻找刺激,这也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但在国内的理论界,这是很少被提倡的观点。何小林研究得出国外对探险旅游的基本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统一的认识,仅有的研究成果也都有着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6]。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61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