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基于体验式教育视角的博物馆旅游调查研究【字数:16864】

2024-12-07 16:4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现在,博物馆旅游成为了群众出行计划的一部分。这种出行方式和传统出行方式的差异很明显。同时,博物馆旅游还能够促进中学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以及历史文化水平的提高。虽然其在中国的发展较国外相对落后,研究历史较少,但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国内博物馆旅游市场具有不同的市场特征,它对每个市场都带来了很大的波动,与慢慢变成了旅游产业的全新经济增长点。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形式,了解目前南京市博物馆旅游的现状,总结了南京市博物馆旅游特点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在体验经济理论和消费心理理论的指导下,对南京市景博物馆元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求获取大量的想要进行博物馆旅游的顾客。同时,希望本文的研究结论也能够作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来推动中国博物馆旅游相关的科研事业的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内研究现状 1
1.2.2国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 2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3
1.4.1 研究思路 3
1.4.2 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4
2.1相关概念 4
2.1.1博物馆旅游 4
2.1.2体验式教育 4
2.1.3体验经济 4
2.2理论基础 4
2.2.1旅游文化学 4
2.2.2博物馆学 5
2.2.3市场营销学 5
第三章 南京博物馆旅游发展总体情况 6
3.1南京博物馆旅游资源概况 6
3.2南京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 8
3.2.1南京博物馆旅游发展条件 8
3.2.2南京博物馆旅游的现状分析 9
第四章 体验式教育视角下南京博物馆旅游调查研究 11
4.1调查问卷的设计 11
4.2调查对象及过程 11
4.3调查结果及初步讨论 11
4.3.1调查的基础信息 11
4.3.2调查结果 12
4.3.2.2出游的影响因素 12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4.3.3调查结论 14
第五章 体验式教育视角的博物馆旅游现状问题分析 16
5.1博物馆旅游缺乏专业的旅游体验产品设计 16
5.2科技手段,信息化技术运用不足,宣传媒介利用不足 16
5.3博物馆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匮乏,无法形成多产业链互惠 17
5.4博物馆体制落后,缺乏优质的管理团队 17
第六章 提升南京博物馆旅游开发水平的建议 19
6.1提高博物馆体验产品的创新创意,深度开发优质产品 19
6.2加大博物馆旅游宣传,改善营销模式 19
6.3增强与政府,企业,学校的多方合作,加快实现多边互赢 20
6.4改革管理体制, 完善社会服务机制 21
6.5 培养专业的博物馆服务人才,提升博物馆教育的专业性 21
结束语 23
致 谢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一 基于体验式教育视角的博物馆旅游调查研究的调查 26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博物馆旅游产业因为整体战略导向的原因而获得了更加广阔的进步空间。《有关开展我国杰出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扬活动的相关建议》在2017年1月由我国国务院与中央办公厅共同出台了,该文件提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推动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国务院相关的发展战略在2018年3月被我国政府正式颁布了,该文件涉及了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事宜。这份文件的颁布意味着我国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事业有了更加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有关带动全域旅游长效进步的有关建议》被我国国务院出台了。这份文件指出,我国有关部门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到文物旅游以及文化旅游方面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高效利用好博物馆等设施,从而达到促进文化旅游长效进步的目的。在当前我国的发展战略下,大力推进旅游和文化的有机交融是政府机构的工作重点,因此,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必须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让博物馆旅游可以发展得更好[1]。
同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这类电视栏目的出现和走红让人们不光在媒体上对博物馆产生了一定兴趣,也让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对博物馆有了很高的关注度。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掀起了博物馆旅游的热潮;同时,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得益于这种电视栏目的高收视率,越来越多的群众可以站在全新的角度来看待博物馆。同时,这类电视栏目用诙谐有趣的故事将文博背后的历史一一呈现,给新时代下的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身美学素质,以及提升文化水平的渠道,让中学生与小学生能够了解到博物馆的相关知识。同时,这也带动了博物馆相关产业的长效发展[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和全球很多发达国家相比,博物馆旅游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时间其实不早。不过,博物馆旅游已经有了越来越高的热度,很多中国的研究人员开始注重这方面的科学探索。和博物馆旅游的相关学术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已经产生了。例如由魏文静所撰写的《从商品级别的角度上来探索南京市博物馆旅游方面的产业情况》[3]中,这篇文章从历史博物馆的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和非遗产旅游产品开发两个方面出发,从OTA网络销售的情况分析,提出了历史博物馆在科特勒产品层次理论要求下存在的问题,供我们参考和借鉴。《博物馆旅游的方案规划与探索》一文是徐永红撰写的。该文将经济体验的相关学说当作前提条件,来研究中国博物馆旅游规划的基本方法。对博物馆旅游体验的相关情况展开探索,使用可持续发展概念、体验旅游概念来分析博物馆旅游体验规划的相关理念、旅游体验规划的用途以及旅游体验的相关特性;从游客体验比率、游客需求以及文物内容和文物展览等方面出发,探索博物馆旅游体验的具体规划与有关类别[4]。王旌璇的《南京市博物馆旅游需求研究》[5]中,以南京博物馆旅游资源现状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南京市博物馆旅游的需求进行分析,重点在于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与各项旅游需求的交叉对比,从而得出研究结论,在细分市场方面以及刺激旅游需求方面,对本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林霞的《基于AHP的博物馆游客体验价值评价实证研究》[6]中,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理论,构建博物馆游客旅游体验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重点以福建省昙石山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对所构建的评价体系模型进行验证,从而根据研究的指标对博物馆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从旅游角度出发探索博物馆自身作用的变化》[7]一文是李建文和其他学者共同撰写的。该文站在旅游的角度上探索博物馆自身的各种作用,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与博物馆自身的作用和能力展开对比,从而提出博物馆发展的相关建议。《从游客视角来分析博物馆旅游的相关改革办法》一文是祝哗撰写的,该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ASEB栅格分析法。该文在博物馆展开旅游体验活动的优缺点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系列有关博物馆旅游的改革意见[8]。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61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