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城民宿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字数:13160】

2024-12-07 16:4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民宿作为酒店的重要分支业态,已在住宿业崭露头角,而城市民宿作为民宿的重要分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整个住宿业的发展。本文在国内民宿业起步晚、发展慢、城市民宿研究少以及南京综合条件优越的背景下,首先通过途家APP数据分析出南京市城市民宿的发展规模,包括区域主要分布在景区、地铁沿线等附近,价格主要分布在150-300元,等级主要是经济型等结论,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别对消费者和从业者进行调查,得出鲜有散客住过南京市城市民宿且民宿营业额普遍低下等结论,既而发现其发展中存在经营管理不完善、主题特色不鲜明、服务接待不周到以及相关政策不全面的问题,并以此提出增扩经营管理方式、创新主题设计、优化接待服务以及加快政策出台的提升策略。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2.1国内研究现状 1
1.2.2国外研究现状 2
1.3章节安排 2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基础 3
2.1研究区域概况 3
2.2研究思路 3
2.3研究方法 3
2.4相关概念 4
2.4.1城市 4
2.4.2乡村民宿 4
2.4.3城市民宿 4
第三章 南京市城市民宿发展概况 5
3.1南京市城市民宿发展规模 5
3.2南京市城市民宿区域分布 6
3.3南京市城市民宿价格分布 7
3.4南京市城市民宿等级分布 7
3.5南京市城市民宿设计风格 8
第四章 南京市城市民宿发展现状调查 9
4.1调查设计 9
4.2消费者人口信息 9
4.3消费者意愿分析 10
4.4消费者需求分析 11
4.5消费者住宿体验评价分析 14
4.6消费者调查结果分析 17
4.7从业者调查结果分析 17
第五章 南京市城市民宿发展问题及提升策略 18
5.1与其他城市的比较 18
5.2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8
5.2.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1经营管理不完善 18
5.2.2主题特色不鲜明 18
5.2.3服务接待不周到 18
5.2.4相关政策不健全 18
5.3提升策略 19
5.3.1经营管理方面 19
5.3.2主题特色方面 19
5.3.3服务接待方面 19
5.3.4政府监管方面 19
第六章 结论 20
6.1结论 20
6.2展望 20
6.2.1研究局限 20
6.2.2研究前景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一 南京市城市民宿消费者状况调查问卷 23
附录二 南京市城市民宿从业者访谈提纲 28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民宿管理办法》于2001年12月12日在中国台湾正式发布 ,该文件就民宿相关内容做出正式规定,从此民宿业于中国正式问世。中国国务院于2015年11月首次发布官方文件界定民宿业态。中国饭店协会于2016年4月成立客栈民宿委员会,从此民宿的实施具有法律效应。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16年5月4日确定了支持和鼓励房屋租赁的政策。国家旅游局也出台了关于旅游住宿业细分业态的标准[1],让民宿成为旅游住宿业态的新鲜血液。
根据《2018年中国民宿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数据分析发现江苏和南京民宿发展数量都不跻身全国前十,说明南京市民宿业发展的滞后。而根据途家、木鸟、小猪短租等民宿平台的数据报告显示, 南京城市民宿的市场占有比例呈现猛增趋势,且大大超出乡村民宿数量。南京民宿的又好又快发展依然要依托城市民宿。
现阶段,国内对城市民宿的研究较少,针对城市民宿的发展状况类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国内的民宿类研究,多偏重于对民宿设计、乡村民宿的研究,对地区为城市的民宿发展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现阶段南京市城市民宿的发展,探寻其中问题,提出提升策略,为南京乃至全国城市民宿的健康快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现状
但国内针对城市民宿方面的研究文献非常少,以“城市民宿”为检索词的前提下,只有14篇文献,其中最早研究出现在2016年。这14篇文献主要从管理标准、乡村民宿、区位改造和营销策略这些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尔东指出由于城市民宿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撑,很多民营主不得不下架商品以规避被查的风险[3]。唐凌认为城市民宿应纳入管理中,并与乡村民宿管理区分开,并且统一制定税收政策。李珊珊等人从规模、空间、客群品味、基础设施等方面将城市民宿与乡村民宿区分开,并提出了城市民宿的空间载体为各种居住建筑[4]。赖雯雯等人通过研究网络差评对桂林城市民宿经营状况的影响,提出了顾客主要针对服务态度、地理交通、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等方面提出差评的结论[5]。宋璐实地调研了广州传统街区更新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拆改迁问题、风貌建筑保护和规范问题,以及利用老建筑设计定位出现了同质化现象泛滥的情况[6]。范石肖在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上,重点提出了城市民宿历史建筑应契合民族性和地域性这两大民族建筑特征进行修缮[7]。魏珍以一位实际民宿经营者的身份,从区位、客群、营销等方面做出实地调查,制定了三年的规划策略,为研究南京市城市民宿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8]。
1.2.2国外研究现状
笔者在百度学术中按照检索词位于文章标题键入“bed and breakfast,B&B”进行检索,共搜索到48篇外文期刊。从游客对民宿的选择因素上看,受教育水平和收入较高的游客多选择民宿,其中温馨和谐的氛围是吸引入住的主要因素。Jones D.等人对中国民宿体验者进行调查,得出文化程度中高等、收入水平在平均线以上的年轻人是中国民宿的主要消费人群[9]。 从民宿从业者的研究上看,HSIEH,Y.J.等人依照社会学角度对美国和台湾两地民宿经营者进行研究。发现美国民宿从业者崇尚个人主义,而台湾则崇尚集体主义,但台湾民宿经营者能更好地平衡民宿经营与家庭生活[10]。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61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