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梅园新村为例【字数:15361】
Key word:historic and cultural blocks;meiyuan new village;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 录
单击此处输入文字。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1.3研究综述 2
1.4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5
1.5研究内容 6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7
2.1基本概念 7
2.2相关理论基础 7
第三章 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现状 10
3.1历史沿革 10
3.2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人口分析 10
3.3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建筑格局和肌理风貌 11
3.4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街巷与重要建筑 11
3.5梅园新村保护性开发的进程及现状 12
第四章 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SWOT分析 15
4.1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的优势 15
4.2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的现有的问题 16
4.3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面对的机会 18
4.4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的挑战 18
4.5分析总结 19
第五章 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策略 20
5.1相关修复策略 20
5.2新增民国住宅史料馆 21
5.3创建民国风情区 22
5.4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四位一体”共同发展 23
结束语 24
致 谢 25
参考文献 26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时代需求
习主席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提出在新的历史节点上需要努力取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现如今,时代的竞争的利器已经从“武器”转化为“文化”。要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而这必不可免的就需要弘扬传统文化。因此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再生与合理规划渐渐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现如今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开发研究停留在经济价值的开发层面,并未深层次的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与保护亦是如此,所以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紧扣时代背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1.1.2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的要求
2018年12月14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携手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主办的南京2035年城市发展国际会议正式举行,随后发行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草案中提出:增添文化“厚度”,建设更加具有特色的魅力之城。总规坚持遵循全面三个“保护”的原则,构建更加完善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将南京打造为“中华文化重要枢纽、世界古都的杰出代表、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2015年4月全国第一批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南京占有两席。根据新出的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开发是增添南京城文化“厚度”的关键。以“民国”为主题的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更加有利于南京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使其摆脱“千城一面”的局限性。
1.1.3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复兴的需求
历史文化街区有着连接城市肌理、传承文脉、完善城市形态的功能,是城市不可缺少的节点。此外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城市某个特定时代的缩影。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多是近代发展的产物,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这类历史文化街区都具有鲜明的特色。由于建成时间较短,一些历史文化遗产保留较为全面,后期由于战争的爆发以及城市的快速发展,街区中许多建筑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迫在眉睫。
1.2研究意义
1.2.1现实意义
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是南京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承担着相关区域的功能需求,例如居住和展览的功能。尽管建筑收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建筑设施也相对落后,但其存在的历史文化等价值仍十分重要。同时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多元文化,是南京近代文化发展的缩影,是南京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有利于宣传南京的旅游产品,对于南京后续相关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1.2.2理论意义
历史文化街区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体现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价值,展现着一段时期的历史特色,本论文主要围绕“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对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相应的旅游开发研究,弘扬其所蕴含动物多元文化及其价值,探索出符合当地实情的开发路线,是其文化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现有的保护和利用理论提供现实依据。
1.3研究综述
1.3.1国外保护历史街区研究综述
“历史文街区”的概念第一次在1933年《雅典宪章》中被提出,文章中提出应着重保护具有历史或文化价值的建筑或区域,这对教育后人具有重要影响。但是整体较为笼统,执行效果不尽人意。
1962年,《马尔罗法》诞生,首次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到整个街区,这次保护法的提出,不单单只追求保护其外立面,还需要保护其室内环境,在保护过程中,也开始注意到了街区的生活环境和居民的相关利益,以提高城市魅力。
1976年由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内罗毕建议》中指出因注重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提出了在保护历史街区时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明确了关于保护历史街区的多元价值。
1987年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颁布的《华盛顿宪章》明确指出了历史街区的内含,同时该宪章强调了让居民参与到历史街区保护中的重要意义。
在城市街区的保护政策研究中,Binney在《我们的辉煌遗产》一书中提出政府应该注重街区保护与其他方面的多层关系。Ian Strange探讨了英国历史城镇在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研究中,Rogers认为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保护和开发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放到了具体地案例中,例如Sim Loo Lee以新加坡为例,对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进行了研究。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610816.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