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lnt理念在旅游中的体现以栖霞山风景区为例【字数:13230】

2024-12-07 16:4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栖霞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中部,山上建有栖霞寺,是佛教“三论宗”祖庭,同时栖霞山植被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素有“秋栖霞”之美誉,栖霞枫叶更是吸引无数名人在此驻跸,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栖霞山增色。但近年来栖霞山风景区的知名度正在不断降低,景区规划化管理情况也欠佳。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栖霞山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依然开发不完全,为此,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熟悉了栖霞山旅游资源的现状,对其所包含的旅游资源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进行资源分类,结合LNT理念选择了该景区四种典型旅游资源,在这四大类旅游资源中选择相应的旅游景点。根据四大旅游资源及景点设计了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结合问卷所得结论对应相应的景点设计不同的游客活动。对栖霞山景区实地考察中的发现的问题对应LNT七大原则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后总结了荒野教育在我国发展的问题和方法。本文通过设计一系列的相关户外活动让游览栖霞山景区的游客感受到LNT(Leave No Trace)理念,通过开展无痕环境公益课堂,徒步露营等活动,以栖霞山实地旅行加环境讲解的方式真正的开展无痕活动,使游客切身实际维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内研究现状 2
1.2.2国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 3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4
2.1栖霞山风景名胜区简介 4
2.2 LNT山野无痕概念及原则 4
2.2.1 LNT(山野无痕)概念简介 4
2.2.2 LNT(山野无痕)七大原则与运用 5
2.3研究思路和方法 5
2.3.1 研究思路 5
2.3.2研究方法 6
第三章 栖霞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分析 8
3.1栖霞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分类 8
3.2栖霞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评价 11
3.2.1资源评价问卷设计及发放 11
3.3.2 资源评价问卷分析 11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第四章 LNT荒野教育潜力案例分析及调查研究——以栖霞山景区游客教育为例 14
4.1 栖霞山景区LNT活动设计 14
4.1.1拓印栖霞活动 14
4.1.2公益课堂 14
4.1.3栖霞文化摄影比赛 15
4.1.4露营地质科普活动 15
4.2 栖霞山景区游客教育分析 15
4.2.1垃圾处理 16
4.2.2攀折花木 17
4.2.3野餐露营 17
第五章 荒野教育在我国发展的问题与总结 18
5.1 LNT荒野教育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8
5.2荒野教育方法总结 18
结束语 19
致 谢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A旅游资源分类表 22
附录B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25
附录C栖霞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28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LNT(Leave No Trace)山野无痕,是始于美国的一种户外运动方式,旨在提醒人们在自然中活动时,关注并身体力行地保护与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南京栖霞山植被,地质等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素有“秋栖霞”之美誉,栖霞枫叶更是吸引无数名人在此驻跸,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栖霞山增色。同时栖霞山各景点的资源要素价值较为全面,特别适合进行资源开发。但是近年来,栖霞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在不断削弱,牛首山、紫金山、汤山等山地旅游景区的不断发展也给栖霞山带来了压力,同时栖霞山不少的生态园林、佛教资源、地质资源存在开发不平衡等现象,一些资源过度被开发而另一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原有的旅游资源已经满足不了旅游市场的需要, 必须对现有的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 合理地开发利用。该研究希望将LNT七大原则运用于栖霞区风景名胜区中,引导游客在旅行中体验LNT理念,身体力行的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
美国对公众的户外运动道德和技术的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约有近50年历史,其中影响最大、最成功的教育项目是LNT(Leave No Trace)山野无痕。LNT是美国林业局、美国联邦土地管理局、非营利教育组织及户外娱乐产业之间形成的一种伙伴关系。它的任务是通过培训、出版物、录像和网络,发展国家范围内对低影响教育系统的认识,对娱乐资源的管理者及大众传达户外运动的教育信息和相关技术。研究表明,运用LNT项目,影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或基本消除,如低影响教育在减少游客乱丢垃圾方面相当成功。另外,用便携炉火来代替营火,正确处理人类排泄物,最小限度地营地景观等方面教育信息的传达,可以有效地减轻娱乐活动对资源的影响。
1.1.2研究意义
1.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将LNT理念融入到栖霞山中是为了将环保的生态、环境及知识传达给游客,从而达到保护栖霞山旅游资源的目的。2007年中国学者杜颖提出在游客教育系统中,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借助类似LNT类型的荒野教育可以向人们宣传先进的户外环保理念,帮助游客体验荒野文化、荒野环境等,同时可以提高游客对景区的环境保护意识。
2.维护景区生态平衡。
旅游资源属于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景区的发展,间接影响到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旅游资源的优劣也直接影响人们对该旅游资源的需求程度。将LNT理念与栖霞山实际相结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有环境责任感的积极主动型的游客从而使栖霞山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二次开发,希望从根本上提高游客的旅游素质及生态意识水平,促进栖霞山生态环境的保护。
3.增强游客游览体验感和游览质量。
栖霞山风景名胜区目前旅游娱乐活动较单一,主要以佛教娱乐活动和植物观赏类娱乐活动为主。希望积极运用LNT七大原则设计和举行多种多样的露营、地质参观、徒步等户外活动,增强游客景区体验,提高游客的景区好感度,同时也为栖霞山带来更大的游客流量和收益[9]。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610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