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影响研究【字数:17757】

2024-12-07 15:4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
2.1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
2.2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生育水平的研究 4
2.3关于农民工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 4
2.4关于社会保障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的研究 5
2.5文献评述 6
第三章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说 8
3.1 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影响 8
3.2 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民工异质性影响 9
第四章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10
4.1 数据来源 10
4.2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10
4.3实证模型设定 12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3
5.1 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13
5.2 基本医疗保险对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影响的差异 15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7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2
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影响研究
摘 要
本文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调查的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使用Logit模型研究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并换用Prob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1)现阶段二孩政策对农民工群体的生育激励不足,农民工群体生育意愿较低;(2)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家庭当期及远期的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具有差异,使得其对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具有异质性的影响;(3)个人筹资为主、储蓄性较强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由于其当期的挤出效应以及远期的替代效应,对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具有抑制作用;(4)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受不同医疗保险约束,低受教育程度农民工有新农合和城乡居保的越可能做出生育二孩的决策,中受教育程度农民工具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越不可能生育第二个孩子,高受教育程度农民工,各类基本医疗保险对其二孩生育意愿均无显著影响。据此,本文认为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医疗保障的不完善是二孩政策效果甚微的原因之一,政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府有必要对医疗保障进行针对性的调整,降低农民工群体缴费负担以及缓解农民工群体养育成本,以释放生育政策的潜力。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的限制,我国生育水平呈现出了显著的下降趋势。1978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8.25‰,而到2015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经下降至12.07‰。在人口生育水平下降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带来的人均寿命延长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逐渐凸显。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我国总人口13.50%,超过1.9亿人,而2019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2.60%,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随着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婴儿潮一代"陆续进入退休阶段,而处于独生子女政策时期的90后、00后将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群体。这种小规模适龄劳动的流入与大规模老龄劳动的流出,导致我国劳动力人口呈现出断崖式下降的现象,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这种现象引起政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扭转当前严峻的人口形势,促进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党中央第五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将变单独一孩政策为全面二孩政策。但生育政策放宽后的生育潮并没有如预期般出现,国家统计局人口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94‰,2017年为12.43‰,较2015年有小幅度增长,但2018年和2019年已经下降为10.94‰和10.48‰。同时,与国际生育现状相比,目前全球平均生育率为2.5,发达国家生育率为1.7,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为2.1,而中国2020年总和生育率仅为1.3,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为什么二孩政策实施后,中国居民生育意愿依然不高,众多学者已经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然而,不同结构群体所处的经济社会背景的差异,使其是否生育的决策路径有很大区别。
本文将聚焦到农民工这个独特的群体。城镇化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计划,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城镇化率为63.89%,与2010年相比,我国城镇化率增长14.21个百分点,高速增长的城镇化率表明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根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结果,当前,我国农民工规模已经达到29077万人,相较于2018年,增加241万人,增幅0.8%。在全部农民工中,女性占据35.1%,比2018年提高0.3个百分点;有配偶的比例为80.2%,比2018年提高0.5个百分点;农民工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比为50.6%;农民工中育龄妇女占比超过全国育龄期妇女的20%。可见,具有生育能力的农民工群体数量庞大,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当前生育主力团队之一。由此,研究农民工这一群体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我国生育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密切关注下,一系列与农民工群体息息相关的政策落地实施, 相关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保障了农民工权益,改善了农民工就业环境。农民工月平均收入水平平稳上升,2019年农民工月平均收入比2018年上涨6.1%,达到3962元,;进城农民工的生活居住环境明显改善,2019年进城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比2018年提高0.2平方米,达到20.4平方米;与此同时,农民工城市融入情况有所改善,进城农民工对所在城市融入度提高,有80.6%的农民工表示对流入地的生活比较适应,27.6%参加过社区组织的活动。但农民工群体面临的困境仍然十分突出。主要是:与城镇职工相比,农民工群体普遍存在工资比城市职工低的现象,且更易被雇佣方拖欠;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覆盖率低,易发生工伤事故、就医条件差;农民工子女上学升学难、费用高;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权益难以得到可靠的保障等。而这些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于农民工生育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