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字数:18894】

2024-12-07 15:4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2.1理论意义 1
1.2.2现实意义 2
1.3研究思路 3
1.4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3
1.5创新和不足 4
1.5.1本文的创新点 4
1.5.2本文的不足 5
第二章 基本概念理论与文献综述 1
2.1基本概念 1
2.1.1土地流转 1
2.1.2劳动生产率 1
2.1.3土地生产率 1
2.2基本理论 2
2.2.1规模效应 2
2.2.2农业生产理论 2
2.3国内外文献综述 4
2.3.1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 4
2.3.2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 4
2.3.3文献评述 6
第三章 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8
3.1分析框架 8
3.2数据来源 11
3.3变量设置与说明 11
3.4描述性统计 12
第四章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 16
4.1模型选择 16
4.2基准模型回归 16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1
5.1研究结论 21
5.2政策建议 21
5.2.1给予土地流转补贴 21
5.2.2加大农民的农业机械补贴 21
5.2.3衡量投入产出比 21
5.2.4提供农机培训 22
5.2.5加强金融知识培训 22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5
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土地流转制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的关注点有两个:①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影响因素;②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当前土地流转的现状有以下几点:(1)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土地流转面积不断上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升,同时土地流转的面积占全国农业土地面积的比例越来越高。(2)土地流转方式朝多样化方向发展,但是主要方式是租赁和转包,同时也有其他的入股、互换等方式。本文选用了CFPS2018数据进行计量模型分析,研究了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农业生产率可分为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经过一系列方法,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土地转入显著正向影响劳动生产率。第二,土地转入显著正向影响土地生产率。第三,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还包括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家庭成员平均年龄,人均家庭收入等且这几个因素都显著正向影响劳动生产率。第四,影响土地生产率的因素包括家庭成员女性比例,家庭成员平均受教育程度,家庭总金融资产且均显著正向影响土地生产率。
引言
1.1研究背景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土地流转的终极目标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土地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必须的要素,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农村土地流转的流转方式是不断变化着的,流转的原则是自愿平等协商。如何营造一个较为稳定可靠的土地流转制度,构建良好的秩序,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立稳定合理的土地流转的流转机制,按照这种方法来确保各个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投入比例是否合理,从而达到各种资源例如土地资源的正确分配,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提高农民人均劳动力产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农村变革起步较早,因此农业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使得农民收入有了进一步的数量上的提高。
土地是农民生活的重要根本,是农民的“命根子”。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视程度取决于对于土地流转的重视程度。不一样的土地制度安排,会影响各地农户的不同经济行为决策,同时也会改变农村发展的经济结构,最后他们都会影响农业经济活动和农业现代化的运行。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或经营主体主要以小农户的个体经营为主,种植地块较为分开,经营管理较为不集中,无法大规模的使用大型机械化设备来进行规模生产,导致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时较为繁琐,生产效用较低,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农业生产的高要求,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严重减缓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现有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增强劳动生产率,合理安排劳动要素投入与产出比至关重要。本文就是在CFPS2018数据的基础上对土地流转是否会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行分析研究。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由分散农地经营引起的劳动效率低下问题一致困扰着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展。从以前学者的分析来看,虽然从1978年开始中国就有了土地流转现象,虽然历经了几十年,但是仍然未有很好的结果。因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是以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要特征,由于经营地块较为分散,很难实行大型机械化作业,对于相同面积的土地农业活动,大规模且连续的土地地块可以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投入更少的劳动力,以提高人均劳动力产值。由于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决策者,因此对于研究土地流转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就要从农户自身的决策出发进行研究,研究他们的影响机制。
总的来说,生产率的增长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技术进步,主要可能是国内外农业生产工具的技术研发,或者是农业种植方法种植技术的创新,以便在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产出,合理分配投入产出比。还有农业管理的新研究可促进生产率; 第二,规模经营方式的改变,通过修正不合理的生产规模,使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达到最大值的最优生产规模。长远的来说,农业技术进步是经济活动提高的重要原因,但技术进步是比较缓慢的进程,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提高。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