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商业保险与农村老人健康【字数:11547】

2024-12-07 15:4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 引言 2
二、 文献综述 2
(一)现状分析 3
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3
2、我国农村社会保险的实施效果 4
3、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比较 6
4、农村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潜力与问题 6
(二) 文献评述 7
三、 研究设计 7
(一) 数据来源 7
(二) 变量选择 8
1、 被解释变量 8
2、 解释变量 8
3、 控制变量 8
(三) 模型设定 9
四、 实证结果与分析 9
(一) 描述性统计 9
1、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10
2、购买商业保险与农村老人健康状况的交叉分析 10
(二)相关性分析 11
(三) 多元回归分析及结果 12
1、农村老人的患慢性病情况回归结果分析 13
2、农村老人的残疾情况回归结果分析 13
3、农村老人的心理健康情况回归结果分析 14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14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4
商业保险参与农村老人健康
摘要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已经有一定发展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全部需求,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在农村有着较大发展潜力。本文着眼于我国农村老人健康状况,通过研究四个与健康有关的判定标准,探究购买商业保险行为对农村老人的健康有什么影响。本文首先整理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和实施效果,并总结了农村商业保险的发展潜力与问题;实证分析部分,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2015、2018年数据,共7664个有效观测值,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从政府、商业保险公司、农村居民三个角度,对农村商业保险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引言
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97994人,占总人口比重18.13%,老龄化程度严重,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且老龄化程度逐年加深。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增加,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日益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同年,农村地区人口达到55162万,占全国总人口比重39.4%[1]。虽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自1982年(72.87%)以来逐年下降且幅度较大,但现今农村人口仍然占据总人口很大一部分,农村问题依然不可忽视。其中,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讨论的重点,农村由于人口流动、土地流转等变化,时常出现留守老人、失地农民等困难群体,这类农村老人群体的生活物质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都有一定下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农村老年人养老情况、致力于完善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政策,相继推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保障措施。然而,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社会保险金增值效率低下等问题,单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往往无法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政府在此间的财政压力也明显增加。相较国外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本国的养老机构发展缓慢,商业保险发展不成熟。基于以上社会现实和中国人传统的孝道观念,当前农村养老模式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然而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死亡率与出生率都降低,我国家庭逐渐呈现“倒三角”的结构,年轻人的赡养压力大大增加,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难以长久维持。因此,发展商业保险或许可以为我国的农村老年人养老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2017年习主席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意在农村于2022年达到全面小康,最终于2050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振兴。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作为农民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农民生计、关系脱贫事业的最后一公里,其体制建设和内容完善不容忽视。而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补充,可能对农村老人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尤其当农民个人和家庭身陷大病重疾的困境时,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或许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意在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归纳、对当前农村老人购买商业保险、医疗补充险状况与其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探究商业保险的加入是否切实改善了农村老人的健康状况,并对农村居民的商业保险购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文献综述
(一)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曾尝试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下文简称“老农保”)制度。但当时的国家财政水平不足以支撑这项制度,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制度中规定的集体补助和政府财政支持,且农村居民参保后银行利率多次大幅下调,农保管理费收取公平性也较差,最终导致许多参保者退保[2]。1999年,国务院对老农保制度进行整顿,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转为商业保险。自此,老农保制度处于停滞状态,截至2002年,全国参保人数不到5000万人[3]。
2009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最初“新农保”采用试点推广,覆盖了全国10%的县区,到2011年底全国参保人数达到3.26亿人,占当时农村人口的49.7%。新农保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采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国家补贴”的筹资方式。新农保相较于老农保,在财政支持、基金管理上都有明显的进步。财政支持方面,新农保是在取消农业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业直补等一系列政策的背景下实施的;基金的监管与管理方面,老农保必须是有国家制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专户来管理,坚持专款专用,而新农保采取的是将基金纳入到社会保障基金账户[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