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农村子女赡养行为的代际差异及影响【字数:18181】

2024-12-07 15:4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研究解决的问题 2
1.3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3
1.3.1 可能的创新点 3
1.3.2 研究不足 3
第二章 文献综述 4
2.1 中国家庭赡养观念的实践与演变 4
2.1.1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家庭赡养 4
2.1.2 改革开放至今的家庭赡养 4
2.2 子女赡养行为的代际差异 4
2.3 农村子女赡养行为及影响因素 5
2.3.1 宏观影响因素 5
2.3.2 微观影响因素 6
2.4 总结 7
第三章 核心概念、数据与描述性分析 9
3.1 核心概念界定 9
3.1.1 代际差异与划分 9
3.1.2 家庭养老与子女赡养 10
3.2 数据说明 10
3.2.1 数据来源 10
3.2.2 变量定义 10
3.3 描述性分析 12
3.3.1 子女的个体特征描述性分析 12
3.3.2 子女的赡养行为差异描述性分析 13
第四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5
4.1 模型设定 15
4.2 基础回归结果 15
4.3 稳健性检验 20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4
5.1 研究结论 24
5.2 展望建议 24
参考文献 26
致 谢 29
目录
表31变量描述 11
Table 31 Variables description 11
表32个体特征 13
Table 32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13
表33养老支持类型 14
Table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33 Pension support types 14
表41新老两代子女赡养行为差异的比较分析 17
Table 41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Child Support Behavior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Generation 17
表42两代子女的赡养水平变化 19
Table 42 The Changes in Child Support Behavior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Generation 19
表43样本调整的稳健性检验1 21
Table 43 Robustness test for sample adjustment 1 21
表44样本调整的稳健性检验2 23
Table 44 Robustness test for sample adjustment 2 23
农村子女赡养行为的代际差异及影响
摘 要
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的同时,子女赡养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仍不可忽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人口政策的双重冲击下,社会观念的变迁使得传统孝道维系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不断发生变化,不同世代出生的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方式也显现代际差异。本文在代际差异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全国代表性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理论以及实证分析,系统的探究影响不同世代农村子女赡养行为的主要因素,重点关注子女对父母赡养行为是否存在代际差异和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分析发现:两代子女在个体特征、家庭和父母关系上展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老一代子女倾向于从经济和生活方面对父母进行赡养,而新一代子女则在精神赡养上表现更为突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父母关系的改善显著的增加了两代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水平;性别观念的改变、是否在业、孩子数量以及是否拥有配偶等因素都使得两代子女展现出明显的赡养行为差异。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根据联合国人口开发署对于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预测,该部分人群将在2050年达到 3.34亿,占总人口的22.6%,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已增长至17.8%,老龄化问题不容忽视。相比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现状,我国的老龄化现象呈现城乡倒置的现象。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居住条件较差、医疗资源相对稀缺,中国老龄问题的焦点和难点在农村(凌文豪、王又彭,2019;杜鹏、王武林,2010)。
费孝通曾指出,中西亲子关系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亲子关系呈现双向反馈模式,即父母对子女具有抚育的义务,子女成年后也承担着赡养父母的责任。我国相关法律如《宪法》、《婚姻法》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均明确规定子女对老人的赡养义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然而,现行的养老保障实践多倾向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社会养老服务的匮乏使得其在短期内很难成为家庭养老的替代。因此在过渡期内农村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仍将是农村老年人选择的主要养老形式(刘华,2019;王德强、王涛,2016)。他们主要通过共同居住、转移支付和交往等方式来照料父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