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老龄人口劳动行为的影响【字数:10831】
目录
摘 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 绪论 3
第二章 文献综述 5
2.1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政策效果的梳理 5
2.2历代学者对社会养老保障与劳动总供给关系的研究 5
2.2.1社会养老保障会减少劳动供给 5
2.2.2社会养老保障会增加劳动供给 6
2.2.3社会养老保障对劳动供给影响不显著 7
第三章 模型设定与识别策略 8
3.1研究设计 8
3.2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8
3.3变量及其描述性统计 9
第四章 实证检验 11
4.1 OLS分组回归检验 11
4.2 PSM倾向得分匹配法分组匹配 13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0
参考文献 22
致 谢 24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老龄人口劳动行为的影响
摘 要
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劳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增长,部分老龄劳动者出于家庭生活的压力或者当地产业发展的激励,投身于劳动活动,同时我国早在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无论是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劳动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还是完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是统一的,因此本研究将以新农保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例探讨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对减少农村老龄人口劳动参与是否有影响。本文运用PSM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将相关协变量匹配后消除由于自选择问题导致的内生性后,比较新农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分别是否对农村老年人的劳动时间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立足于老年人的劳动供给问题,探讨农村养老保险的完善是否能够激励老年人逐步退出劳动市场,以此从完善老龄劳动市场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两个维度给出一定政策意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40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