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在应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双重角色来自中国农村重金属污染的证据【字数:23923】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4
2.1农户生产角色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 4
2.2农户消费角色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 5
2.3农户双重角色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 6
第三章 镉米危机背景 8
第四章 实证策略 11
4.1数据 11
4.2实证模型 13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8
5.1主回归分析 18
5.2机制分析 20
5.2.1农户稻米消费行为中介机制 21
5.2.2农户稻米生产行为中介机制 21
5.3补充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22
5.3.1似不相关回归检验 22
5.3.2平行趋势检验和动态效应检验 23
5.3.3稳健性检验 25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7
参考文献 29
致 谢 35
目录
表41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12
Table 41 Variable Description and Summary Statistics 12
表51镉米事件对农户生产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19
Table 51 The Impact of Cadmium Rice Event on Farmers’ Ric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19
表52镉米事件对农户生产投入的影响 20
Table 52 The Impact of Cadmium Rice Event on Farmers’ Rice Production Inputs 20
表53镉米事件对农户生产和消费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 22
Table 53 The Mediation Effects of Price and Income on Farmers’ Ric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22
表54似不相关回归检验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23
Table 54 Seemingly Uncorrelated Regression Estimates of Ric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23
表55平行趋势检验和动态效应检验 24
Table 55 Regression Results of Parallel Trends Test and Dynamic Effect Results 24
表56至少有一年稻谷种植经验的农户样本的稳健性检验 25
Table 56 Results of Sample with at least One Year of Experience in Rice Cultivation 25
表57不同对照组的稳健性检验 26
Table 57 Results of Alternative Control Groups 26
农户在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双重角色:
来自中国农村重金属污染的证据
摘 要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已经成为广泛而深远的全球性热点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小农户仍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居民食品安全供给方面扮演主要角色,然而目前对于农户应对环境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冲击的行为变化和内在机理还没有被很好地理解。
本文以2013年中国湖南镉米事件为例,基于20092017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大样本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比较了2013年事件发生前后中国南方稻农对于大米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的变化。本研究将该事件视为一次关于食品安全信息冲击的自然实验。总体结果显示事件后农户对大米的生产和消费均显著下降,其销售行为没有显著变化。当改变对照组、限制样本为一年以上种植稻谷经验的家庭时,结果依然稳健。通过将价格或收入加入方程检验其是否充当中介变量,我们试图探究使农户改变生产和消费决策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食品安全事件很可能直接通过食品安全信息传递的风险影响了农户的生产和消费决策,价格和收入在其中虽然起到一部分显著影响,但作用极为有限。这很大程度上暗含了农户的生产和消费决策是联合的。如果在生产决策中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价格应该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农户在消费决策中遵循效用最大化,那么价格、收入和事件(暗示食品风险)都应该是显著的。鉴于以上迹象表明农户的生产和消费决策是联合的,最后我们使用似不相关回归的方法进一步检验,结果依然稳健。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已经成为广泛而深远的全球性热点问题。发达国家由于较早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转型期,最先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由此引致的食品安全问题,诸如日本痛痛病事件、日本和加拿大的水俣病事件、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当前,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发达国家曾经遇到的或新出现的和环境有关的食品安全问题。例如,全球有多达300万至350万公顷的土地被未经处理的含有重金属和病原体的废水灌溉。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亚非拉等欠发达国家,通过饮食或直接接触对公众健康构成危害(IWMI,2006)。根据World Bank(2018),2016年低收入国家因食源性疾病引起总生产力损失约952亿美元,因食品安全绩效和合规成本导致国内成本至少1,100亿美元。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已经对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产生威胁,并且对农业和食品(出口)行业构成挑战(WHO,2015)。近年来,对中国而言最重要的食品安全事件之一是中国部分地区生产的主食被报道出现重金属超标问题。这成为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威胁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
尽管在食物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农户对于从源头上把控食品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angarajan et al.,2000;ILRI,2015)。对于工矿活动等遗留下来的外源性环境污染,尽管农户很多时候也是污染外部性的受害者,但其在阻止污染从农田流向餐桌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以种植业为例,一方面,农户可以通过减少种植规模、作物结构多样化(Qadir et al.,2010)(例如,生产不可食用的作物如木材(Minhas and Samra,2004))、将生产转移到非风险易发区(Hoffmann et al.,2019)等措施减少食品安全风险产品的产出,从而最小化食品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农户可以通过土壤干预治理、调整作物品种等方式提高食品安全质量(Hu et al.,2016)。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激励农户改善食品安全。这通常可以追溯到买方和卖方之间关于产品特定属性或特征的信息不对称问题(Ortega et al.,2011)。如果没有强制执行的标准或可靠的第三方核查,农户很难凭借提升或降低不可观测的食品安全质量而得到回报或惩罚,从而将没有动力投资于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和降低消费者风险的做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400.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