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差异角度下劳动力回流意愿研究基于cmds数据的实证分析【字数:12748】
目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V
第一章 引言 1
1.1选题背景 1
1.2选题意义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
2.1“回流”的概念界定 3
2.2劳动力流动趋势 3
2.3回流意愿的影响因素 4
第三章 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6
3.1数据来源和样本情况 6
3.2模型构建 8
3.3变量选取及描述性分析 9
3.4相关性分析 11
第四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3
4.1全样本结果与分析 13
4.1.1个体因素 14
4.1.2家庭因素 14
4.1.3流动因素 15
4.1.4制度因素 15
4.2分样本结果与分析 15
4.2.1个体因素 16
4.2.2家庭因素 17
4.2.3流动因素 17
4.2.4制度因素 18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19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3
代际差异角度下劳动力回流意愿研究——基于CMDS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 要
劳动力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要素,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配置关系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农民工的代际分化十分明显,由于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社会经历与成长环境的差异,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之间在流动行为上有着明显差异。因此,预期代际之间由于社会环境差异,农民工做出回流决策的各影响因素显著性不同。本论文采用的实证分析法,构建logistic模型,研究不同代际的农民工之间做出回流决策的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显著性差异,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个人、家庭、制度因素对劳动力回流意愿的影响显著,表现为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年龄较大、收入低、住房条件恶劣的劳动力倾向于返乡,有社会保障、居住证的劳动力会选择留在城市中工作;第二,两代人对比得出,家庭、流动对两代人的影响差异不大,但是个人、制度因素对两者的影响差异较大,这与两代人的社会经历差异相关,具体表现在年龄、婚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姻、健康、是否参与医疗保险、是否有居住证等方面,其中第一代年龄越大、健康问题越突出越倾向于返乡,而新生代年龄越大越倾向于留在外省工作就业。
引言
1.1选题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民趁此发展机会,纷纷涌向城市,以谋求更好地发展机会,但是依据2018年农民工监测报告,中国农民工较上一年同期增长0.6%,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1万人,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就业农民工中,进城农民工的数量达到了13506万人,同期下降1.5%,由于城市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富余劳动力被转移出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转的路径越来越窄,农村劳动力流转整体速度落后于产业调整速度,使得国内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发展不同步,影响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为第一、二产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必需的资源,而且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都在为解决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问题不懈地努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劳动力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要素,和其他所有生产资料一样,都需要进行合理化配置,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关系城市和乡村的和谐发展。
中国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数量极为庞大,流动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因此也使得我国的农民工汇集了青年到老年的各年龄群体,代际化明显。劳动力群体的代际化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不同年龄段的劳动者拥有差异化的人力资本和社会经历,第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拥有不同的资本,因此在流入地会面临不同的工作困境,当他们都面临着相同的流动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做出不同的抉择。所以本文将从代际的角度切入,由于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差异,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两代劳动力群体回流意愿的影响差异。
1.2选题意义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导致的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实现农村发展。而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从城市回来以后的劳动力经过一定的打拼和磨练,拥有了一定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会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乡村发展,对于乡村建设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同时相比于外来的乡村建设者,他们更加了解本地的实际情况。他们不仅是城镇化进程的推动者,更可以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有生力量,培育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刘易斯二元模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一开始在传统农业部门中工作,但是生产边际效率为零,无法获取生存资料,因此会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所以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到来之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实际工资不断上涨,但是现实中,同时出现农村劳动力回流与工资上涨,与刘易斯模型描述相悖。为了更好理解当前中国农村人口转移速度低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深层次原因,准确掌握中国经济转型阶段的劳动力供应问题,研究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意愿与城乡间的推拉力,特别是城市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挖掘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统筹城乡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对中国乡村人力资本的振兴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388.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