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用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字数:29009】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标、研究方法 2
1.2.1研究目标 2
1.2.2研究方法 3
1.2.3技术路线 3
1.3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5
1.3.1创新之处 5
1.3.2不足之处 5
第二章 文献综述 6
2.1概念界定 6
2.1.1健康行为 6
2.1.2健康素养 6
2.1.3互联网及健康传播 7
2.2文献综述 7
2.2.1关于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7
2.2.2互联网使用与健康相关的研究 9
2.3文献述评 10
第三章 理论基础、研究假说与数据来源 11
3.1理论基础 11
3.1.1信息弱势群体理论 11
3.1.2知信行模型 11
3.1.3社会认知理论模型 12
3.1.4健康信念模型 12
3.2研究框架 13
3.3研究假说 13
3.4数据来源 14
第四章 农村中老年人互联网使用与健康行为的基本情况 16
4.1农村中老年人个人基本情况与家庭情况 16
4.2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素养基本情况 18
4.3农村中老年人健康行为基本情况 19
4.4农村中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基本情况 20
第五章 互联网使用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 22
5.1变量选取及描述 22
5.2计量模型设定 24
5.3模型估计结果 24
5.3.1基准回归结果 24
5.3.2异质性分析 26
5.3.3中介效应检验 28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6.1研究结论 31
6.2政策建议 32
6.2.1加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举办互联网使用培训讲座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32
6.2.2优化网络信息环境,积极开展线上健康教育与信息服务 32
6.2.3重视健康素养的培养,推动中老年人健康行为的积极转变 32
参考文献 34
目录
致 谢 39
互联网使用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 要
进入20世纪,慢性病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很多证据表明,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与慢性疾病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普遍存在,尤其在经济发展和医疗资源落后的农村地区,因此加快传播健康信息,促进居民良好健康行为非常重要。近些年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飞速增长,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互联网因其提供信息的便捷性和丰富性,为各年龄人群健康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健康促进领域的作用愈加明显。
农村中老年人中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也增长迅速,拓宽了他们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为解决农村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缺乏和健康风险行为较多的困境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从上述现实问题出发,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4321个农村中老年人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村中老年人健康行为和互联网使用的基本情况,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行为产生的影响,并探究该影响可能存在的异质性以及互联网对健康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首先,农村中老年人对互联网使用率不高,男性与中年人对互联网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女性与老年人;农村中老年人在睡眠行为方面表现良好,而在体育锻炼方面表现一般,老年人参加锻炼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年人;中老年人的预防保健行为和商业保险购买行为不容乐观。其次,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的使用显著地正向影响了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预防保健行为和商业保险购买健康行为,互联网使用内容的种类数显著地影响了中老年人地睡眠时间与预防保健行为,互联网对睡眠时间产生负向影响。再次,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互联网对农村女性和中年人的影响程度更大、影响效应更显著。最后,应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通过健康素养来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行为。
根据上述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如下的政策建议:要加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举办互联网使用培训讲座;优化网络信息环境,积极开展线上健康教育与信息服务;重视健康素养的培养,推动农村中老年人健康行为的转变。
引言
1.1研究背景
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被视为一种持久的资本存量,也是教育等其他人力资本提高和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Grossman,1972),因此自身健康状况对于个人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实现长效发展与长足进步都至关重要。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个人对于保持健康的期望和需求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给人类的健康问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还提出了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多种方式。这也是健康问题首次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足以说明健康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
随着卫生保健的发展与人类生活方式、营养结构的变化以及行为有关的风险因素的蔓延,慢性病已经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极大的影响人类寿命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在2019年我国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所有死亡人数的88.5%,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死亡,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与死亡比例仍将持续增加。有研究表明大约三分之二的65岁以上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或多种慢性病(Nunes et al,2016),然而由于中年人老龄化速度加快以及危险行为因素的增加,中年人也发展成为慢性病的高发群体,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成为了更加严峻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还普遍的存在卫生服务与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和设施依旧呈现区域间与城乡间非均衡分布的状态,农村居民和城市人口之间也存在着健康差距。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居民的慢性病增长率迅速并高于城市居民。一些研究表明,这农村地区死亡率的增长主要归因于与可改变的风险行为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健康行为往往较差,健康危险因素发生率较高。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379.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