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肥施用量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基于指标分解法【字数:15447】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
2.1化肥施用与农业发展 3
2.2化肥过量施用造成的危害与整治..........................................................................4
2.3化肥施用变化的影响因素......................................................................................5
2.4文献评述..................................................................................................................5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7
3.1指标分解法 7
3.2数据来源 9
第四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0
4.1中国农业化肥施用量变化趋势 10
4.2中国不同作物播种及化肥施用情况 11
4.3中国化肥施用总量变化的分解 12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5
5.1研究结论 15
5.2政策建议 15
5.2.1降低单位面积化肥投入强度 15
5.2.2调控播种面积 16
5.2.2调整种植结构 16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1
目录
表41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种植结构及单位化肥施用量变化 12
Table 41 Changes of crop sown area, planting structure and unit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China 12
表42 2006年2018年中国农用化肥施用量增长来源及其贡献率(%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 14
Table 42 Growth Sources and Contribu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China from 2006 to 2018 (%)...................................................................14
目录
图41 中国化肥施用量变化图(20062018) 10
Figure 41 Change of Fertilizer Usage in China (20062018) 10
中国化肥施用量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基于指标分解法
摘 要
化肥是农业部门的“粮食”,对于农业的稳定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过度的化肥施用同样也导致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为了研究分析中国近年来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持续变化的原因,本文选取了2006年至2018年期间相关资料数据,利用指标分解法分析了播种面积变化、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和种植结构调整这三大类因素对于当前中国农用化肥施用量变化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所选取的14种主要农业作物的农用化肥施用量增加了37%,其中农业播种面积、各种作物单位化肥施用强度和种植结构调整造成了农用化肥施用量增加了12.8%、24.3%和4.4%,贡献率则分别为52.82%、109.21%和62.03%,单位化肥施用强度的变化是化肥施用总量变化的主要的影响贡献因素。
针对上述结果,本研究给出了以下几点针对性建议:通过加大科学施肥的宣传力度、推广测土配方肥应用、加强可持续农业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利用市场价格调节化肥供求关系等手段降低单位面积化肥投入强度;深化耕地轮作修耕试点范围和加快形成省内轮组休耕制度来调控播种面积;兼顾种植结构调整与生态效益、稳定调控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来调整种植结构。
引言
1.1研究背景
化肥是农业稳健高效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粮食增产增收的有效支撑。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所提供的数据,化肥对于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0%60%。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化肥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大规模投入与应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9年这41年期间,我国的农用化肥施用量从884万吨,高速增长到5403.6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4.51%。
化肥的投入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中国的农业不断发展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才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稳定的物质支撑。化肥作为农业的“粮食”,为中国农业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基于经济学视角,只要一单位化肥的投入所能带来的产出收益能够大于这一单位化肥的成本,农业生产者就有足够的动机继续增加化肥的投入与施用。正是由于这种在经济利益上的短视,导致了我国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亩均化肥施用的折存量常年过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主粮作物小麦和玉米来看,在2006年到2018年期间,我国小麦和玉米的化肥每亩施用折存量分别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均值约为256.4%和309.4%,差距高达两倍以上,存在明显的过量施用问题。
但是,持续增长的化肥施用投入在确保中国粮食安全不受威胁的同时,却让我国长期饱受过量化肥投入所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困扰。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单位面积农业化肥施用量已经大大超出了国际公认安全上限(22.5kg/hm²)的两倍以上(张元红,2015)。随之而来的便是,过量和不合理的的化肥使用,在水土流失的同时,导致化肥中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流入到附近水体中,导致了极为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2010年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报告》指出, 中国水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已经从先前的工业点源污染变为了农业面源污染, 而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恶化的最大诱因便是化肥施用量的大幅增加(饶静,2011)。2007年轰动全国的太湖水污染事件更是放大了这一事实和严重后果,排除工业企业违规排污的诱因,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过量的化肥投入亦是导致此次严重的水体面源污染事件的原因。与发达国家所规定的的每年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上限的22.5公斤对比,太湖流域每年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从1979年的24.4公斤增加到当年的66.7公斤,差距甚大。过量施用化肥所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提高了中央和各级政府对于农业生产中化肥合理使用和减量化问题的重视程度,加速了各级政府对于通过合理和减量化化肥施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各项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出台。中央“十二五”和“十三五”的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了要将节能减排的领域从工业扩大到农业,将减少化肥施用强度作为国家在这一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2008年到2010年这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都明确提出了农业化肥污染治理问题。现如今,“乡村振兴战略”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大要求下,如何减少和合理的化肥的施用,已然成为需要研究的重点之一。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375.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