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附件)
h county, on the basis of SWOT analysis,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rich count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apple industry, and analyzes its reason.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better help and promote faster and better development of apple industry rich county, finally realizes the farmers get rich, fiscal incom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摘 要 I1 绪 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1研究目的 11.2.2研究意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1国外研究现状 11.3.2国内研究现状 21.4研究方法 32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的状况 42.1 富县苹果的产量 42.2富县苹果价格与市场分布 42.3 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特点 52.4富县苹果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53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63.1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 63.1.1 苹果生产优势 63.1.2出口优势 63.2富县苹果产业的发展劣势 63.2.1 缺乏品牌效应、营销网络薄弱 63.2.2配套产业发展水平低 73.2.3种植结构不合理 73.3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机遇 73.3.1政府政策有利于富县苹果产业发展 73.3.2富县苹果以高品质进入高端市场 83.4苹果产业发展的威胁 83.4.1国内外市场对苹果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83.4.2临近县和外地市场的竞争 84 富县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04.1 果园生产投入不合理 104.2政策性苹果保险对果农的保护有限 104.3苹果果业产业规模小、深加工企业少 104.4没有建立品牌优势、营销能力差 114.5龙头作用发挥不明显 114.6政府扶持能力有限 115 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瓶颈的解决对策 135.1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和销售 135.2不断加大产业链延伸 135.3加强无公害绿色果品基地建设 145.4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苹果品牌 145.5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145.5.1提供资金扶持和政策性的倾斜 155.5.2建立鼓励苹果销售机制 15结 论 16参考文献 17致 谢 19 1 绪 论1.1 研究的背景富县引种栽培历史悠久,果树栽培经验丰富,洛川、黄陵、富县是延安的三大苹果优质产区,在延安市有着良好的产地口碑。近几年来,富县苹果产业发展良好。在规模和产量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年产值逐年递增,创汇创收逐年增涨,苹果树已成富县果农发家致富的摇钱树,苹果产业在富县占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正确认识目前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预测未来富县苹果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重点方向。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继我国加入WTO后,苹果是为数不多的一种竞争力水平很高的水果。富县苹果产业在品种结构、营销策略、品牌宣传以及产业链延伸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本课题为研究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通过实地考察,和参阅文献以及应运SWOT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和寻求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可以更好的帮助富县苹果产业健康发展。 1.2.2研究意义 近年来,虽然富县苹果产业发展趋势良好,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造成发展困境。因此,如何发现富县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帮助当地解决苹果产业发展困境,推动富县苹果产业发展。对富县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Salvador Garbay.认为有机苹果的全供应链存在溢价,主要原因是有机苹果的生产和加工成本比较高。与传统生产相比,在生产环节,有机苹果的劳动力成本更高,而且具有不可代替性。普通苹果农场需要经过有机方法连续生产3年后才可以得到有机认证。这种种转变带来了更多的沉没成本。 Desmond O Rourke 认为苹果产量增加、代替水果出现、苹果价格和利润均呈下降趋势,将促使果农改变生产、处理、储存 、运输、等方面。此外他还分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给苹果业带来的影响,以及苹果产业在社会、经济环境变革中应该采取的革新。 Jerry Glover等美国学者中《A Cost Of Production Analysis Of Conventional vs. Integrated vs. Organic Apple Production System》中,通过对实验对苹果生产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在传统模式下,得出产量、质量必须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才能保证盈利。而在新的栽培模式下,即使产量很低,也可以盈利。可见栽培模式可以保证苹果在市场上的高竞争力。 1.3.2国内研究现状李震认为陕西苹果产业要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建设国际化大产业,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陕西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结合陕西苹果产业的发展前景和优势,研究并提出了如何加快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徐立认为陕西省苹果产业与山东省进行了竞争力水平对比,竞争力总体水平陕西省弱于山东省,分别为109.6和143.2,在对陕鲁两省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的时候,发现了陕西省在资金、科技等方面与山东省相比仍有差距。张兵认为目前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世界苹果产业的发展趋势是苹果产业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当前,我国苹果的种植面积、苹果总产量以及出口量都已成为世界第一,成为了世界上苹果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如何推动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是延安市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魏布宜认为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的稳定发展,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如何让农民在经济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日本果农在苹果种植业发展中的有利做法、经验及问题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综上所述,延安富县苹果产业如今还存在着诸多因素制约着网当地苹果产业的经济发展,这些原因尽早解决这些问题,对富县苹果产业的发展迫在眉睫。1.4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首先对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阅读,通过文献来获得资料和数据,从而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信息和数据。(2)调查法以实地考察为依据,参观当地果园,与果农交谈,访问当地苹果网站通过文献统计资料数据了解富县苹果产业的现状。(3)SWOT分析对富县苹果产业进行SWOT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采取讨论法与同学老师交流、听取意见以及建议。(4)案例法以实地考察为依据,寻找案例。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案例并找出相应的结论。提出促进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2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的状况2.1 富县苹果的产量 富县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产区,富县是农业部确定的苹果优势产业带,全国苹果20强县,中国优质苹果基地县,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全县有10个苹果生产乡镇,苹果总面积36.2万亩,其中国家认证绿色食品基地17万亩,有机苹果基地6000亩。近年来,富县以“381”优果工程为抓手,全面推广普及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果园管理水平走在省市前列。全县共有果业企业4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7个。挂果面积12万亩,年产量3亿斤,其中有嘎啦、新红星等早中熟品种4000万斤,优质红富士2.1亿斤,秦冠及其它品种约5000万斤2010年苹果总产43.3万吨;2011年苹果总产45万吨;2012年苹果总产45万吨;2013年苹果总产50万吨;2014年苹果总产55万吨;2015年苹果总产56.7万吨。2.2富县苹果价格与市场分布 2015年初开盘价每斤3.8元左右,较去年每斤低1元左右。目前每斤价格基本在2.3-3.1元之间,较开盘价每斤低0.6-1.3元,较去年同期每斤低0.5-1.0元。富县苹果出口到加拿大、欧盟、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约1万吨。销售网络不断完善。建成上海、福建、北京、昆明、广州、成都、武汉、南京等30多个直销窗口; 表2.1 富县苹果价格信息 (2015年12月22日) 区域名称 品种 等级 售价 交道塬区套袋富士70以上2.2-3.2牛武、茶坊塬区套袋富士70以上2.1-2.7养泉、吉子观 塬区套袋富士70以上1.4-2.4 寺仙塬区套袋富士70以上2.3-2.8 北道德塬区套袋富士70以上2.2-3.72.3 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特点近年来,虽然富县苹果发展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年产值逐年增长,创汇创收逐年增加,但是富县苹果产业规模偏小,缺乏组织,大多为传统的分散小规模种植的模式生产和加工。造成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困局。虽然当地也成立了一些果农协会,但数量少,作用很小。2.4富县苹果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受总体经济放缓以及水果市场供给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销售进度不及往年的一半,大多库存积压在果农的手里,后期销售压力巨大。出口量减少,鲜苹果出口价增加,而浓缩苹果汁出口量减少,进口量增加和价格减少。总体来说苹果产业近年来发展良好,果农收入增加,会投入一些资金在扩大果园规模,注重果园综合管理;越来越多的资本将投入苹果产业领域,苹果种植将由传统分散、小规模种植的方式向大规模集中的商业化过渡;随着网络的普及,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形式也多样化发展,网店、微商、团购网站等多元化得销售模式拓宽了传统客商进园的采购模式,电子商务将给果农带来巨大的机遇。 3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3.1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 3.1.1 苹果生产优势富县苹果具有种植技术、品种优良和生态条件三大苹果生产优势,近年来富县苹果产业开发思路,拓展市场,大力发展优良品种,大力建设科学的生态果园,并有59年的苹果引种栽培历史,从外引进了红星、嘎啦、红富士等优质品种。全县有苹果生产乡镇10个,苹果种植总面积36万亩左右,其中国家认证绿色食品基地17万亩,有机苹果基地6000多亩。富县作为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产区,同时也是是农业部和陕西省确定的优质苹果基地县,富县苹果具有生态资源优势。 3.1.2出口优势富县苹果在价格、原产地、品种品质方面具有出口的优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富县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富县先后获得38个苹果样品奖项。 如,2012年9月25日,富县成获得了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为富县苹果打入国际水果市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国际水果市场上,富县苹果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获得了采购企业的青睐。还具有价格优势。通过富县苹果网推广富县苹果品牌,宣传原产地和地域品牌,让外国客户了解富县苹果,提高富县的社会知名度。3.2富县苹果产业的发展劣势 3.2.1 缺乏品牌效应、营销网络薄弱 富县苹果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市场知名度低,市场影响力小,市场占有率低。在市场上,洛川、白水、山东的苹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对富县苹果却知之甚少。与洛川苹果比,富县苹果品牌知名度低,市场影响力差。由于品牌意识淡薄,出现品牌造假的问题。虽然目前也有企业注册了一些品牌,缺乏影响力。品牌造假,品牌重视度低等问题长期制约了产业发展,消费者在市场见到富县苹果,大多也是企业以代卖形式开设直销窗口的形式,其影响力小。营销网络薄弱富县苹果销售模式主要为采购商进园收购,果农对市场信息不对等,容易造成滞销和贱卖。现在虽然已经建成苹果直销窗口三十多个,但是大多以季节性运转、代卖的形式进行销售,与大型采购商、超市尚未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的关系。而当地苹果企业大多规模偏小,缺少技术和产品营销方面的人才,由于信贷困难,多数营销企业负债运行,难以为继,企业经营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固定资产占投入总资金的比重很高。使营销资金投入比率低,营销模式单一,营销渠道狭窄。 3.2.2配套产业发展水平低目前富县苹果产业链基本形成,全县目前有冷库企业44家、1家有机化肥厂、1家纸箱生产厂、1家发泡网厂、4家果袋厂家、引进了一家苹果汁饮料公司(陕西恒兴果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从规模和数量上来看。配套产业发展水平为初级阶段,配套产业发展水平低。其中果库储存能力低,虽然富县已有果品贮藏营销企业44家,果库5000座,可以储存7万多吨苹果,其中冷库只有93座,气调库2座,冷藏储量只占总产量的27%,总体来看,贮藏水平较低,缺乏高标准的气调库,且以果农、果商存货为主,企业自主购销能力较低。并且县内没有专业的产后处理加工厂,大客商收购和农超对接业务在县内难以完成分选加工,苹果储存能力较弱,难以缓解产后压力,如遇滞销或自然灾害,果农将损失惨重。 3.2.3种植结构不合理 按成熟期划分,苹果分为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四个时期。而果园里的主栽果树品种单一,早中熟搭配不合理,成熟期集中,成熟苹果的连续性深加工品种比例不协调。种植苹果树时应该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制定一个长远的计划,慎重选择的适合的苹果品种,尤其要提高自身培育苗木的技能,同时根据种植土地的条件以及气候特征,选择优质苹果苗,并且要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各种优质树种,以保证成熟苹果的连续性深加工品种比例不协调,造成了苹果销售压力。3.3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机遇 3.3.1政府政策有利于富县苹果产业发展 目前,全县已有17万亩苹果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苹果基地认证。认真开展苹果促销调研,成立促销领导机构,政府不仅大力宣传富县苹果,招商引资,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并且积极参加农博会、果品展销会等一系列相关促销活动,成立县乡苹果交易仲裁办公室,提供销售环境,调整营销策略。提升质量、拓展市场、延伸产业链条,设建生态果园。 3.3.2富县苹果以高品质进入高端市场1990年以来,全县先后有38个苹果样品荣获部优、省优奖。并凭借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打入国际水果市场,大批量出口。在国际的水果市场,富县苹果由于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廉以及优良的生态资源,使富县苹果物美价廉。现在虽然已建成苹果直销窗口三十多个,但是大多以季节性运转、代卖的形式进行销售,与大型采购商、超市尚未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的关系。苹果直销处,运作刚起步,高端市场开发还有空间。 3.3.3苹果市场需求量巨大近几年,国内苹果产业发展良好,苹果市场消费需求高涨。国内人均苹果消费量为13.2Kg/年,超过了8.2kg/年的世界人均消费水平。消费者购买意向高涨,苹果市场需求量加大,未来发展前景良好。3.4苹果产业发展的威胁 3.4.1国内外市场对苹果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近些年来,国际上动植物疫病情呈多发势态,国外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对国外进口苹果品质要求十分高。例如,我国向加拿大出口了一批苹果,加拿大海关在苹果抽检中发现了一头山楂叶螨,因此禁止进口我国苹果一年多,所以要想拓宽营销渠道,发展海外市场,必须严格遵守生产准则,不断提高苹果品质,加强检验检疫。 3.4.2临近县和外地市场的竞争 在市场上,洛川、白水、山东的苹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对富县苹果却知之甚少。与洛川苹果比,富县苹果品牌知名度低,市场影响力差。消费者即使在个别市场上买到富县苹果,大多也也是企业以代卖以开设直销窗口的形式,其市场影响力小。富县苹果品牌推广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低、影响力小、占有率低。由于品牌意识淡薄,出现品牌造假的问题。虽然目前也有企业注册了一些品牌,但知名度低,缺乏影响力。洛川、黄陵、富县是延安苹果的三大产区,富县苹果的市场地位长期至于位末,由于临近洛川县,近年来富县依托洛川县苹果的品牌来销售本县苹果,所以长期以来富县只能做一个苹果生产基地,无法与洛川县竞争。 4 富县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4.1 果园生产投入不合理富县果农由于文化水平低,所以苹果种植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因而不能科学合理地管理果园。比如施用肥料不合理、果树密度控制不当、品种结构不合理等。富县苹果果园没有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由于果树大多都在塬上,果树只能主要雨水灌溉,如遇大旱,容易造成苹果减产,苹果品质降低,影响苹果销售。除此之外果树种植结构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富县苹果产业存在品种不合理,果园的主栽品种不丰富,结构不合理。早、中、熟搭配比例不协调。和这样无法缓解产能过剩,释放产能压力。4.2政策性苹果保险对果农的保护有限 大风和冰雹对果实和树木的伤害很大,可以影响下一年或者临近几年的收入,据走访当地果业了解,可以通过构建防雹网来减少冰雹伤害,但由于成本方面的考量,无法被多数果农采用。大多数果农为防止损失,选择购买政策性苹果保险。由于保险条款中规定,有效期在四月份到苹果收获的季节。但是如果苹果在三月份遇到灾害,不在理赔条件期限,就无法索取索赔。4.3苹果果业产业规模小、深加工企业少富县苹果产业规模偏小,缺乏组织,大多为传统的分散小规模种植的模式生产和加工。造成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困局。虽然当地也成立了一些果农协会,但数量少,作用甚微。苹果成熟后,没有专业的产后处理加工厂分工合作,对苹果销售影响很大。富县目前只引进了一家果汁生产企业,主要的加工产品是苹果汁和浓缩苹果汁,目前,富县的苹果深加工能力还是比较差。富县应该学习外地生产和加工经验,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线。开办苹果醋、苹果汁、果酱、酵素等食品加工企业,政府应该给予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提高苹果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帮助企业发展,带动地域经济。4.4没有建立品牌优势、营销能力差 富县苹果品牌推广力度低、宣传渠道狭窄,品牌知名度低,市场影响力小,由于品牌意识淡薄,出现品牌造假、套牌生产等问题问题。由于品牌意识淡薄,出现品牌造假的问题。没有名牌效应,对产品营销的阻碍则是致命的。虽然目前也有企业注册了一些品牌,但是缺乏影响力。长此以往,制约了富县苹果的长远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富县苹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前,富县苹果产业规模小、营销能力差、缺少人才和资金、品牌知名度低,市场影响力小。即使在个别市场见到富县苹果,大多也也是企业以代卖开设直销窗口,其影响力小。现在虽然已建成苹果直销窗口三十多个,但是大多以季节性运转、代卖的形式进行销售,与大型采购商、超市尚未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的关系。苹果直销处,运作刚起步,营销能力差。4.5龙头作用发挥不明显富县有10个市级以上的龙头企业,而在整个产业发展中有带动作用的企业有3家,占30%。收购、销售信息服务等方面能发挥一定作用的有5家,占50%。同时龙头作用发挥不明显带动能力差,难以满足客户的长期需求。果品专业合作社规模小,资金少,凝聚力低,由于龙头企业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民入社生产积极性差,起不到组织和凝聚果农的核心作用。 4.6政府扶持能力有限 虽然富县政府近年来认真开展苹果促销调研,并成立了促销领导机构,政府不仅积极宣传富县苹果品牌,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提供了有利于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带领本县果品企业参加农博会、果品展销会等一系列相关促销活动,并且现在已经建成等30多个直销窗口。但是富县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财政资金有限,对果农的贷款资金扶持力度有限,并且政府对苹果实时信息网站投入的成本低,缺乏苹果市场实时信息收集的信息员,导致果农不能更好的洞察市场风向。政府应该科学指导苹果销售,建立内部信息网络,同步数据,利用大数据指导果农准确把握销售时机。防止错失机遇,或由于市场信息部对等造成产能剩,释放产能压力。鼓励本地企业和合作社的生产创新,和创意营销。提高企业经营能力。要积极争取落实国家对优秀企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使产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5 富县苹果产业发展瓶颈的解决对策5.1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和销售 富县苹果应该合理搭配果种,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苹果。富县苹果的主栽品种单一化,早、中、熟搭配不合理,成熟期集中。果品企业应该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制定一个长远的计划,慎重选择的适合的苹果品种,尤其要提高自身培育苗木的技能,同时根据种植土地的条件以及气候特征,选择与其相适合的优质苹果苗,并且,要选择优质树种合理搭配,缓解苹果销售压力,释放产能过剩。构建一个苹果市场的实时信息网站,培养苹果市场的信息员。帮助果农可以更好的洞察市场风向,让果农合理搭配果种。富县苹果应该走中高端市场,以高质量来赢得市场。虽然富县已经建立上海、福建、北京、昆明、广州、成都、武汉、南京等30多个苹果直销窗口,但是直销处运作情况较差,高端市场开发不足。直销窗口大多以季节性运转、代卖的形式进行销售,与大型采购商、超市尚未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的关系。应该积极构建营销网络,利用网络营销平台,开展网购、微店、团购业务,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在主销市场通过设立办事处、直销窗口、专卖店、超市专柜等多种形式建立富县苹果销售点,巩固拓展富县苹果销售渠道。近年来苹果市场消费不断增加,国内人均苹果消费量13.2Kg/年,超过了8.2kg/年的世界人均消费水平。消费者购买意向高涨,苹果市场需求量加大,对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因此富县苹果应该走中高端市场,以高质量来赢得市场。5.2不断加大产业链延伸目前富县苹果产业链基本形成,但是配套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应该拓展产业链延伸,在贮藏、深加工、包装生产、物流运输等方面同步发展。其中富县目前只引进了陕西恒兴果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一家果汁生产企业,主要的加工产品是苹果汁、浓缩苹果汁,目前,富县的苹果深加工能力还是比较差。政府应大力鼓励企业开办苹果醋、苹果汁、果酱、酵素等食品加工企业,给予这些企业一些资金扶持和政策性倾斜。虽然富县已有果品贮藏营销企业44家,但是总体来看,贮藏水平较低,缺乏高标准的气调库,并且苹果销售以果农、果商存货为主,企业自主购销能力较低。县内没有专业的产后处理加工厂,大客商收购和农超对接业务在县内难以完成,分选加工,苹果储存能力较弱,难以缓解产后压力,如遇滞销或自然灾害,果农将损失惨重,对富县苹果销售影响较大。同时也要鼓励发展冷库贮藏和冷链物流,政府建立相关促销奖励机制,结合旅游业发展,开发一些农家乐、果园采摘的项目。对来富县投资合作的企业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鼓励外商来富县投资。对本地企业应多组织相关活动,鼓励优秀企业和个人。5.3加强无公害绿色果品基地建设富县作为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产区,同时也是是农业部和陕西省确定的优质苹果基地县,富县苹果具有生态资源优势。其中国家认证绿色食品基地17万亩,有机苹果基地6000多亩。富县成获得了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为富县苹果打入国际水果市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富县应该继续加强有机认证,大力推广绿色有机技术,实施苹果良好农业规范生产,坚持标准化生产,建设生态有机果园,施有机肥,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鼓励果农科学栽培,对果树生物、物理的防治方式进行防虫,防治结合,减少使用农药、化肥。生产高品质有机绿色的苹果,严格遵守生产准则,不断提高苹果品质,加强检验检疫。5.4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苹果品牌富县苹果品牌知名度低,市场影响力差。由于品牌意识淡薄,出现品牌造假的问题。虽然目前也有企业注册了一些品牌,缺乏影响力。品牌造假,品牌重视度低等问题长期制约了产业发展,当地工商部门应该打击品牌造假企业和个人,给富县苹果市场提供一个良性环境。同时结合旅游业,和媒体宣传,互联网+农业等方式来大力宣传富县苹果。统一“富县苹果”标识,打造富县苹果品牌。构建营销网络,在线上,利用网络营销平台,宣传富县苹果,公布苹果信息,与平台合作,开展网购、团购,业务。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在线下通过主销市场设立办事处、直销窗口、专卖店、超市专柜等多种形式建立富县苹果销售点,巩固拓展富县苹果销售渠道。5.5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5.5.1提供资金扶持和政策性的倾斜 政府应该对本地企业多提供资金扶持和政策性的倾斜,鼓励本地企业和合作社的生产创新,和创意营销。提高企业经营能力。要积极争取落实国家对优秀企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使产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多鼓励企业代表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学习国外先进生产经验,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果品品质和出口总量,占领国际市场。制定符合富县实际的质量标准体系,建新型产业模式。鼓励当地企业申办出口自营权,或者通过拥有出口自营权的经销企业和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拓展国内市场,建设外销基地,构建营销网络,在线上,利用网络营销平台,宣传富县苹果,公布苹果信息,与平台合作,开展网购、团购,业务。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在线下通过在主销市场通过设立办事处、直销窗口、专卖店、超市专柜等多种形式建立富县苹果销售点,巩固拓展富县苹果销售渠道。拓展产业链延伸,在贮藏、深加工、包装生产、物流运输等方面同步发展。构建产地营销平台,从而提高苹果产业化水平。 5.5.2建立鼓励苹果销售机制科学指导苹果销售,建立内部信息网络,同步数据,利用大数据指导果农准确把握销售时机。防止错失机遇,或由于市场信息部对等造成产能剩,释放产能压力。加大支持扶持力度,促进苹果营销。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性倾斜,建立奖励机制,定期培训,组织果农和企业外出参观学习,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技术,拓宽营销网络,鼓励先进个人好人优秀企业。结 论富县苹果产业在品种结构、营销策略、品牌宣传以及产业链延伸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富县苹果,首先应该合理搭配果种,然后改变策略走中高端市场,以高质量来赢得市场,不断加大产业链延伸,加强无公害绿色果品基地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富县苹果品牌,同时,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加大对本地企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全面加强市场开拓工作,建立健全苹果销售信息网络体系,加大支持扶持力度,促进苹果营销。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富县苹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帮助当地解决苹果产业发展困境,推动富县苹果产业发展。对富县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1]聂宇燕,刘春和,李延云. 我国苹果加工业发展战略分析[J].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农业产业化,2004,06:30-32.[2]雷智学,杨帆,王彦锋,樊小龙. 科学发展创佳绩 果畜强县谱新曲——记发展中的洛川县苹果产业[J]. 新西部,2010,05:73.[3]刘伟玲. 陕西苹果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 安徽农业科学,2012,09:5666-5668.[4]李瑾,仇焕广,蔡亚庆,李树超. 中国苹果产品出口现状、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 世界农业,2012,05:73-78.[5]贺光华. 浅谈陕西果业对山西果业发展的启示[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4,06:36-39.[6]白志礼,穆养民,赵政阳.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的新思考与新探索[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04:172-175.[7]邹时林.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民和谐增收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7.[8]郭志安. 陕西果品冷藏库项目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1.[9]郗悦.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2.[10]苗洪亮. 中国苹果及果汁出口的市场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2]徐立. 陕西苹果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3]黄旭燕. 基于SWOT分析的运城市苹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4]苏蓉. 中国苹果出口贸易地理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5]刘婧. 中国苹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6]党会利. 白水苹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7]张兵. 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2.[8]李永军. 延安苹果“北扩”战略中的延长县苹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9]耿海艳. 安塞山地苹果产业发展与苹果文化的建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10]曹潇. 盐源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11]李震.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12]王焕英. 山西省苹果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13]朱林生. 千阳县发展现代苹果产业的形势分析与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14]俄罗斯苹果市场分析及其启示[D].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15]南文博. 陕西省苹果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06:94-99.[16]郗悦.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2.[17]孙佳佳,霍学喜. 基于主要来源地替代弹性视角的进口苹果对国产苹果的替代效应分析[J]. 北方园艺,2014,24:186-190.[18]孙佳佳. 中国苹果进口贸易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19]秦泰. 中国苹果汁国际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20]王秀娟. 陕西苹果生产与出口贸易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21]郭昱君. 陕西省发展苹果产业冷链物流问题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22]张永祥. 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23]刘琳. 陕西省富县生态规划与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2011.[24]Gilles weidmann,lukas Kilcher,Salvador Garbay.THE WORLD OF AGRICURE 2012[R].IFOAM,2012[25]Geoge KuepperA Brief overiew of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organic agriculture[R].Workeing paperofk err center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20 致 谢完成论文之际,心中升起很多感慨。论文从选题、查找资料、开题、研究文献、定稿,到最后的结稿花了约半年的时间,其间充满探索的快乐和困难。首先感谢我的导员朱战海老师,从进校到现在的四年时间里,无论是学习、研究,朱老师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教诲。我的论文从选题、写作、修改到定稿,无不渗透着导师的心血。在此谨向王宏波老师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黄天柱老师,感谢她在我大学生学习阶段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并为我论文的完成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感谢我的师兄、师姐们,他们为我完成学业提供了许多帮助。感谢与我一起学习的班级同学和朝夕相处的室友,感谢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给予我的关心与帮助,使我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温暖,并祝他们都有好的发展。感谢所有给了我启示的前辈学者们。正是基于以往的研究理论,为本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思路和理论支持。在此,向前辈学者们献上崇高的敬意与感谢之情。
Key word: Apple industry; SWOT Analysis; Countermeasure;目 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4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