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致奶牛乳房炎肠杆菌的检测【字数:9604】

2024-11-02 12:2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奶牛乳房炎主要是由致病菌感染乳腺组织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奶牛健康的疾病,可造成奶牛产奶量显著下降,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和食品安全隐患。奶牛乳房炎是一个世界性奶牛疾病,在所有养殖奶牛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和造成的损失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有220余种,有效地分析鉴定病原菌,建立牧场乳房炎“病原库”,是使牧场在评估高发风险因素时降低该病危害的关键。本课题调查我国22个省市地区多个牧场的7473份奶牛乳汁样本。通过乳汁病原分离和16SrDNA序列PCR产物测序,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分析,了解掌握奶牛乳房炎感染情况和牧场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群组成结构。研究表明送检样品的奶牛乳房炎的检出率为53.91%,肠杆菌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20.05%,与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的比率为7.95%,肠杆菌科的乳房炎病原中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较高。另外各个省份中四川、宁夏、吉林三个省份的肠杆菌性乳房炎分别占发病数的34.53%、33.50%、31.58%,显著高于我国肠杆菌乳房炎的平均比率。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为较为明确的解决方案或者防控策略的提出和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Keywords 1
引言 2
1 材料与方法 2
1.1实验材料 2
1.1.1检测样品采集 2
1.1.2培养基及试剂 3
1.1.3实验仪器 3
1.2试验方法 3
1.2.1 细菌的分离培养 3
1.2.2 染色镜检 3
1.2.3 病原菌的核酸检测 4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
2.1 病原检测结果 5
2.2 肠杆菌科病原检出率 5
2.3 检测出的肠杆菌种类 6
2.4 各地区乳汁样品肠杆菌阳性乳汁检测结果 7
2.5 结果分析 7
3讨论 8
3.1 奶牛肠杆菌乳房炎检测的重要性 8
3.2结论分析 8
3.3 反思与展望 9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致奶牛乳房炎肠杆菌的检测
引言
引言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乳腺组织受到损伤后发生的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但由于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环境消毒措施不到位、挤奶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奶牛乳房或乳头等部位受到损伤,进而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引发炎症反应是主要的原因[1]。奶牛乳房炎是困扰着乳制品行业的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仅造成了奶牛的产奶量的大幅度减少,乳汁质量下降和奶牛的过早淘汰或死亡,而且也因治疗过程中的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引起了耐药菌群的产生,引发了食品生物安全和奶牛福利问题[2,3]。如今世界范围内大约有2.3亿头奶牛患有不同类型的乳房炎,占奶牛饲养数量 1/3,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50亿美元[4],美国也达到20亿美元之多[5],日本每年平均每头奶牛因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4.98 万日元[6]。在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更是高于世界水平,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中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约 1.35 亿元[7]。
根据乳房炎表现的临床症状,可以将奶牛乳房炎划分为临床乳房炎、亚临床乳腺炎即隐性乳房炎。在我国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发病率为 9.7%~55.6%,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更是高达 46%~85%[8,9]。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有220多种,最常见的有20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占奶牛乳房炎发病中的病原总数的80%~90%[10,11]。在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分离研究中,根据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的来源通常又将乳房炎的病原分为:接触传染性病原体和环境传染性病原体。接触传染性病原体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原体。另外环境性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沙雷氏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以及其他革兰氏阴性菌[12]。在奶牛环境传染性病原中,肠杆菌科的病原菌一直以来都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环境病原。近年来,在我国奶牛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环境传染性病原的肠杆菌科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最主要的革兰阴性菌之一,占分离菌株总数的12%以上,大肠杆菌最高可达超过了奶牛乳房炎病例的30%[13,14],另外在世界其他奶牛饲养国家引起奶牛乳房炎发生的细菌病原中肠杆菌科的克雷伯菌的比例更是高达 15.5%,大肠埃希氏菌乳房炎的发病率达17.6% [15]。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肠杆菌科的病原微生物作为奶牛的乳房的重要病原,在乳房炎的病原检测鉴别和防控措施的制定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也是本课题中开展关于致奶牛乳房炎肠杆菌检测的研究目的所在,本次课题的研究是以感染导致奶牛乳房炎的肠杆菌科的病原为研究检测对象,通过多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奶牛饲养省市地区的牧场采取的乳汁样品开展实验室方法的病原菌的分离和16S rDNA基因测序的方法分析掌握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微生物感染发病率,以及肠杆菌乳房炎的发病率、各个检测省份肠杆菌乳房炎的发病率、奶牛肠杆菌乳房炎肠杆菌的具体类别和与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的情况。希望借此课题为检测研究结果为我国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工作的进一步的开展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数据。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检测样品采集
此次课题实验中一共检测了采集自我国河北、云南、内蒙古、上海等22个不同省市地区的牧场的7473份奶牛乳汁样品。部分病料为实验是前期采集并在甘油保护条件下低温保菌储藏。在检测的乳汁样品的采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采样流程规范。
采样前先用温水清洗乳房,擦干后再以2 g/L的新洁尔灭和75%酒精棉球反复擦拭乳头孔,直到完全清洁,待风干后,弃掉前3~5把奶后,采集5~10ml的奶样至无菌离心管中。做好标记后低温环境下运送至本检测实验室,储存于冰箱冷藏室。
1.1.2培养基及试剂
营养琼脂平板、5%绵羊鲜血琼脂平板、营养肉汤、麦康凯培养基、伊红美兰培养基、高盐甘露醇培养基、血清平板、LB液体培养基、THB (ToddHewitt broth)培养基,均按说明书在实验室自行配制,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购自Omega 公司;无菌绵羊血购自江苏省疾控中心。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