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和血清型的变迁和分析【字数:11408】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2
引言3
1 文献综述3
1.1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4
1.2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4
1.3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5
2 结果与分析6
2.1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调查与分析6
2.2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调查12
3 讨论 13
3.1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现状13
3.2 血清型鉴定的优化14
致谢14
参考文献14
中国部分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 和血清型的变迁和分析
摘 要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coli, APEC)能引起多种禽类多个脏器的病变,包括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输卵管炎等,造成禽的突然死亡,同时APEC也是人畜共患病的的潜在病原体。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大量APEC耐药菌株出现。且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复杂,防控困难。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菌株以及优势血清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总结APEC耐药趋势的变化和优势血清型的变迁。整体上江苏、山东、广西、广东四省的耐药现状都较严重、多重耐药,但又略有差别。本文着重分析了多粘菌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菌株对多粘菌素的敏感性持续下降,碳青霉烯类药物虽未用于动物生产,但已存在大量APEC菌株携带耐药基因blaNDM。2010年以前APEC的优势血清型主要是O78、O18、O1、O2,这之后各地的血清型种类变多,优势血清型也复杂化,甚至出现具有23种O抗原的天然融合株。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230.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