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卵比及接蜂时间对螟黄赤眼蜂子代蜂质量的影响【字数:7706】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试验材料 2
1.1.1 供试蜂种 2
1.1.2 供试寄主 3
1.1.3 卵卡的制作 3
1.2 试验方法 3
1.3 数据分析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接蜂比例以及接蜂时间分别对螟黄赤眼蜂质量的影响 3
2.1.1 接蜂比例及时间对寄生率的影响 4
2.1.2 接蜂比例及时间对羽化率的影响 5
2.1.3 接蜂比例及时间对雌性比的影响 6
2.1.4 接蜂比例及时间对单卵出蜂量的影响 7
2.1.5 接蜂比例及时间对羽化出蜂抱卵量的影响 7
2.1.6 接蜂比例及时间对羽化出蜂大小的影响 8
2.1.7 接蜂比例及时间对羽化出蜂总数的影响 8
3 讨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表1 蜂卵比及接蜂时间对育出螟黄赤眼蜂质量的影响的方差分析结果 4
图1 寄生率与接蜂比例及时间的关系 5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图2 羽化率与接蜂比例及时间的关系 6
图3 雌性比与接蜂比例及时间的关系 6
图4 单卵出蜂量与接蜂比例及时间的关系 7
图5 羽化出蜂抱卵量与接蜂比例及时间的关系 8
图6 羽化出蜂大小与接蜂比例及时间的关系 8
图7 羽化出蜂总数与接蜂比例及时间的关系 9
蜂卵比及接蜂时间对螟黄赤眼蜂子代蜂质量的影响
引言
在长期农业生产中,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使单一原始的化学杀虫剂逐渐转变为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对生态造成伤害的害虫综合治理策略。害虫综合治理使天敌对自然的控制力量得到了充分发挥,用以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自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来,利用害虫天敌进行农业害虫生物防治也越来越普及。
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中多种类是农林产业中重要害虫,幼虫期是取食为害的主要时期,几乎全部为植食性。赤眼蜂为卵类寄生蜂,寄主以鳞翅目昆虫为主。许多赤眼蜂被广泛用于多种农业害虫,尤其是鳞翅目害虫的综合防治上。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小蜂总科Chalcidoidea,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是世界范围内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卵寄生蜂[14]。赤眼蜂科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分布,为多食性卵寄生蜂,其寄主范围十分广泛。赤眼蜂科蜂类能以11个目,90多科,1270余种昆虫的卵为寄主,赤眼蜂科蜂类能寄生鳞翅目、同翅目以及鞘翅目等,以鳞翅目昆虫寄主最多,范围广达28个科,其中又以螟蛾科和夜蛾科为最多,分别有164种和147种[58]。因此,赤眼蜂是目前用于现代农林害虫生物防治的最成功的卵类寄生天敌昆虫。
利用鳞翅目天敌赤眼蜂科防治农林产产业鳞翅目害虫,最大限度减少或替代化学农药的使用,既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同时也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赤眼蜂作为生物防治的机制,其中有多种赤眼蜂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并被大量的投放到田间[9]。赤眼蜂室内人工繁殖蜂种质量水平对工厂化生产以及商品化繁蜂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赤眼蜂的科学室内繁育培养是大量推广田间使用的前提,赤眼蜂的质量优良是确保赤眼蜂大量饲养和释放成功的重要前提。
在规模化生产中,寄生率、羽化率、育出蜂平均寿命、雌性比例等都是衡量赤眼蜂田间释放后控制害虫能力的主要指标[10, 11]。当赤眼蜂和寄主卵比例不合适、接蜂时间不恰当时,很容易发生过寄生情况,从而影响赤眼蜂的质量和防治害虫的效果。由于过寄生过程中的营养问题,完成发育的后代会出现适当度降低的情况,例如羽化率、体长大小、寿命、寄生力及雌性比均会下降[1214],以上指标均可以反映过寄生现象的发生,即蜂种质量下降。这些指标又是衡量赤眼蜂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寄生严重时还会导致寄生蜂的死亡。如果接蜂比例及接蜂时间不在合适的范围内,易发生过寄生现象,即无论接蜂比例过大或过小,接蜂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使赤眼蜂品质下降。
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具有广泛的寄主,能够寄生80多种农林害虫,是目前大规模生产的赤眼蜂之一,大量的应用于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1518]。在室内试验中,以螟黄赤眼蜂为供试蜂种,以米蛾卵为供试寄主,以不同接蜂比例及接蜂时间为变量,观察及统计过寄生现象,可以确定螟黄赤眼蜂最适的接蜂比例以及接蜂时间。排除过寄生现象对育出赤眼蜂子代质量的影响,以及过寄生现象对田间规模化使用的负面作用。
因此本试验在室内考察了螟黄赤眼蜂以米蛾卵为寄主在不同蜂卵比和不同接蜂时间的情况下对育出赤眼蜂质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蜂种
螟黄赤眼蜂T. chilonis来自于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分子生态与进化实验室,采自河北衡水,在养虫室内利用米蛾卵长期繁育。试验所用的雌蜂均为26℃下羽化后 24 h 内且没有接触过寄主的个体,接蜂时间统一,然后将所得种群用做相关试验。
赤眼蜂的饲养和试验条件为温度(26±1)℃,相对湿度70%±10%,光周期L:D=16h:8h,羽化初供给10%蔗糖补充营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4132.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