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保鲜方式对梨果实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附件)
目 录
1 引言 1
2 材料与方法 1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1
2.2 样品处理方法 2
2.3 测定方法 2
2.4 测定指标及其方法 2
2.4.1 腐烂指数 2
2.4.2 贮藏品质的测定 3
2.5 数据分析 3
3 结果分析 3
3.1 不同处理对翠冠梨果实腐烂指数的影响 3
3.1.1 微波处理对翠冠梨果实腐烂指数的影响 3
3.1.2热烫对翠冠梨果实腐烂指数的影响 4
3.1.3 壳聚糖涂膜对翠冠梨果实腐烂指数的影响 5
3.2不同处理方式对翠冠梨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5
3.2.1 微波处理对翠冠梨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5
3.2.2热烫对翠冠梨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6
3.2.3 壳聚糖涂膜对翠冠梨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7
3.3 可滴定酸的变化 7
3.3.1 微波处理对翠冠梨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7
3.3.2热烫对翠冠梨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8
3.3.3 壳聚糖涂膜对翠冠梨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9
3.4 可溶性糖的变化 10
3.4.1 微波处理对翠冠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10
3.4.2热烫对翠冠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10
3.4.3 壳聚糖涂膜对翠冠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11
3.5 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12
3.5.1 微波处理对翠冠梨果实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2
3.5.2热烫对翠冠梨果实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13
3.5.3 壳聚糖涂膜对翠冠梨果实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13
3.6 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14
3.6.1 微波处理对翠冠梨果实SOD酶活性的影响 14
3.6.2热烫对翠冠梨果实SOD酶活性的影响 15
3.6.3 壳聚糖涂膜对翠冠梨果实SOD酶活性的影响 16
3.7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 16
3.7.1 微波处理对翠冠梨果实POD酶活性的影响 16
3.7.2热烫对翠冠梨果实POD酶活性的影响 17
3.7.3 壳聚糖涂膜对翠冠梨果实POD酶活性的影响 18
3.8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19
3.8.1 微波处理对翠冠梨果实CAT酶活性的影响 19
3.8.2热烫对翠冠梨果实CAT酶活性的影响 19
3.8.3 壳聚糖涂膜对翠冠梨果实CAT酶活性的影响 20
3.9 丙二醛(MDA)的变化 21
3.9.1 微波处理对翠冠梨果实MDA含量的影响 21
3.9.2热烫对翠冠梨果实MDA含量的影响 21
3.9.3 壳聚糖涂膜对翠冠梨果实MDA含量的影响 22
4 讨论 23
4.1不同保鲜方式对梨果实腐烂率与失重率的影响 23
4.2不同保鲜方式对梨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23
4.3不同保鲜方式对梨果实膜质过氧化的影响 23
4.4不同保鲜方式对梨果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结 论 25
致 谢 26
参 考 文 献 27
1 引言
翠冠梨属砂梨系统是南方早熟梨主栽品种之一。翠冠梨成熟于 7 月中旬,果实大,果形指数0.96,黄绿色、果肉雪白色、肉质细嫩松脆、味甜、汁多、品质上等,有“百果之宗”的美誉。据古农书和古药典记载,梨性凉,味甘微酸,入肺、胃经、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伤津、热咳、烦喝、惊狂、噎隔、便秘等症,还有止咳化痰、滋阴润肺、解疮毒、酒毒等作用。其欢迎程度让之具有相当高的经济效益和开发价值。早、中熟梨品种是我国当前梨品种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国内外各市场供不应求。但其销售时期为酷暑高温,呼吸作用强,极易软化、腐烂,极其不耐贮藏,而失去其商品价值[1]。并且,翠冠梨在贮藏中后期经常出现果皮、果肉褐变,使其品质下降。因此,缓解梨原料的供需是目前首要解决的矛盾问题[2]。
目前常见的梨的贮藏保鲜方法主要有低温冷藏保鲜[3]、气调保鲜[4]、特殊包装材料保鲜[5]等等。低温冷藏保鲜成本高、场地要求比较高;气调保鲜操作困难;传统的化学保鲜技术也会存在药物的残留问题。而热烫处理、微波处理和壳聚糖涂膜处理是物理保鲜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杀死梨果实表面的绝大部分细菌等有害生物,以达到保鲜的目的。这三种处理方法均有具有操作简单、受场地因素小、成本低、经济安全等优点已经日益成为果蔬食品保鲜研究的热点[6]。
本实验对翠冠梨采用微波、热烫和壳聚糖涂膜三种处理方式,研究其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失重率、腐烂指数、可滴定酸、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作为其保鲜效果的评价指标[7],对不同处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出最优的处理方式。为找出翠冠梨经济、环保、有效的保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y/5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