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梅多雌蕊分化进程观察及激素测定【字数:7225】

2024-02-25 17:4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选择单雌蕊品种‘青佳2号’(QJN2)和多雌蕊品种‘大羽’(DY)为研究对象,对其雌蕊数量、雌蕊分化进程以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对单雌蕊QJN2和多雌蕊DY雌蕊分化进程研究发现,DY多雌蕊分化进程与QJN2基本一致。在DY的多雌蕊分化进程中,10月上旬为雌蕊分化期,这一时期雌蕊原基细胞分裂旺盛,花柱和柱头已经分化出来,是梅雌蕊分化的关键时期,并决定了雌蕊的数量。扫描电镜观察两个样品雌蕊表面细胞结构发现两个雌蕊类型具有相似的表面结构和雌蕊形态。通过测定雌蕊分化进程中激素含量变化发说明植物激素参与了多雌蕊的分化和发育过程。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2
前言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 植物材料 4
1.2 方法 4
1.2.1雌蕊数统计 4
1.2.2石蜡切片观察雌蕊分化过程 4
1.2.3扫描电镜观察单雌蕊与多雌蕊表皮细胞形态差异 4
1.2.4梅花芽分化过程激素测定 4
2 结果与分析 5
2.1 雌蕊数统计分析 5
2.2 雌蕊分化进程分析 5
2.3 SEM观察雌蕊表皮细胞 6
2.4 雌蕊发育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 6
3 讨论 7
3.1 植物激素含量及激素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重要作用 7
3.2 生长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作用 8
3.3 细胞分裂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作用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梅多雌蕊分化进程观察及激素测定
引言
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是原产于中国,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在我国分布广泛,栽培历史悠久[1]。同时,梅不仅是我国传统名花,也是一种优良的加工型果树。梅主要分为花梅和果梅,果梅以酸著称,它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及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1],是一种药食两用资源,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研究显示,梅果实浸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提液中的B1对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2]。随着人们对梅果实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梅产业也将逐步扩大,但梅结实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梅产量。因此,提高梅产量可以进一步促进梅产业的发展。
高等植物的花器官发育对于植物繁殖和提高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雌蕊的发育一直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花器官中的雌蕊是由子房、花柱和柱头构成的,其主要功能是为产生的雌配子或含有卵细胞的胚囊受精后的受精卵提供营养,并且在自花授粉和异化授粉中作为识别自交亲和以及自交不亲和花粉的天然屏障[3]。雌蕊发育直接关系到植物的授粉和结实,影响果实的产量。因此雌蕊发育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果梅是子房周位花,花托凹陷呈杯状,花梗极短;花冠径1.9~2.8cm;一般品种雌蕊为51~66枚,最少40枚,最多88枚。雌蕊1枚或多枚,花柱长 6.8~10.1mm,多数品种为7.8~9.5mm,也有一些果梅花雌蕊退化严重,退化花无结实能力。退化花有三种类型,一是雌蕊完全退化呈空心花,二是子房瘦小花柱细短,三是花柱弯曲[4]。
果梅配子体自交不亲和,自花授粉不结实或结实率低,在果树实际生产中,需要配置授粉树。授粉品种必须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且能产生大量发芽率高的花粉;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和力强,产生的果实经济价值高;与主栽品种同时进入结果期,经济结果寿命长;授粉树与主栽品种的距离根据传粉媒介远近不同;授粉树一般是总数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间;授粉树在果园中心的配置方式一般有中心式、行列式、等高栽植等。授粉树的优良与否及与主栽品种的搭配适合程度都对果梅产量有着极大影响,为筛选出个果梅品种的适宜授粉树,前人对不同品种果梅的开花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探讨。高志红等对29个果梅品种的花果特性进行了调查、测定和比较分析,包括花香、不完全花比例及花粉量的调查。在所调查的果梅品种中,不完全花比例差异较大,龙眼、细叶青、四川白梅、铜绿等品种不完全花比例较低,在1%以下,开蒂、小青等不完全花比例高,在70%以上;29个品种每花药花粉量在0~931粒之间,均在1 000粒以下,平均为227粒,早花梅花粉量最高,达931粒[5]。在此基础上,侍婷等针对47个不同的中外果梅品种,调查其中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的比例,并测定了不同品种花粉量与花粉萌发率,使用SPSS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试验表明,不同果梅品种不完全花比例、花粉量以及花粉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6]。实验发现日本梅‘节田梅’花粉量最高可达1265粒,中国梅‘东山李梅’花粉量最大至1208粒;不完全花的现象出现在供试的47种品种中,且不完全花位置不固定,随机性高;花粉萌发率参差不齐,仅仅只有1/4的品种花粉萌发率高于50%,小部分花粉发育正常,花粉不育率高,且其中有6个品种全不育,分别是中国梅‘云南红梅’、‘铜绿’、‘大肉梅’、‘双水大肉梅’、‘胭脂梅’和日本梅‘小梅’。
果梅品种的雌蕊大多发育充实,能够正常受精并结实。梅完全花中通常含有一枚正常发育的雌蕊,但有少数品种含有两至数枚雌蕊,并且部分雌蕊能够在授粉后正常发育形成一花多果。梅中一花多雌蕊和一花多果现象可以提高梅观赏性,并为提高果实产量提供基础。但多雌蕊中也会存在仅有一枚雌蕊结实,其他雌蕊败育现象,影响果实品质。尽管目前对雌蕊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功能作用研究较多,但调控多雌蕊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功能作用研究较多,但调控梅多雌蕊发生的分子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对梅花器官的形成和雌蕊发育的前人进行了许多的研究和总结。对南京梅品种花性状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梅雌蕊有多种形态,单瓣品种雌蕊多发达,1枚雌蕊多数能正常发育并结实,重瓣花雌蕊变化较大,有完全正常的雌蕊,也有完全退化的雌蕊,雌蕊数量不定,最多的为15枚;对所有梅品种的统计表明:136个品种(41.21%)雌蕊数量分布仔1至6个。通过对南京品种梅‘细叶青’品种花芽发育的观察发现,其雌蕊原基的分化高峰期在10月上旬左右 [7]。侍婷等对‘龙眼’和‘大嵌蒂’雌蕊分化进程研究发现,这两个品种雌蕊在九月底时萼片和花瓣已分化较完整,雌蕊正处于分化过程,雌蕊原基还没有萌动,此时为未分化期; 10月中下旬雌蕊原基已经开始萌动,处于分化初期;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入雌蕊分化期,此时雌蕊原基的细胞分裂旺盛,并且分化出了花柱和柱头;12月中旬以后为雌蕊分化末期,开始胚珠的分化 [8]。对梅雌蕊发育的早起研究为我们确定多雌蕊分化时期和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y/564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