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不同浓度aba处理对葡萄果实发育的影响【字数:8023】

2024-02-25 17:3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以“巨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ABA处理,对葡萄果实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花色苷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浓度的ABA处理对葡萄果实的单果重和纵横直径的增进有一定的影响,但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不同浓度的ABA处理促进了巨玫瑰葡萄果皮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降解中,高浓度的ABA处理效果更为明显;ABA处理提高了果皮中花色苷的积累量,促进了果实提早着色成熟,且随着ABA处理浓度的升高,花色苷的积累量逐渐升高。因此,ABA是一种果实成熟调节剂,对葡萄果实具有调控作用。在葡萄果实成熟发育过程中最有效果的果实催熟剂。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 前言 1
1.1 研究目的 1
1.2 研究概况 2
1.2.1 葡萄中花色苷的分布与含量 2
1.2.2 花色苷的生物合成 2
1.2.3 脱落酸(ABA)在果实发育过程的作用 2
1.2.4 脱落酸(ABA)对花色苷合成的影响 3
1.3 研究意义 3
2.材料与方法 3
2.1 试验材料 3
2.2 试验方法 3
2.2.1生理指标的测定 4
2.2.2 RNA的提取方法 4
2.2.3 反转录和qRTPCR 4
3.结果与分析 4
3.1 不同浓度ABA处理对巨玫瑰葡萄外观品质的影响 4
3.2 不同浓度ABA处理对巨玫瑰葡萄内在品质的影响 5
3.2.1 对TSS含量变化的影响 5
3.2.2 对TA含量的影响 5
3.2.3 对色素含量的影响 6
3.2.4对花色苷积累量的影响 7
3.3不同浓度ABA处理对巨玫瑰葡萄发育过程中色素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7
4. 结论与讨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不同浓度ABA处理对葡萄果实发育的影响
引言
前言
1.1 研究目的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 葡萄是一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古老的藤本植物,也是我国主要的果树之一。植物生长调节激素在果实的现代化生产中应用越来越遍及,可以在果树的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促进和调控作用。一切关于植物生长调节激素的研究和发展,是根据植物的内源和外源激素的基础而建立的。我们充分的了解到植物体中内源激素的作用机理和各激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才能利用生长调节剂的有效成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行调控,从而改善植物体内植物激素的含量,以实现提高果实的产量与品质的目标。
果实品质是在市场上决定果实商品价值的主要因素之一。葡萄果实的品质主要包括果实的大小,色泽,糖分,有机酸及其其它风味物质[1]。果实的色泽是鲜食葡萄果实品质的重要决定性元素之一,而果实着色度是判断果实成熟的主要指标。花色苷是一种葡萄果实中给予果皮颜色的基本植物色素 [2]。研究表明,ABA是一种对葡萄花色苷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5]。为了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需要深入了解果实中糖含量的积累和植物代谢机制,并人为地进行调节这个环节。
1.2 研究概况
1.2.1 葡萄中花色苷的分布与含量
花色素苷属于类黄酮化合物,能够赋予植物器官各种颜色,葡萄果实所呈现的颜色与其果皮中花色素的含量[12],它是植物中分布广泛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到目前为止,除了藻类植物之外,其它各门高等植物体中也已经发现了花色苷的成分,涉及27个科,73个属的数万种植物。花色苷是资源丰富,色素色彩鲜艳,安全五毒的一种天然色素,是一类值得人们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天然产物。早在BossPK等认为,葡萄果实中花色苷的合成及其调控涉及7种酶: 苯基苯乙稀酮合成酶(CHS),苯内氨酸解氧酶(PAL) ,黄烷醇一3一羟基类化酶(F3H),苯基苯乙稀异构酶(CHS), 4一脱氢黄烷醇还原酶(DFR),—葡萄糖苷转移酶(UFGT),无色花色素脱氧酶(LDOX),UDP .葡萄糖类黄酮.D [13]。
花色苷是一类黄酮化合物,是由花色素与糖基以糖苷键的结合形式,在植物次生代谢过程中形成的[3]。葡萄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葡萄籽和葡萄果皮中。其中,葡萄籽是以原花青素含量最高,国外开发的“原花色素”功能性食品已被用作原料。
花色苷类是葡萄果皮中最主要的多酚化合物,此外,葡萄皮中含有大量的原花色素,其含量约为花青素的1/31/2,但仍远高于其它黄酮类化合物 [10]。
1.2.2 花色苷的生物合成
花青色的合成是花青素生物合成的核心。葡萄果实表皮细胞的细胞质是葡萄中花色苷合成的主要场所,花色苷主要在液泡中积累[3]。花色苷的合成途径是类黄酮类物质合成途径的一个分支。从来源来看,花青素的碳原子分别来自苯丙氨酸和乙酸,苯丙氨酸是花青素和其他类黄酮生物合成的直接前提,由苯丙氨酸到花色苷大致经历3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从苯丙氨酸到香豆酰辅酶A,它与许多次生代谢共有,该步骤受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活性调控。(2)第二阶段由香豆酰辅酶A到二氢黄酮醇,是黄酮类代谢的关键反应。查耳酮首先由查耳酮合成酶合成,黄色查耳酮异构化形成无色黄烷酮。此步骤可以且缓慢自发的进行,但可以通过查耳酮异构酶(CHI)的催化加速完成。在黄烷酮3羟化酶(F3H)的催化下,黄烷酮在C3位置羟基化,形成无色的二氢黄酮醇,它进一步还原形成无色花青素(又被称作花白素),该步骤由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催化。(3)第三阶段是各种花色苷的合成。原花色素(无色花色素)在花青素合成酶(ANS;又称无色花色素双脱氧酶, LDOX)作用下脱氧转变成有色花青素,然后,通过糖基转移酶(GT)催化合成各种花色苷[4]。
1.2.3 脱落酸(ABA)在果实发育过程的作用
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成熟激素,具有倍半萜的结果。它在呼吸跃变型和呼吸非跃变型果实成熟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6]。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各部位内源ABA含量的上下变化与果实成熟过程的转化密切相关。外源ABA处理可促进内源ABA的合成。提高果实呼吸强度,促进果实成熟进程,包括果实软化,着色,糖分积累等生理效应,是果实成熟与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作用[7]。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y/56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