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候选品种的性状观察鉴定【字数:7353】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 2
1.2方法 2
1.2.1材料的准备与种植2
1.2.2试验指标2
1.2.3统计方法2
2结果与分析3
2.1不同黄瓜种质资源的质量性状分析3
2.2不同黄瓜种质资源的数量性状分析4
2.3主要农艺性状变异分析5
2.4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5
2.5部分黄瓜果实及横切面照片9
3讨论10
3.1黄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10
3.2黄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10
3.3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11
3.4本次试验需改进之处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大学黄瓜候选品种的性状观察鉴定
引言
黄瓜(Cucumis sativusL.,2n=14)隶属葫芦科黄瓜属,因为营养丰富且具美容功效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已是全球十大蔬菜栽培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中国也是世界上黄瓜生产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为了加深对黄瓜不同品种及其杂交后代的农艺性状的研究和理解,提高农艺性状的选择效率,为更好地进行黄瓜品种选育、栽培等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试验通过选取几种不同黄瓜品种的杂交后代,对它们进行农艺性状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的观察以及主要成分的分析。
栽培黄瓜在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的条件下,按其地理分布和生态学特性,可分为华南型、华北型、欧洲温室型、欧美露地型、加工型及野生型6个生态类型[1]。根据前人的研究记录可得知黄瓜新品种的选育及杂交种的优化在使黄瓜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受到破坏的同时,也使栽培品种的遗传背景变得狭窄[24]。而且病虫害的爆发和能源危机迫使研究人员们加速培育表型优异的黄瓜新品种,这更凸显出黄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研究的重要性。在育种实践中,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多样性研究对于新种质引进、亲本选配和品种改良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5]。农艺性状不只由基因决定,而是基因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分子标记技术相比更加经济和直观,是目前用于研究种质资源的常见手段[610]。近年来农艺性状分析已经在黄瓜、西瓜、水稻、玉米[1115]等作物上得到广泛地应用并且成果显著。本次试验对13份黄瓜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为黄瓜种质资源的评价以及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栽培黄瓜品种以及栽培目的具体见表11。
表11 栽培所用黄瓜品种及目的
Table 11 Cucumber varieties and purposes for cultivation
材料编号
Material code
原始编号
Original code
18390S
wynia×南水2号
18397S
长春密刺×一休弱雌
18398S
南水2号×短瓜型抗霜霉病材料开花早1
18399S
津优335×津优301
18391S
碧玉黄瓜
18392S
津优35
18393S
南水2号(EC1)×一休分离小叶黄瓜(G)
18389S
一休小叶(G)×一休小叶黄瓜(M)
18324S
7011A(G)×Hazerd
18395S
南抗1号正交
18396S
南抗1号反交
18383S
宁运3号
18459S
南水3号
1.2 方法
1.2.1 材料的准备与种植
2018年3月初将所需黄瓜品种种子催芽,在白马基地日光温室内进行育苗;
2018年4月上旬将温室内的幼苗炼苗后(如有必要),移栽至网室内;
2018年5月初进行吊蔓操作,开始进行性状观察,持续到5月19日。
1.2.2 试验指标
每个品种随机选5株,进行24个主要农艺性状(见表12)数据采集,其中植株的性型1个,生长势1个,茎相关的性状4个(主蔓节间距、主蔓茎粗、主蔓分枝性和主蔓雌花节率)、叶相关的性状4个(叶片形状、叶色、叶片长、叶片宽)、早熟性相关性状1个(第1雌花节位)、果实相关性状13个(子房表面刺毛类型、果实形状、果实长、果实横径、果皮颜色、表面光泽、果实刺瘤、单果重、果肉厚、果肉颜色、心腔/横径、含糖量、干物质重)。其中质量性状12个:植株性型、主蔓分枝性、叶片形状、叶色、子房表面刺毛类型、果实形状、果皮颜色、表面光泽、果实刺瘤、果肉颜色、心腔/横径,数量性状有12个:主蔓节间长、主蔓茎粗、主蔓雌节率、叶片长、叶片宽、第1雌花节位、果实长、果实横径、单果重、果肉厚、含糖量和干物质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y/56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