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果梅品种‘小绿萼’花芽分化进程初步研究【字数:5777】

2024-02-24 17:3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为了掌握果梅品种‘小绿萼’花芽分化的规律,确定‘小绿萼’雌蕊分化的确切时间,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果梅品种‘小绿萼’雌蕊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花芽的纵切面解剖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小绿萼’品种的雌蕊有三种类型无雌蕊型、单雌蕊型和多雌蕊型,此外,‘小绿萼’花芽雌蕊分化进程划分为雌蕊未分化期、雌蕊分化初期,雌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末期这4个时期。本试验为进一步了解果梅中不同类型的雌蕊分化过程及发育机制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引言(或绪论)2
1 材料与方法3
1.1 材料 3
1.2 方法 3
1.2.1 果梅品种‘小绿萼’雌蕊类型统计3
1.2.2 果梅品种‘小绿萼’雌蕊分化进程形态学观察3
2 结果与分析4
2.1 ‘小绿萼’雌蕊类型4
2.2 ‘小绿萼’雌蕊分化进程分析4
2.2.1单雌蕊花雌蕊分化进程4
2.2.1 多雌蕊花雌蕊分化进程5
3 讨论 6
致谢7
参考文献7
果梅品种‘小绿萼’花芽分化进程初步研究
引言
果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属于蔷薇科李属植物,原产中国[1],其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净血、杀菌的作用,是重要的健康食品之一,主要用于加工果脯和梅酒等。果梅及其加工品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休闲食品。在中国的广东和云南等地民间都有用梅做菜的传统;在日本,梅是佐餐的必需品,梅酒和饮料也很畅销。梅果实作为中国梅产区重要的出口创汇果品之一,年需求量很大。但由于果梅产量偏低,产业化发展被严重制约[2]。
花芽分化是指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茎上一定部位的顶端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原基,而分化出花的各部分原基或各部分原基,最后发育形成花或花序的过程,是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重要标志[3]。一般花芽分化可分为生理分化、形态分化两个阶段。生理分化指的是芽内生长点在生理状态上向花芽转化的过程;而形态分化则是在生理分化后开始花芽发育的形态变化过程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4]。花芽分化是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阶段,会受到光照、温度、营养、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植物体内各种激素的共同作用、互相协调,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形态建成过程[5]。花芽分化会直接影响植物开花的数量、质量及坐果率,并进而影响果实产量的多少和品质的好坏,因此,研究并掌握果树花芽分化的规律,对于生产上合理调控花期及栽培管理以保证开花的质量、提高果实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6]。
果梅品种‘小绿萼’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但产量一般。因此,为了掌握‘小绿萼’花芽分化的规律,确定‘小绿萼’雌蕊分化的确切时间,寻找‘小绿萼’果实产量一般的可能原因和解决办法,为今后了解果梅中不同类型的雌蕊分化过程及发育机制奠定基础,现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果梅品种‘小绿萼’雌蕊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花芽的纵切面解剖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和分析,并通过统计分析‘小绿萼’雌蕊类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的果梅品种‘小绿萼’均为株龄5年以上的实生苗,以株距3m、行距5m栽植于大学国家果梅种质资源圃,采取常规栽培管理方法。
1.2 方法
1.2.1 果梅品种‘小绿萼’雌蕊类型统计 分别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和2018年3月的盛花期,调查‘小绿萼’雌蕊类型,随机在三棵树上分别观察200朵花,统计其雌蕊类型,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其显著性差异,差异水平为0.05。
1.2.2 果梅品种‘小绿萼’雌蕊分化进程形态学观察 从9月中旬开始每隔7天取样1次,随机采集20~30个芽。根据文献中所述的石蜡切片方法进行实验[78],具体步骤如下:固定,摘得的材料需要迅速投入固定液,本次试验中选用FAA固定液对花芽进行固定。FAA固定液用量大约为花芽材料总体积的20倍,要使花芽完全浸泡在固定液中,才能使固定液快速浸透材料。脱水及透明,将花芽从固定液中取出后,进行脱水,具体步骤如下:(A:酒精 X:二甲苯)70%A(2h)→70%A(2h)→70%A(2h)→80%A(过夜)→85%A(2h)→95%A(2h)→100%A(1h)→100%A(2h)→1/2A+1/2X(1h)→1/2A+1/2X(1h)→X(1h)→X(1h)。渗蜡,将花芽取出放入蜡杯中,加入石蜡至蜡杯2/3处为止,盖上盖子放入37℃温箱中24h,之后去掉盖子,将温箱温度调至56℃放置5天,后将材料转移至装有熔点为6062℃的石蜡的蜡杯中,将温箱温度调到70℃,每2小时换一次石蜡。共换蜡三次。包埋,准备好包埋需用的纸盒(用光滑且有一定硬度的纸叠成约为10cm×6cm×2cm的纸盒),将纯的液态石蜡倒入纸盒,用镊子迅速把花芽按照一定的间隔和需要的切面方向摆放整齐,进行包埋后冷却至彻底凝固。将包埋好的花芽材料从纸盒中取出,用刀片切割成小块,每块石蜡块中包含一个花芽,并修成合适的形状,注意上下面尽量平行。将蜡块用烧热的蜡铲固定在小木块上,注意使花芽材料的切面与木块固定面平行。切片,将粘有蜡块的小木块在切片机上固定,调整切片厚度为10μm进行切片。切片时注意要一边转动切片机一边用挑针将切下来的片摊开成蜡带,若在切片过程中蜡带偏向一边,要及时修正蜡块以保证切片的连续性和方便后续操作。切片时需注意若切片机旋出过多要及时调回去以免影响切片连续性。粘片及烘片,滴一滴粘片剂在干净的载波前中央,涂抹均匀后滴蒸馏水,取中部的具有代表性的蜡带,切成小段平贴在载玻片上,然后将载玻片放到温度调至40℃的恒温展片台上进行烫片,烫平后将其移至边缘使载玻片上的水分充分烘干。注意要保证蜡带充分烫平但不能烫片过度。脱蜡及染色,将片子取下准备进行脱蜡和染色。脱蜡及染色具体步骤如下:100%X(30min)→50%X+50%A(30s)→100%A(30s)→100%A(30s)→1%固绿(用95%A配制) (30s)→100%A(30s)→100%A(30s)→50%X+50%A(30s)→100%X(30s)。经固绿染色后要充分洗脱浮色以免影响观察。大量进行脱蜡和染色时要注意及时更换缸中的试剂以免影响染色效果。封片,取出染好色的片子平置于实验台上,在载玻片中央位置滴一滴中性树胶,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从一侧倾斜一定角度接触树胶,慢慢盖上,待盖玻片与树胶完全接触后,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以赶走气泡并使树胶尽可能均匀。注意树胶用量不能过多,用镊子压盖玻片时用力要轻以免盖玻片碎裂[910]。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y/56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