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地再生的景观探究肉联厂旧址景观规划设计(附件)【字数:8559】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综述3
1.1废弃地的概念 3
1.2废弃地的特征 3
1.3废弃地再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4
1.3.1废弃地再生的国内研究现状4
1.3.2废弃地再生的国外研究现状4
1.4废弃地的再生方式4
1.5废弃地的再生策略5
1.6废弃地再生的景观案例5
1.7结论与展望8
2规划设计说明8
2.1项目概况分析8
2.1.1基本概况8
2.1.2区位分析8
2.1.3文化背景分析8
2.1.4场地现状分析8
2.2设计定位9
2.3设计原则9
2.4设计目标9
2.5设计依据9
2.6设计概念与构思9
2.7总体设计10
2.7.1功能分区设计10
2.7.2道路交通设计10
2.7.3主要景观节点设计10
2.8专项设计10
2.9技术经济指标10
3致谢11
参考文献11
附图 下关文化体育中心——南京肉联厂旧址景观规划设计
废弃地再生的景观探究——南京肉联厂旧址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引言
1 综述
1.1 废弃地的概念
废弃地是在以前的工业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农业、城市建设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形式中,因使用不当或规划变动而荒废,不经治理就无法再利用的土地。主要包括废弃矿区、采石场、关闭的工厂、停用的商业建筑、垃圾填埋场、工程废弃地、弃耕地、战场废墟等等[1]。
1.2 废弃地的特征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废弃地的原始生态环境难免发生改变,甚至遭到污染与破坏。同时废弃地也通常会遗留下大量人工的痕迹,如建筑物或构筑物等等。简而言之,废弃地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2]。
(一)景观特征,废弃地以人工景观为主,一般是工业景观,废弃的工厂、管道、机械等,或是经过人工改造受到大幅影响的自然环境,如矿山、废弃荒地等。
(二)生态特征,由于受人类活动,其中大部分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废弃地生态多遭到破坏,且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包括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甚至空气污染。
(三)文化特征 废弃地也是人类历史的一个产物,记载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很多废弃地留有历史遗迹,亟需保护。
1. 3 废弃地再生的现状研究
1.3.1 国内废弃地再生的研究现状 我国废弃地再生的典例最早可以追溯到浙江绍兴的东湖,汉朝与隋朝期间此地本为采石场,而于清代经过改造,成为了虽为人作,宛如天开的风景名胜之地。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废弃地的大量产生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并产生了一些尝试,如广州岐江公园等。此外,大量废弃地利用其废弃场地与建筑也被重新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如北京798,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上海1933老场坊等,为废弃地重新注入了商机与活力。
1.3.2 国外废弃地再生的研究现状 国外的废弃地再生探究要比国内早一段时间,且经历了各种探索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19世纪末随着大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市环境越来越恶化。1857年,美国著名景观师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Olmsted,1822~1903)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中央公园本是一块城市废弃地,而奥姆斯特德开创了利用废弃地建造城市公园的先河。同时欧洲也开始着手于废弃地的改造,如1863年建造的法国的比乌特绍蒙公园的前身就是采石场与垃圾场,但经过设计师的改造,通过适当保留与生态技术手段的实施,使其焕然一新[3]。
进入20世纪以来大量的废弃地再生如雨后春笋,50至60年代由于新建筑思潮的发展,废弃工业建筑得到重视。而70年代,由于恢复生态学的兴起,废弃地的再生又增添了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这期间涌现了大量矿山公园,如美国西弗吉尼亚的矿区中建立起来的罗根州立公园(Chief Logan Park)。步入8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技术也愈加成熟,可持续发展战略被广泛认可,美国农业部科学家也研发出可用植被来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法,为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80年代至90年代,由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工业迁移郊区亦或衰败,城市中产生了大量废弃地。欧美国家纷纷对城内废弃地进行再开发。例如,英国对伦敦码头区以及利物浦肯德码头区等进行了改造[4],法国巴黎的雪铁龙公园,以及德国鲁尔区的重生与埃姆舍公园,已经成为了废弃地再生的典范之作。
1.4 废弃地再生的方式
废弃地由于类别多样,往往需要因地制宜,一般来说废弃地可以再生为生产用地、公共用地、发展用地以及军事用地等[5]。
(一)生产用地,主要用于农林渔牧业。
(二)公共用地,主要作为绿地或公共开放空间,公园、广场都非常常见,如国内的中山岐江公园、法国巴黎的雪铁龙公园等。
(三)发展用地 可以为工商业、房地产业、各种第三产业提供场地,以及作为开发区、产业园区等。例如国内的南京1965文化创意产业园、上海1933老厂坊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y/56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