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意象·相遇契机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附件)【字数:15074】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综述1
1.1 居住区景观设计意义2
1.2 居住区景观设计布局2
1.3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3
2 国内外居住区景观的历史与发展3
2.1 国内居住区景观的发展脉络3
2.2 国外居住区景观的发展脉络4
3 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趋势4
3.1 强调景观设计中文化性和艺术性5
3.2 植物配置强调环境景观的季象体现5
3.3 强调户外交往空间的塑造5
3.4 强调以使用者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5
3.5 强调环境设计中的可持续和绿色生态设计5
3.5 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影响5
4 结论5
5 设计说明6
5.1 设计区位概况6
5.2 区域自然条件分析6
5.3 区域植物类型分析6
5.4 区域历史文化分析6
6 设计场地分析6
6.1 场地位置6
6.2 场地周边关系7
6.3 场地概况7
6.4 场地适应性分析7
7 方案构思7
7.1 构思背景7
7.1.1 邻里发展趋势7
7.1.2 环境意象7
7.1.3 环境意象居住区用户活动类型分析8<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br /> 7.2 概念主题8
7.3 概念解读8
7.3.1 自发性活动8
7.3.2 社会性活动8
7.4 设计目标8
7.5 空间表达9
8 总体设计9
8.1 区域划分9
8.2 景观视线分析9
8.4 公共设施规划9
8.5 道路交通规划9
8.6 种植设计9
9 专项设计10
9.1 节点设计下沉舞台空间10
9.1.1 节点区位10
9.1.2 节点平面图10
9.1.3 节点剖面图10
9.1.4 节点效果图10
9.2 节点设计看山园10
9.1.1 节点区位10
9.1.2 节点平面图10
9.1.3 节点剖面图10
9.1.4 节点效果图10
9.1.5 节点跌水构造大样10
9.3 节点环境小品设计景墙组合10
9.3.1 设计说明10
9.3.2 设计尺寸10
9.4 环境小品设计桥带座椅10
9.4.1 设计说明10
9.4.2 设计尺寸10
9.4.3 效果图10
9.5总体鸟瞰图10
总结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居住区景观设计家园意象相遇契机
引言
引言
1 居住区景观设计概念
居住环境与人的居住生活行为密切相关,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其居住环境,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好坏对居民生活的质量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居住区景观设计指结合居住区当地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特色,对居住区的环境空间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其中包含园区的划分,道路合理性的设计、小品及设施的安置、地形的改造、植物的配置等,将居住区营造成为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安全舒适且满足居民要求的环境空间。在此设计过程中,既需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使居住区整体风格融合协调[1]。
1.1 居住区景观设计意义
居住区景观的可持续性是景观建造的基础、是在人为营造的环境中与自然融合的桥梁,符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才能有效的发挥环境作用,产生有益于人类的反馈,使生存环境质量提高,从而协调居住区园林景观形成一种有序、稳定、可持续的居住区小气候景观系统。欣赏景观之美是人们潜意识本性的驱使,景观的美观可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观念和品性修养,提升个人的修养和情操,让居民感受到一种“美”的融合,体会到身边事物的美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使这样的“家园”更具有号召力,更具有温馨的气息[2]。所以设计者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创新,设计以人为本,结合全新的设计理念,使居住区景观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效果(计成 1582),将居住区建设成为人们认可的美好家园[3]。
1.2 居住区景观设计布局
1.2.1 外围绿化 居住区的外围绿化通常是市政绿地的一部分,作为住区内外绿地的过渡。如外围有工厂或其他污染源,外围绿化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护,是一个缓冲地带。外围绿化达到一定宽度时,可有效地阻止噪声和尾气的污染。居住区外围绿化,可根据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我国的亚热带、热带地区,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住区边界植物栽植的密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空气的流通,造成居住区内闷热潮湿的小气候;而冬季寒冷的北方,可以在住区的主导方向栽植深根性的常绿乔木,阻挡寒风侵袭,必要时可结合微地形,营造局部温暖的小气候[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y/560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