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城品小区景观规划设计(附件)【字数:16042】
目录
序号
名 称
数量
备 注
1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
2
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1
3
毕业论文(设计)正本
1
4
1
5
1
6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和综合评定成绩表
1
7
其它
2015年 6月5日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对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居住区是城市结构组成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城市发挥其功能的重要载体,所以居住区的建设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2]。国内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逐渐回归于传统、注重生态,通过对国内外居住区景观相关规划设计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总结较为具体完备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方式与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课题的意义在于通过提升居住区景观建设水平,实现在满足居民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节约型居住区景观的生态效益,从而构建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景观形态。
南京世茂城品小区位于软件大道与安德门大街交汇处,身处软件谷,邻近楚翘城和雨花客厅,毗邻南外雨花分校,南邻凤凰新城二期。南京世茂城品作为一个低建筑密度的住宅区,也是一座城市综合体,在满足宜居功能的同时,也为周边区域提供一处具有生态效益的绿地景观。
国外的住宅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居住区绿地设计指导原则,法国 1994 年出台了居住区绿地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住宅组团绿地、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的绿地定额、服务半径、绿地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20 世纪末,美国的凯特奥利维亚塞申斯提出“绿道网络”的概念,使居住区绿地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化影响城市热量平衡 [3]。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人口密集、不透水表面增多、绿地减少等一系列问题[4]。城市化引起人口和产业的高度聚集,导致人为排热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不断增加。同时还排放大量粉尘、二氧化碳等[5]。国外生态居住区景观规划经过长期的开发与探索,已经拥有了扎实的实践经验和建立了比较全面的理论体系。
我国居住区景观的发展演变大体可以梳理并分为起步、发展、多元化发展三个阶段。居住区环境的演变规律发展过程及居住选择由血缘向地缘关系演变。我国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研究起步晚,在实际规划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甚至有一些误区,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未能全面实现熟练掌握并运用生态技术到居住区景观中。上一世纪 90 年代以后是国内居住区景观风格多元化的发展阶段时期,这些景观风格各具其特色的表现形式与其存在着文化、生态、生活的共性。生活方式、居住模式、文化审美三个主要因素影响居住区景观风格发展演变。近年来居住区景观逐渐向传统文化回归、注重绿色生态、营造生活氛围的三个发展趋势 [7]。
改革开放后南京居住区结构的变化及居住区环境演变的过程从小区绿化阶段到居民参与设计,力争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小区,形成回归自然的健康社区环境,同时与城市文脉整合但又有一定精神文化内涵的环境将是未来居住区环境发展的方向 [8]。
居住区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影响城市环境的景观面貌,同时也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脉络,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充分的了解地域文化、景观特色,做到人为本,合理的利用地域元素进行住宅区的景观创作,有利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利于维护生态 [9]。因此,应当结合场地的自然地貌景借鉴国内外合适的景观设计手法及元素 ,掌握生态节约相关原则,了解当地居民的需求,联系城市景观轴线来完善植物配置及景观小品的设计,从而为居民及周边提供融入城市生态群落及功能结构,令人感到舒适的高质量居住区景观与生态效益。
南京世茂城品居住区世茂城品选址在金陵主轴、国际腰封交汇处,占据未来城市新中心的位置,周围地铁交通便利,教育与商业等配套设施齐全。景观方面应结合南京山水城林的城市景观,联系生态节约与宜居乐居的项目理念,综合整体性、舒适性、人文性、生态性,改变千城一面的景观模式;同时,景观设计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少用硬质景观,景观建筑不宜多[10];发展竖向绿化,提高空间使用率。
参考文献:
[1] 段战锋, 邹志荣, 吴雪萍. 浅析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9):18471848.
[2] 游宇中. 自然生态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3] Cola L D. Fractal analysis of a classified Landsat scene[J]. 1989, 55(5):601610.
[4] Arnfield A J. Arnfield AJ. Two decades of urban climate research: a review of turbulence, exchanges of energy and water, and the urban heat island. Int J Climato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03, 23(1):126
[5] Chen S, Hu Z, White M A, et al. Lidar observations of seasonal variation of diurnal mean temperature in the mesopause region over Fort Collins, Colorado (41°N, 105°W)[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2000, 105(D10):12371–12379.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y/56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