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背景下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字数:】
摘 要
在线教育使得人们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进行学习,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变成了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也要求学生在在线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选取了身边部分三线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及教师,分别对其进行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存在:认知策略有待提高,部分积极情感体验缺失,执行线上学习计划的能力较弱,自我评价不全面等问题。为继续探究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和分析访谈结果,针对问题分别从学习者个人、家庭、教师和学校方面提出了:学生要学会合理利用笔记,及时调整心态和树立信心,制定学习计划配合学校进度,定期总结和反思;家长要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及时提供帮助;教师要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数字化培训等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在线教育;自主学习能力;小学高年级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地丰富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教育教学模式也逐步从线下走到线上,推动着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的“灵韵”不再是以“粉笔”为主要教学工具的“农耕时代”,而在于教师如何合理正确地使用“新媒体”,帮助学生进行信息分辨整理、知识整合创新、价值澄清重构,以确立其自主性的同时也将重新树立不同于昔日的教师权威。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及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推出,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新理念,网络知识系统和在线优质课程的教学资源将成为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1]。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2020年初,全国大中小学校受疫情影响推迟开学,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用户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在线教育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在线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便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应用,未来也将满足新时代的学生更多的学习需求,师生应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进行学习。
(二)研究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究在线教育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发现和分析学生在在线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及建议,促进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研究意义
在信息技术时代,学习者按照个别差异进行在线自主学习,满足了学生的个人需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积极性。小学高年级学生相较低年级学生来说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及时有效地使其养成在线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长远性意义。中小学的在线教育产品虽然在一线、二线城市来说相较普遍,但三线城市的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现状也不容忽视且值得深思。因此,笔者力图通过对三线城市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使用网课半年以上)进行深入访谈和分析,发现现阶段学生使用在线学习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加以结合近期在线教育的相关时事和政策,为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提供一些可行的策略及建议,进而提高其在线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提高学生的在线学习成效,促进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
文献法:通过查阅CNKI,搜集有关小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文献,了解我国小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中国知网的现有文献来看,目前对自主学学习能力的研究,在CNK数据库中共23,162篇,但有关在线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较少,在CNKI数据库中共1,548篇,并且研究集中在大学或高中阶段,以小学阶段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则很少,在CNKI 数据库中共103篇。因此本课题筛选出对论证有用的资料加以综合归纳。
访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结合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自行编制了不同主体的在线自主学习访谈提纲(见附录A、B)及其相关维度,以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进行深入调查,最终确定本文访谈提纲(见表3-3、表3-9)。本研究针对学生主要从认知加工方面、情意方面、行为方面、评价方面这四个维度来进行访谈和分析,了解小学生高年级在线自主学习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教师主要从对网课及其相关自主学习的看法及意见、如何看待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差距、参与网课的实际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在线教育今后发展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了解教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态度和看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1.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3]。本文中所指的是学生在校外运用网络进行线上的非同步的网络课程的教育活动。
2.小学高年级学生
小学高年级主要指小学五、六年级阶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大致在十到十二岁。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可知,高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具有逻辑性、可逆性,但仍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来发展完整地逻辑性思维体系。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在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独立思考和追求成功的体验,有较大的好奇心和较强的创造力,能较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虽然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条件,但仍不能完全脱离他人的指导独立学习。
3.在线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本人认为,小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借助手机、iPad、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在线自主学习网络课程时,能够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或策略,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合理把握学习时间并能够适时调控自己学习活动的能力。
二、在线教育下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在线教育起源于美国,美国注重在线教育在当代基础教育中的作用,更多地关注学生、关注学习、关注对21世纪技能的培养。美国宾特里奇教授把自主学习看成主动建构的过程,即学习者在获得知识过程中能根据自身需求先确定学习目标[4],进而更好地调整学习行为,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被动生成的,是跟随自身需求产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了这一行为的发生。随着美国智能化触屏手机、平板的普及,让在线教育在中小学生课外中引发了新潮,特别是翻转课堂、慕课的兴起,促使美国中小学在线教育课程拥有更广泛的反馈机制和教学评价内容,做到教、学、研等产业结合的责任促进教学知识能力的增长[5]。我国也应当借鉴其经验,弥补我国中小学在线教育课程的不足,为中小学生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斯宾塞在他的自我教育原则中提出: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原则是使学生能正确地教自己,学习者努力发现的东西,比别人告诉他的要理解得好得多[6],也说明教师应多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探究和发现。Azar、Beheshteh 和 Leila 将自主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这三个维度,对其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自主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7]。Winner 和 Butler 基于信息加工的观点提出了将自主学习过程分为:解释任务特征和要求,设置学习目标,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和生成学习结果[8]这四个步骤。也就是说,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来解释学习任务的相关要求,从而明确好学习的目标,基于此,再通过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将学习策略运用到学习任务的解答中,生成可观的学习结果。Pilling-Cormick 提出了其自主学习过程模型由控制因素、学生和教育者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一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等三项要素构成,而“控制因素”是指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调控能力,是自主学习过程的核心[9],当然还包括社会制约、环境特征、学生特征和教师特征这些影响因素,而他认为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共同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效果更明显。基于上述,为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分析展开奠定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在吕森林看来,在线教育是一种新型互动教学形式,只要通过互联网构成的学习行为,都可统称为在线教育,他进一步指出师生分离是在线教育的本质特征,在线教育更多地成为课堂和校内教育的补充,不能够全面承载整个教育的职能[10]。范君彦指出,在线教育是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下的一种在线学习模式,在线学习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作为媒介的学习方式,是使用网络传递、交互或导学的学习方式[11]。可见,在线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手段和学习方式,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需要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起来。
叶葵英从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网络教学的优势,并加以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总结出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存在自我总结反思能力弱、教师不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这两方面的原因[12]。夏凤龙、王菲菲提出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自主学习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平台繁多、设施投入不足、教师的信息化素质的缺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并针对这些问题来对平台提出有效的意见,为学生为充分利用移动互联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性和高效性[13]。庄榕霞、杨俊峰等人通过调查研究对数字化学习能力的要素进行具体的归纳和总结,建议可以从认知加工、信息素养、学习意愿和学习行为管理四个维度来测评其能力[14],为本文的相关维度提供了借鉴和思考。目前国内在线教育模式尚未成熟,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不少,因此更需要结合在线教育的具体实情来分析和发现问题。
余胜泉认为未来教育偏向于学习者的需求,互联网教育有可能实现教育的终身性。他提出教师要转型成学习过程的设计者,课程转型要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融合,校园课程应采用数字信息化管理,评价可借助科学技术从不同维度给予学生更准确的评价这四方面策略[15]。左晓琴认为在移动学习中的自主学习
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仍需加强培养学生移动学习素养,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资源获取、学习评价和反馈策略进行有效引导[16]。而谢幼如、邱艺等人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提出要创新在线教学设计理论、加强在线教学规范指导、优化在线教学条件保障和提升师生在线教学胜任力等关键措施来推动在线教学方式创新[17]。综上,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教学发生改变,师生都在根据自身需求寻找最切实可行的方案。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现状访谈与分析
(一) 小学生高年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基本情况调查
1.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人通过参考相关研究整理,针对学生和教师分别设计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在线自主学习现状》的访谈提纲,在2020年1月到4月里,分别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及教师进行深入访谈,访谈地点均在学生家庭住址,访谈形式为一对一面谈、微信视频访谈,访谈时间大都在30-60分钟之间。
2.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文调查的4名学生就读于漳州市平和县某小学的五、六年级,均来自农村但家庭条件都比较良好,以下是访谈人员的基本特征介绍:
学生A:数学学习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学习比较轻松,并能做到自觉记录笔记。
学生B:平时上课专注力不够,做题较为随意,没有章法,数学学习成绩基本在“良”或“合格”中徘徊。
学生C:面谈过程中发现C同学聪明但成绩中等,学习上不努力,不主动,上课一般都不太想听,所以一般很少记笔记。
学生D:同学成绩中等,平时也努力得认真学习,平时上课挺认真的,但是老师讲的好多都不太懂,但还是记笔记希望下课把它看懂。
教师A:任教两年的五年级数学老师,是一位幽默,可爱的老师,喜欢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的知心姐姐。
教师B:是一名任教28年的资深教师,厦门市某小学的校长。在微信访谈的过程中,发现老师是一位儒雅和蔼的老师。
表3-1、3-2是整理出的受访小学生与受访教师的基本资料:
序号
年龄
性别
年级
学习情况和习惯
网课学习情况
家庭背景
访谈次数
学生A
11
女
五
成绩优异,学习惯良好
已学习一年,一周4-6次
父母都是生意人,偶尔询问学习情况
3
学生B
12
男
六
成绩较差,学习习惯较差
已学习半年多,一周3-5次
白天父母上班较忙,晚上爸爸会监督学习
3
学生C
11
女
五
成绩中等,学习习惯较差
已学习半年多,一周3-4次
爸爸在外经商,妈妈在家带孩子
2
学生D
12
男
六
成绩中等,学习习惯良好
已学习一年,一周5-6次
父母在家经营茶叶店,较多地陪伴孩子学习
2
表3-1 访谈学生的背景资料
表3-2 访谈教师的背景资料
序号
年龄(岁)
教龄(年)
性别
所在年级
所任科目(是否班主任)
所在地区
访谈次数
教师A
26
2
女
五年级
数学(非班主任)
莆田市
1
教师B
52
28
男
六年级
数学(校长)
厦门市
1
(二)小学生高年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的访谈情况分析学生访谈
(1)访谈内容设计思路
本人通过参考相关研究整理,并根据本文的调查方向,围绕本文的论点设计了19个问题,分为五大模块,包括认知加工、情意方面、行为方面、评价方面和其他方面进行分析,对四名学生(至少坚持一学期学习的)的数学网络课程学习的实情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以期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在线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访谈提纲具体如表3-3,
表3-3 访谈提纲
评估维度
对应内容
访谈提纲
认知加工方面
对网课及其相关自主学习的认识
你使用数学网课进行学习的原因是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自主学习的?
你认为应该怎么进行自主学习?(追问:你觉得自己做到了吗?)
你觉得网课的进度与学校教学进度一致吗?
你所学习的网课主要是针对课前预习、对学校正课的补充或课后的作业及习题测验复习?
你在网课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上有没有好的建议?
情意方面
对网课的喜好、与学校正课的比较
你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能学会老师讲的所有知识点吗?(追问:你的学习成绩如何?)
你觉得在网课学习过程中与学校上课有什么差别?(追问:你更喜欢哪种教学?为什么?)
你认为在网课的学习环境中应如何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行为方面
使用网课的实际情况
你在网课的学习过程中,能学会老师讲的所有知识点吗?
谈谈你在网课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你在网课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什么干扰?
你使用网课进行学习多长时间了?(追问:一周上几次课?每次课上多长时间?)
评价方面
使用网课的效果与评价
你认为数学网课的学习有没有达到你的初衷?
网课的学习遇到的这些困难和问题你预料到了吗?
你认为在网课的学习过程中影响你进行自主地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其他方面
17.你的父母平时经常监督、辅导你学习吗?
18.你们班有多少同学也参与数学的网课学习?(追问:他们坚持了多久?)
19.你是否推荐成绩比你好/差的同学参与网课学习?(2)访谈结果分析
①认知方面
在小学阶段,学生仍然较多地习惯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对于自主学习的理解较为片面。访谈的结果表明,网课进度与学校教学没有完全一致,易受平台方面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的影响,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在线自主学习起到的作用也因学生的差距而不同,关于学生们对网课及其相关自主学习的认识,如表3-4,
表3-4 学生们对网课及其相关自主学习的认识
学生A
她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发的学习。首先,放学要先做功课再自由活动;其次,能做到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最后,要能够做到整体复习并巩固好知识点。她坚持放学做好作业,还自觉使用网课学习来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建议要善于独立思考后再寻找老师和父母的帮助。
学生B
属于任务型地完成学习,主要取决于老师和家长布置的作业;他认为课上好好学习,课后要认真复习、做完作业。对他而言,很难做到自主学习,只是简单地通过网课来对学校正课进行补充,做做笔记,在线自主学习起到的作用也就不大了。
学生C
自己主动地学习。要做到克服自己的缺点,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和做好预、复习。经常是想起来才开始对学校正课进行补充,但在线学习对她来说还是有点帮助。
学生D
他认为自主学习是认真学好每一道题,学好每一个知识点。要做到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和学会总结。而他缺乏的是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的学习技巧。反复的进行学习有助于他成绩的提高。
②情意方面
关于对网络课程与学校正课的比较,访谈中发现大多学生仍喜欢在学校上课的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而网络直播、录播课程让学生有了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他们只要在能上网的地方,就可以开展学习。学生往往在主动观看教学视频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从中也能发现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自主学习能力强度不同,导致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差距在不断的拉大。学生对于在线学习与学校正课的看法对比,如表3-5,
表3-5 学生对于在线学习与学校正课的看法对比
学生A
更喜欢在学校上课,即使她成绩优异也乐于有老师和同学陪伴的学习环境。同时,她认为在在线学习里要针对自己的需求制定学习计划,要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学生B
偏爱于在学校上课,自我监控能力较弱。学习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学习计划,选择性地进行学习。
续表3-5
学生C
喜欢在学校上课,不懂得可以及时提问并得到反馈,认为在学校里面与同学一起学习,不容易疲劳。但她也希望能克服不认真听课的习惯,学会克制自己。
学生D
更喜欢网课,因为网课有录播形式可以提供他反复倒放的课程进行学习,但由于观看的时间过长,同时又少了同伴效应的作用,自主性会削减。
③行为方面
关于使用网课的实际情况,学生对于在网课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学会老师讲的所有知识点,大多表示有的知识点与学校的基本类似,有的知识点仍然没有完全掌握,没有教师的监督与管理,学生们普遍情况是上完网课没有及时询问问题或者回放观看导致的疏忽,由于每个学生自主性能力不同,每次使用网课的时间多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最短的是十几分钟,学生在网课学习过程中易遇到的问题和干扰的因素颇多,如表3-6,
表3-6 学生使用网课的实际情况
学生A
易受小伙伴的影响;网课老师讲题的方法并不是都适用自己的。
学生B
他觉得的网课的形式不同于学校课堂教学,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家长在身边玩手机干扰学习、遇到不会的知识没能得到他人及时的辅导。
学生C
她认为网课的交互性体验较差,容易想玩会手机游戏。
学生D
网课有提供回放的课程所以就没那么认真地进行学习,效果没有想象中的好。
④评价方面
通过访谈可知,学生多认为上网课能使自己提高成绩,但学习效果因人而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判能力还较薄弱,这也直接导致了低的自我强化能力,使脱离了家长和老师的监管后没能很好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不能激励自己去改进学习结果。关于小学生对于在线网络数学学习的效果与评价如下表3-7,
表3-7 小学生对于在线网络数学学习的效果与评价
学生A
还是有用的。起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现在不仅考试名次上升,还学到许多课外知识。在线学习中遇到知识点刚好不会的就会很想学,老师讲的好或听不懂的地方可以还看回放多看几遍。
学生B
应该是达到了。在线自主学习使他学会了在学校没有学懂的知识,但出于学习基础较差点,还有很多不会的地方。爸爸经常监督我学,再加上老师上得很有趣。
学生C
她认为达到了初衷,网课对她是有帮助的。觉得网课老师讲的太简单,我就不想听,讲的难一点,我就想听不过数学成绩确实提高了,希望后期在没有老师的监督下,能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7840.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