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业上市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的分析研究——以A公司为例【字数:】
摘 要
水产业是从事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养殖和捕捞活动的公司企业。水产业的主要特点在于以水域为基地 (包括淡水和海洋),以水产品生产为对象 (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以水产品的养殖、捕捞和加工为经营项目。而且从最近官方所公布的一些文件来看,可知食品的安全得到了更多关注,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日益严格,部分质量控制不严的水产业企业或逐步淘汰。所以如今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在外部环境中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需不断改善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本文介绍的A公司主要产业有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和水产加工,主要经营海鲜食品。这就不难看出存货的盘存、采购、保鲜等等方面的内部控制更为重要。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的存货成本控制,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些关于内部控制有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各自观点和研究意义,同时分别对存货、内部控制及存货内部控制理论进行阐述,之后本文以A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开始介绍A公司以及其内部控制的基本现状,之后对A公司存货内部控制进行分析,探讨其总的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这5个方面探索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对A公司存货存在的问题给予合适的建议,使A公司在水产业中发展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企业存货; 水产业; 内部控制五要素; 整改措施
一、绪论
(一)研究意义
如今的水产品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并且有关水产品的公司企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着直接的联系。
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可以说是海洋水产业,发展海洋水产业不仅使有关产业得到发展,并且推动相关技术进步,提高其生产能力,拓展国际空间,使国家走向深海,获取更多海洋资源对拉动区域经济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海洋水产业有着无限的可能,海洋水产业不仅局限于海产品养殖捕捞,也可以发展海洋水产观光、科普、购物、餐饮等等行业。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内部控制一直都是治理公司的核心,它的发展无疑会提升并丰富企业的管理技术,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叙述,结合A公司的案例分析,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的角度对我国水产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可以说,许多国家研究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很多年,相关的理论研究不断完善。如今可以在影响因素这方面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由此可以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向,突破研究界限,使整个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的不断进步发展。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其中之一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都会推动内部控制系统的进步发展。因此,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展完善了内部控制理论需求和体系。
2.实践意义
现代许多国家越来越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并且对于相关监管部门提高了要求,当然我国也是如此。我国在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完善发展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上市公司几乎全部已拥有了各自的内部控制框架,建立起了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许多企业没有认真对待监管部门的要求,其中的很多企业也只是为了应付而做了表面工作,对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好坏如何更不用说。因此,本文以A公司为例,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研究角度,观察A公司各个要素的情况并且对A企业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发现A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国内企业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首先可以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来实现公司企业的战略目标,促进公司发展。也会对其可能存在的财务xx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提高了上市公司相关的会计信息质量和其财务报告可靠性,从而保护了广大投资者以及公司的利益。其次,对上市公司应变能力和生存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这让上市公司可以加强对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适应,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研究相比,我国关于企业管理制度的研究比较迟缓。近年来中国学者开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伴随着企业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制度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
(1)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吴水潦、陈汉文、邵贤弟(2000)认为要以控制论原理为基础思考如何设立我国的企业内控制度,基于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从企业信息流通、内部监督,控制活动,企业治理环境,风险评估几个方面设立与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相匹配的内控制度,更有助于保证企业的管理质量。[]
孙晓慧(2012)以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程序及其中的问题为例,比如: 财管控制力度不足、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审计的功能发挥不充分、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等方面,论述了不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对企业造成的后果,即从反面论证观点增强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必要性。[]
周守华、胡为民、林斌、刘春丽(2013)对企业内控评价的披露状况、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整合以及内部控制审计的披露情况,最终汇总结论: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企业经营效率、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正相关联系。[]
(2)存货管理内部控制的研究综述
林世权(2008) 通过对企业财务年报的分析总结出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与企业的价值之间息息相关,他认为企业存货管理体系如果能有效建立,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一方面避免企业运营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刘建华((2009)认为:当下国内大部分企业存货财务处理方面上遗留比较多的问题,一方面还是因为相关管理制度并未设立完善,存货管理系统只是做了表面文章,实质上要发挥的功效未能发挥。[]
周波(2012)认为:存货管理水平与公司的资产运作水平与资金运用能力之间是紧密相关的,良好的存货管理水平可以促进企业的资产运作和资金运用的能力。所以,企业务必要注重存货管理,增强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存货内部控制的执行打好了一个坚实的环境基础,严格积极实施相关措施,增强企业的管理监督,减小存货资金的占用比例,这使得企业可以不断发展。[]
Maley 等(2008)认为:企业中存货良好的内控可以保证其存货的安全性,在存货内控中一定要强调职权的分离,对其严格实施把控。即有关存货的领取岗位与其他的检验、监督部门交叉职能分隔开,确保接收物资的质量和数量。关于存货的储存应确立分配的责任,同时规定存储区的访问权并进行限制,严格要求只有被授权的工作人员才有权力访问其授权允许的存储区。发货职能应该由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而非销售部门。[]
2、国外研究综述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内部控制的概念逐渐走进人们视线,各种企业对此也越来越重视。国外的内部控制理论经过数年的研究实践已经逐步成型,在这种的环境下,各个国家的内部控制研究机构相互对比创新,进行了一套系统的研究,这为形成与发展存货管理理论建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1)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George E.Bennett(1930)对内部控制的含义做了有关阐述,他认为:内部控制是由程序和账户这两部分构成的相互协作的体系。而且在这个体系中要施行了岗位分离,岗位之间又会相互制约,达到了检查差错、防止舞弊的目的。[]
Doyle(2007)的研究是对企业内控的影响因素这方面研究并有相应的结论,他认为企业管理影响相对于重要因素有两个,分别是企业所成立时间和企业规模建设的大小;经过研究实践证明,相对于规模小的公司企业中设置的组织形式而言,较大企业的内部各个方面管理要严密细致,尤其是在公司的财务这方面尤为细致,财务内部的各项分工职权明确,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相对于小公司就比较完善具体。但是公司的上市时间不同,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就相对不同,这是不可忽视的,这也说明了公司成立时间会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观点。[]
Jan Colbert(2008) 对于内控的监测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整理,对详细的说明了监测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内部控制中监测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所有的内部核查和审计人员、管理者等等人员都应当对监测关节重视。但是,影响施行管理监测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是特定行业的各种条件的影响,而且监测人员的执行效率也对其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检测人员应当及时汇报结果,并采取相应的实施方式。[]
She-I Chang(2014)所出具的企业内部控制报告,主要内容体现了以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有关信息,而这方面的信息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相关数据和经营信息,对于提高企业利润、完善企业的经营有着重大作用。[]
(2)存货管理研究综述
F.W.Harrls是(1993)最先提出了EOQ模式。大部分企业将EOQ模式被应用在企业存货的管理当中,在美国各行业管理中实施起来。在此之后,EOQ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分化,经济生产批量(Economic Production Quantity,EPQ)即为EOQ用于生产环节的分化。然而,现实实践中EOQ模式运用有着严格的前提要求,首先此模式适应的产品品种比较少,产出数量比较大,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生产成本必然会增加高,同时它对于采购环境要具有确定的订货成本以及存货要有稳定需求量。[]
Rudolph·A·Jacob 和 Samir·M·El-Gazzar (2012)认为一个公司的存货管理制度的优劣影响着其经营状况,因此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存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对制度的旅行状况。[]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存货的含义
存货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半成品、产成品、生产所
需原材料及周转材料等物资的总称。当今的企业中的存货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越来越多,从公司的整体营销来说,制定合理的产销计划来降低存货数量,合理的规避风险便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一些以消耗性生物存货中存在的损耗风险一方面源于储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失与消耗,该风险主要由存货自身某些特性决定,然而在现实存放中常无法避免出现因储藏条件变化而带来的自然损耗,导致企业存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的损耗风险体现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耗用现象,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企业往往无法保证生产材料百分之百的利用率,因此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存货损耗,导致存货成本升高,为企业带来不必要支出。[]
(二)内部控制理论
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各个组织和单位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所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为了达到公司的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资料的可靠性,保证企业经营方针的实行,保障企业日常有关经济的各项活动的效果性、效率性和经济性,还要在公司内部采取的自我约束、规划、调整等方法与措施的总称。
从表面来看,内部控制中的“控制”一词表示是公司企业中的管理层监控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为了让公司运作或经营等各种活动更积极有效,从而制定的一系列有股哪的管理准则和制度。而“内部”是说企业的控制活动是围绕企业自身所拥有的业务活动来实行的。控制是为了达到企业自身所定制的某些目标,但其最终只为了达到一个效果——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而经营业绩还是要依赖企业自身的主营业务活动。所以,企业控制活动是针对企业本身所拥有的业务活动过程而实行的控制。
综上陈述,企业内部控制是围绕多个确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企业内部有序控制管理活动,它最终的目标是通过这些手段方法来实现企业自身的目标。[]
(三)存货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存货内部控制可以从价值流转和存货的实物流转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存货的实物流转主要是指从存货的开始采购到最后出库的一系列环节,其中主要内容是有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出库和盘点。存货的价值流转是指存货在财务上的价值反应。通过对存货各每个流程建立财务上的监控,可以提供可靠地会计信息为存货内控进行管理,保证存货会计信息真实。
存货内部控制是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企业存货的各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既有制约又联系的程序、方法和措施。存货的内部控制一方面是保护企业的存货资产安全,使企业会计核算能够有正确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企业生产运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三、A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现状调查分析
(一)A公司的基本情况
A公司始创于 1958 年。在2001 年,A公司进行了股份改制,成为股份制公司。A公司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经有自己独立的在海洋生物技术,开展了制造海洋食品和海产品增养殖等为主业,渔业装备、海洋休闲等相关产业的综合型海洋企业。A集团公司注册资本 7.1 亿元,资产总额 45 亿元,现有员工 4000 余人,旗下设立许多分公司、全资子公司以及参股中外合资公司、控股 40 余家。
如今作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海参,虾夷扇贝等海产品。该公司拥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的虾夷扇贝种场,海珍品育苗基地也是国内一流。A公司海产品产量很大,并且在全国各个地方都有深加工基地。
(二)A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 A 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介绍,分别是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这三个方面。
1、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结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本文主要分析公司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分析。
(1)组织架构
A 公司的组织结构如图二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公司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对公司战略规划以及重大事项进行表决。 其次为监事会,其主要任务是检查各种财务活动以及公司董事会和经理等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的行为。下面是董事会,主要负责处理公司的事物,在总经理下面是副总经理又设九个部门分别是副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企业管理部、证券部、安全管理部、市场营销部、物流部、养殖事业管理部。
(2)人力资源
公司坚持“以德为先,以能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首要标准。公司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人员录用、员工培训和辞退与辞职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依据高效原则,减少管理层级、界定部门分工、合并岗位设置,提升各级组织的有效性与控制力,实施更加合理的薪酬结构激励体系 。
(3)企业文化
“责任、合作、执行、感恩”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集团员工对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对于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人力资源中心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职能,专门负责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公司建立了企业文化活动、培训平台和载体建设三大手段,让员工学习企业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让员工熟悉企业文化的内涵。
2、信息与沟通
在存货内部控制中,信息的及时有效左右着看着公司对管理存货的效率。A公司的信息沟通主要是由信息传递和沟通方式两个方面组成。在信息传递方面,A公司还是存在问题。很多企业的系统虽然建立了但并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企业内部相互信息交流有障碍,部门之间也做不到及时信息共享和交流。除了信息管理系统自身的问题,还存在企业的部分部门不愿将真实信息公布,因为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篡改数据,捏造信息等现象,这企业自身带来了泡沫经济,误导投资者,让其受到利益损失。还有对于采集信息的制度中内部控制披露并没有具体要求,阻碍了上市企业与外界的沟通。
3、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机制也是存货内部控制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 A 公司中董事会下设有审计委员会以及审计部门,来对公司的审计工作进行审查监督。
(三)A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
A公司为水产娱乐等集于一身综合性的水产业。其食品制造方面主要经营海鲜食品的制作,其存货特点和其他食品制作有很大的差距。存货的特点主要有三个:生产周期长、养殖要求高,A公司主要以虾夷扇贝,海参等海产品为其主要的生产养殖对象,虾夷扇贝的初次繁殖年龄为二年以上,养殖则需要孵化池的自然海水温度调至 8-12℃,水深应不小于 15 m 。而海参一般三至五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营养标准,并且在养殖时要保持潮流畅通,密度适中并且及时检查网易破损情况。
控制风险大,A公司中消耗性生物资产占据其总资产的比重较大,并且这类生物资产存在着养殖环境的高要求,生长期长等特殊性,海洋生长环境的不确定性。环境的异常变动极其容易导致生物资产出现严重损失,控制风险较高。
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就A公司来言,消耗性生物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较高,从表一可知最高时是总资产的一半以上,可看出存货的规模大。如果出现了存货管理不当,发生重大缺陷,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导致经营业绩下滑,股票跌落等等影响,所以对存货的严格管控是非常重要的。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存货
244949.12
268435.22
170675.56
154340.10
175135.43
总资产
492181.92
531569.52
487824.32
448538.71
447423.16
占比
49.77%
50.50%
34.99%
34.41%
39.14%
表1[]
(四)A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A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别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方面来叙述。
1、控制环境方面
A公司自成立以来,公司高管人员出现离职现象,到目前为止大约有20多位高层管理人员陆续离职,其中包括A公司中的销售总监和采购高管。之后导致了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A公司出现人员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流失,对于A公司这样几乎以水产品食品销售的企业来说,有关存货的高管离职,无人管理,可直接导致企业业绩大幅下滑,影响巨大。导致高层管理人员离职频繁其中存在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职位安排不合理。并且A公司在建立之时是个乡镇企业,当时的员工招聘而来在公司工作的大多数是岛上的居民,因岛上的居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对于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无法解决,对于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无法解决,这对A公司这样主要营业水产养殖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困难。并且岛上员工的职业素养不高,员工的业务素质高低不同,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2、风险评估
A该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表现较为薄弱。这使该公司建立以来,公司急于扩大规模,需要大量的资金,于是就增加公司主要经营有关的存货规模。 其所属养殖海域比刚刚成型时的养殖海域增长数倍,但是A公司的深海检测技术并不达标,不能及时的检测养殖环境的变化,做出防范措施,还盲目的扩张,最后导致了问题出现。
出现的问题有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是A公司自身对于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就A公司来言,消耗性生物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较高,潜在的增加了公司风险。生物资产存在着养殖环境的高要求,海洋生长环境的不确定性。环境的异常变动极其容易导致生物资产出现严重损失,而在A公司中消耗性生物资产占据其总资产的比重较大,这无疑使风险增加。
另一方面则是自身深海技术不够成熟,并且对养殖区域尚不能实施有效监测。而且对与其养殖风险的有效评估不完善,没有考虑其存货的特殊性,盲目扩张使存货的比例不断增加若未检测到风险来临,没有及时的防范措施,结果导致存货大量死亡,计提了大额的存货跌价准备,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了高额的财务成本和巨大的财务风险。
3、信息与沟通
企业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7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