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乐视网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案例分析【字数:7747】

2023-03-07 11:2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乐视网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案例分析
内容摘要
本文在结合关联方交易审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互联网行业的典型代表企业—乐视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注册会计师在为乐视网提供有关关联方交易的审计鉴证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审计风险问题,并对关联方交易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关联方交易的舞弊手段进行剖析,深入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等各方探究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成因,并在面对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关联方交易 舞弊 审计风险 乐视网
  序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企业原有的市场份额不断分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的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越来越频繁,公司的股权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显然,相对于其他交易方式而言,关联方交易具有很大的优势,这是因为关联方交易对交易成本的合理控制程度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关联方交易是一种有效地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关联交易也日益活跃起来,成为证券市场一个重要现象。然而,由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相对复杂、不规范,关联方的交易为上市公司转移利润、粉饰报表、转嫁风险,甚至掩盖一些违法行为埋下隐患。一些企业为了在资本市场上站稳脚跟,会选择关联方交易,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所需的资源,从而提高商品的定价优势,减少交易成本。还有许多管理不善的个人利用复杂关联方交易伪造经营业绩和财务数据,以减轻公司的税务负担或不合理地挪用其资产。
近年来,以乐视网、九好集团等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我国资本市场频频曝光相关方财务舞弊的恶性事件,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风潮。其中,关联方交易舞弊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违法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通过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担保规避风险,利用关联方关联关系转移资金等。随着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金融欺诈的容忍度不断下降,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也成为全体财务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因此,本文在结合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乐视网作为研究对象,对关联方交易舞弊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深入探究关联方交易舞弊给审计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在庞大的关联方交易网络的基础上,乐视网构建了独特关联方交易形态,形成了独特的乐视网生态体系。其背后隐含着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弊端。在诸多行业进行投资与众多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实现资源在关联方之间的高速流动,使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创造、运输和利益转移更加悄无声息。乐视网在短短几年之间迅速崛起,其背后的动因是什么?其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乐视网是否存在关联交易舞弊行为?这些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而作为常年与乐视有审计业务关系的机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在数年的审计过程中,并没有发现乐视网在关联方交易中的许多运作迹象。在连续两年为乐视网提供的审计保证服务中,没有发现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审计风险,也没有建立适当的审计程序,以有效确定乐视网是否存在关联方交易舞弊,导致遗漏了已出现的关联方和交易异象,并出具了不适当的审计意见。正因为关联交易的隐蔽性和复杂性,注册会计师很容易被业务服务对象所欺骗,导致非公允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失败。各会计师事务所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等人员的职业素质水平,减少关联方xx审计失败的可能性。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关联方交易相关概念
所谓关联方交易指的是公司或是其附属公司在与本公司直接或间接占有权益、存在利害关系的关联方之间所进行的交易。而关联方又被《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此准则作出明确规定,“在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第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本准则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本准则也将其视为关联方”,其实就是说凡是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业控制的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等以及上市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董事、监事、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及他们的家属所控股的公司都被称为关联方。
(二)关联方交易审计相关风险概述
1.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
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关联方之间的经济行为时发生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在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的整个过程中,由于使用错误的审计程序、错误的审计方法或对审计事项的主观判断错误而导致的最终风险。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关联交易增加利润空间,以扩大规模,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般而言,关联交易的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未能在被审计单位发现重大关联交易错报,或未能在被审计单位获得重大关联交易错报的有力证据,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出具适当的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
2.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分类
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是指关联方之间因审计经济行为而产生的审计风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普遍。这不仅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使上市公司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众所周知,审计风险包括重大错报风险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客观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可分为重大错报水平和财务报表确认水平。识别级别包括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因此,关联方交易的审计风险也可以分为三类。
(1)关联方交易审计固有风险
所谓关联方交易审计中的固有风险指受审核方的内部可控因素关联方交易有欺诈的风险。显然,这种风险不是财务报表的风险,而是被审计单位本身的性质和其他具体原因所形成的风险。其原因复杂多变,难以控制。因此,注册会计师只能估计固定风险的大小,无法对其进行控制。
(2)关联方交易审计的控制风险
关联方交易审计的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本身的内部控制缺陷。这种缺陷可能是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效遏制不公平的发生,也可能是内部控制健全。然而,被审计单位的决策者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不当结果,故意伪造、篡改或隐瞒财务报表。这种缺陷会导致财务报表层面的重大错报或欺诈风险。注册会计师只能估计它的高度,无法控制它。
(3)关联方交易审计的检查风险
关联方交易审计的检查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客观上存在重大错报和遗漏,但由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原因,通过了审计程序但未发现风险。
3.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特征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企业审查的项目中,在对被审计企业的关联方交易事项进行审计时,因为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的必然性、潜在性、复杂性、普遍性和可控性等特征,更深程度的增加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关联方交易的审计难度。
(1)必然性、潜在性
关联方交易的审计风险独立于人类意识,不能完全被人类的意志所回避或转移。虽然它可以被理解和控制,但它不能被完全消除。因此,无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如何,风险都将潜在地发生。例如,在关联方交易审计,经常使用抽样技术而不是全面检查,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样本与整体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这种程度的偏差就反应在审计风险上,而且,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在对适当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进行职业判断时也可能出现偏差,由此可见通过对关联方交易风险的研究,人们只能认识和控制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进而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遭受损失的程度,但是却不可能完全消除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
(2)复杂性
影响并导致关联方审计风险复杂性的原因众多而复杂,难以准确计量,但主要的原因是关联方环境具有复杂性,被审计企业的审计环境随着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变化而不断变化,同时,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或者治理层为了达到某些特定不正当结果,往往采取的不是与市场公允价值相同的关联方进行交易,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根本原因也是关联方交易的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不对等。比如过早的确认收入或者虚减企业生产的成本可以达到虚增企业盈利的目的,进而取得相关资质,或者通过过晚的确认收入或者虚增企业生产的成本,来达到降低企业盈利的目的,从而可以逃避税收等,关联方不当交易的动机和手段都在潜移默化的不断变化着。
(3)普遍性
关联方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多数集中于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或与母公司下属的其他子公司之间。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从关联购销发展到股权转让和资产置换,从有形资产的交易发展到无形资产的交易,形式繁多。同时,关联方交易审计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有什么样的关联方交易审计活动,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4)可控性
虽然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转为实际损失的时间、程度和可能性不可确知,但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将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整个行业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正是因为有了严格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才使得该行业总体上依旧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关联方交易相关理论
1.委托代理理论
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即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理性的、自私的,双方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的各方经过多次博弈,最终将达成一项契约。在信息对称情况下,可以观察到代理人的行为,委托人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行为对代理人进行奖惩,达到最优的风险分担和帕累托努力水平。在这一点上,没有“委托代理”问题。当代理人有可能做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事情时,委托人也能通过这种方法来激励他去做。因此,“委托代理”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委托人无法观察到代理人的行为,而只能观察到与之相关的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由“委托代理”的行为和其他随机因素决定。
这种信息不对称为被称为企业的非公允关联方交易带来机会
。可见,经营者对投资机会的前景和价值的了解比外界更为真实,其利润动机可能会使经营者夸大自身对投资者的价值,使投资者遭受“逆向选择”,导致“劣钱驱逐良钱”的现象。比如,一些企业为了获得上市或配股资格,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构造交易、转让不良资产、低价向关联方购买原材料、高价销售产品等。这种行为一方面造成投资者的损失,损害投资者的权益;另一方面也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创造了条件。这种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是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利用包装绩效诱导投资者进行投资,投资者进行“逆向选择”。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无法观察到经营者的所有行为,自私自利的经营者可能以各种方式剥夺投资者的利益,部分管理层或控股股东可能通过关联方交易转让上市公司的资产,挪用上市公司资金。
2.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为了达成交易而自愿进行互动和合作所付出的成本。而交易成本则是将产品或服务从一个单元转移到另一个单元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和由此产生的成本。例如,通过议价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产品或服务,因为不存在讨价还价的机会,所以不可能得到公平公正地对待;因为存在讨价还价的机会而进行的谈判,因其机会主义行为造成损失,从而导致了交易成本。为了监测货物或服务的贸易成本,为产品或服务处于可使用状态而付款,一般情况下,交易成本可分为监督交易、因违约导致的违约成本、交易权限成本、交易完成成本、信息收集与分析成本、与交易各方的谈判成本、决策过程成本等。其中监督交易进行的总成本又包括监督成本(包括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的损失)、监督收益以及监督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因此,交易成本贯穿于产品和交易获取过程的始终。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将交易成本降至最低,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最大化。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来看,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失误错误的成本,事务所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主观上减少对不重要事项的审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
 二、乐视网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案例分析
  (一)乐视公司简介
乐视网由贾跃亭创立的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公司成立于2002,是最早涉足互联网电视的企业之一,2010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资产规模从最初的30亿元跃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产规模超过400亿元。在发展过程中,乐视网在保持企业原有互联网视频、影视制作等主业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平台+终端+内容+应用”的业务模式,增加了智能终端模块。与此同时,进军电子商务、大屏应用、汽车、手机等行业,整合多方资源开拓其垂直产业链业务,在乐视网生态模式的影响下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体系,资金在其中高速流动,为乐视网创造了大量的经营业绩,然而随着其商业版图扩张,过于激进发展,导致其欣欣向荣的背后是能力无法与发展速度相匹配的结果,各产业链业务耗资巨大,管理体系失控,资金流的短缺使得无法正常保持企业运转,企业迅猛发展势头出现急转直下。直至2016年,乐视网各个生态子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最严重的当属亏损额达到上百亿的手机业务。随着社会媒体对乐视网财务情况的深入挖掘,大量关联方交易以及乐视网复杂的应收账款收回问题逐渐暴露,导致公司市值大幅缩水,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盈利能力不可持续的危机,证监会多次对公司进行问询,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不足,大量裁员,供应商货款逾期暴露。
(二)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案例概况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于2015年开始接受乐视网的委托,为其提供审计鉴证服务,在2015年为乐视网出具了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报告,2016年起,乐视网财务和资金频繁出现异常,逐渐引发关注。报告期内,乐视网收到事务所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及《重点审计事项审计报告》,该审计报告依据的是乐视网重大关联交易存在应收账款催收风险,并说明本公司实际控制人持有与关联方交易有关的应收账款,未存在重大错报。2015年,乐视网受到质疑,而关于乐视网涉嫌操纵利润讨论也愈演愈烈。在2017年5月,深交所再次就关联方交易及应收账款的真实性问题向乐视网提出质疑。同年,乐视网以企业发展需要为由,终止了与信永中和的合作关系,并聘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其2017年度的审计机构。信永中和作为乐视网2015-2016年年度报告提供审计鉴证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乐视网进行审计时并没有发现乐视网进行关联交易操作时的端倪,也没有采取充分适当的审计程序来减轻由于没有识别出关联交易舞弊导致的审计风险,导致对两年年报数据提出了不适当的审计意见。
 (三)乐视网关联方交易舞弊事件回顾及舞弊手段
1.乐视网关联方交易舞弊事件回顾
乐视网2016年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去年向市场投资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营业收入130.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0.89%;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5.73亿元、同比增长57.41%。然而,在年报中,看似高速发展且不断壮大的生态体系,却出现了所得税费用负、大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少数股东损益同时增加的现象,以及其关联交易和关联往来存在欺诈等迹象。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乐视网业绩连续下滑,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权益。在经历了2017年下半年的大规模裁员、资金链断裂、重组失败之后,乐视的大生态模式正式土崩瓦解,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和信任危机,乐视网的“神话”终被打破,股价暴跌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可估计的巨大损失。
乐视网复杂的关联方之间的关系促成了频繁且牵涉巨额资金的关联方交易,在几年内为乐视网的飞速发展不断造血,维持着整个乐视生态体系的生命力,不断将乐视推向雪山之巅。
2.乐视网关联方交易舞弊手段
(1)大额关联方购销交易
关联方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买卖业务,买卖业务涉及的金额巨大,2013年,乐视网相关交易额仅为2800万元左右,而2016年,乐视网相关交易额达到19.3亿元,比2013增长约600倍,增长幅度巨大。2016年,营业收入排名前五的是关联方,占营业收入的44.56%,关联方应收账款余额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3.75%;因此,乐视网在经营过程中会出现巨额的关联方资金往来。但由于乐视网自身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外部监管不到位,致使其在关联方交易方面频频发生问题并造成严重负面影响。2016年,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非标准审计报告,强调事项部分主要原因是关联交易数量大,存在回收风险。其中,关联交易业务主要包括服务、货物采购、版权购买、广告等,作为购买方大量向关联方进行采购,作为出卖方对大量关联方进行销售,而关联方的交易收入来源大多包括销售商品和使用广告技术使用费的利息收入。
(2)关联担保
关联担保在关联方交易舞弊手段中也占很大比例。这类业务的舞弊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关联担保。二是利用关联资金池。关联担保的实质是将企业内部资金转移给关联方。通过关联交易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达到控制风险的作用。如利用关联方之间的往来关系来增加销售,提高利润等。关联担保的目的在于规避监管,逃避监管,获取高额收益。在网络及其关联方的大量销售业务之后,由于其关联方未及时与乐视网进行结算,致使大量的现金不能及时收回;另一方面,乐视网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张规模,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乐视网需要向外部融资以弥补资金缺口。它造成了大量的相关拨款,在案例中,贾跃亭为关联方借款提供了担保,2016年报显示,贾跃亭多次为关联方借款提供个人担保,乐视网公司在2016年财务报告附注中指出,乐视网为关联企业重大应收账款担保38亿元,截至2017年贾跃亭参与的未清偿担保总额为22.85亿元,质押股占其持有乐视网股份的90%,且质押股为不同业务提供担保。除披露联想集团新的质押情况外,联想集团乐视网贾跃亭贾跃亭的质押担保大部分下落不明。但目前仍不能保证关联方方能够按期完成,如果当事人管理不善,乐视网仍无法追偿关联方债务;当关联企业资金出现严重错误时,银行会冻结关联方公司部分或全部资产,此时关联人对乐视网的偿债能力较弱,应收账款占坏账的比例较高,久而久之,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公司现金流将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威胁到公司的持续经营。
(3)交易模式变更
2016年,电视在对外销售之前,已经从独立的销售模式转变为关联方的销售模式。因为销售账期,导致关联方的资金占用无法及时收回。同时,由于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发生了多次购销活动,使得资金往来变得非常频繁,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这些资产是在关联方交易中产生的。在关联方出售货物后,直接向关联方支付货款。待商定的结账期再进行资金结转,因此,资金存在时间差。在此期间,公司将资金交由关联方自行使用,即在新的销售模式下,公司的大额资金全部提供给关联方使用,关联交易种类繁多、规模庞大,形成复杂的关联交易关联交易网络,掩盖了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和合理性,为关联交易关联交易舞弊提供了良好而广泛的操作空间。
(4)母子公司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由于上市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很容易操纵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而在公司内部控制中,对子公司的监控和监管往往比较薄弱,导致许多企业在上市后出现严重的会计xx等问题;而一些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往往被控股股东作为利益输送对象。此外,乐视网子公司数量众多,存在舞弊动机时,母公司很可能会利用该子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使控股子公司成为平衡利润的母公司的傀儡。母子公司的大额交易是通过较高的交易价格将上市公司的损失转移给子公司,并向子公司借款套利。但是,这些母子公司之间的大部分销售变成了应收账款,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无论未来能否收回资金,企业都可以在当年的利润表中记录营业收入,在资产负债表上记录应收账款,以实现盈余管理;
 三、乐视网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一)注册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198711.html